5月28日,由人民日報社《國際金融報》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品牌建設論壇”在上海召開。
近年來,中國品牌異軍突起,以多樣化的產品形式參與全球競爭。在世界範圍內,中國品牌的整體形象得到穩步提升。本屆論壇圍繞中國品牌與國際市場的關係,結合當前國內外抗疫復產的特定環境,共同探討如何使中國品牌振興消費市場,推動中國品牌與國際品牌的交流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復甦。
在“持續創新與高質量發展——讓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圓桌論壇”上,《國際金融報》總經理楊冬,上實投資(上海)有限公司金融投資董事總經理王國進,浙江凱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硃紅,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蔡峯青,蘇州金螳螂建築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陰皓明,分享了各自對企業如何應對全球品牌競爭,及中國品牌在疫情下如何提升全球形象的看法。
提及中國品牌和國外知名品牌在競爭中的優勢,楊冬認為中國有很多好企業,在與國際知名品牌企業競爭中脱穎而出,比如華為、美的、聯想、海爾。它們的核心技術在全球市場中處於領先位置;在全球佈局了研發中心、銷售團隊,產品和團隊與目標市場高度適配;堅定不移地實行了國際化戰略,在海外市場上投入了重兵加速拓展市場。
以人民日報社《國際金融報》所在的財經媒體行業為例,頭部的產品媒體之所以能夠常年在全球財經媒體市場話語權形成經久不衰的頭部位置,是因為對新技術鍥而不捨的追求、擁有比較專業的人才隊伍、堅定不移執行全球化戰略等原因。國內財經媒體要想成長為真正在全球市場上有長遠影響力的媒體,要從數字化、專業化、全球化三個策略想辦法進行堅定執行。
從資產管理行業來看,硃紅強調,資產管理行業最重要的是投資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每一個項目、每一個產品做好投融管退,給投資人較為良好的投資回報才是品牌建設的基礎。她認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以來,優秀的資產管理機構已經取得了投資人的信任,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應,但中國投資機構“走出去”在海外佈局的比較少,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相對較少。
王國進也提到,中國品牌總體水平在國際上地位是有限的。“2019年《世界品牌500強》,中國只有40個品牌入圍,而且前10名中沒有中國品牌,中國品牌最好的排名是28名。”但他認為,隨着中國國力的增強,隨着中國企業內生競爭力的增強,中國的品牌優勢在國際品牌的排名也在逐年提高。
而在從事實體經濟的陰皓明看來,假如不能替代國際品牌,那與它融合合作也是很好的道路。2012年,金螳螂收購了全球頂尖的室內設計企業。“金螳螂和國際品牌合作,做了很多作品,效果非常好。假如雙方能夠有很好的合作,也許不僅僅是競爭的關係,更多是優勢互補合作的關係,最終也許能夠實現1 1>2。”
來自日資券商蔡嶧青則認為,國內的券商投行實力非常強:資金實力強、客户基礎強、業務範圍廣,這是國內券商品牌今後非常有競爭力的地方。“但野村是一家有95年曆史的券商,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力,有很好的公司理念和文化,在國內的業務會藉助集團的文化、品牌宣傳實力提升國內品牌。從服務客户、產品、綜合服務能力角度,我們是非常有信心的。”
每個行業不同,品牌建設渠道和方式自然不同。那麼,從各自品牌來看,如何定位並傳播自己的品牌?
楊冬總結了優秀企業打造品牌的三個策略:精準定位品牌,引起目標用户的情感共鳴;通過精準密集的廣告投放,迅速佔領目標用户、消費者心智階梯的頂端;通過塑造企業價值形象、企業責任形象、企業家形象,並在社交媒體和主流媒體上進行高效傳播,進而達到提升企業在公眾輿論形象。
楊冬介紹,《國際金融報》主要是提供原創深度財經新聞,目前形成全媒體傳播模式。在全天候、全媒體、全網域傳播模式下,每週可以收穫7000萬 的閲讀量,極大地提高了《國際金融報》在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兩個市場當中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新聞媒體的形象可以是原創深度財經新聞、觀點、評論。未來,會繼續提升《國際金融報》在全媒體運營效率和傳播效果。希望在每一個熱點財經事件發生的時候,讀者都會期待讀到《國際金融報》的深度報道”。
在硃紅看來,所有公司、所有行業的社會責任是一樣的,要對股東、員工、社會負責,要為社會創造價值,但行業的不同,品牌傳播的方式不同。“每個企業有自己的品牌文化,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這是別人不能複製的競爭力。凱銀旗下涉及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留學、教育規劃等行業,資管行業最重要的是投研能力和風控水平,在每個產品都安全回報的基礎上品牌才有價值。像留學行業,在品牌建設上可以用一些互聯網、5G等新業態新技術結合的手段和方式,去宣傳產品”。
王國進則強調,品牌不是刻意做出來的,而是水到渠成的。要打造品牌,首先要打造產品和服務。
除了是上實投資(上海)有限公司金融投資的董事總經理,王國進的另一個身份是作家,已出版財經小説《資本迷局》,即將出版《融資風雲》。他對中國製造業的成長做了系統研究後認為,真正能夠不斷成長、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最終由國內走向全球的企業必然有持續的創新能力,能夠技術創新、體制創新、環境創制、融資創新等。而所有的創新離不開最最核心的創新——機制創新。
陰皓明對王國進的觀點予以認可,最重要的是歸根到底的“1”(產品)——有沒有得到客户的口碑。“在行業經常説一句話,做好產品就可以交到一批朋友,佔領一片市場。所以,無論什麼樣的口碑、品牌,源自於你有沒有優異的產品。”陰皓明指出。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聚焦在二級市場,所以產品、服務、研究能力就是公司的硬核。“能夠維持公司品牌長遠發展的,一定是客户。所以,硬核一定要做好,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長遠地計劃品牌建設。”蔡嶧青強調,公司在品牌宣傳、建設上不會追求速度,更追求深度。
結合當前全球疫情情況,中國品牌該向世界展示什麼,中國品牌該怎樣做才能提升自身在全球的形象是備受關注的議題。
對此,楊冬鼓勵中國品牌提升自身在全球的形象,在產品質量的不懈追逐,具有“工匠精神”的追逐。另外,企業可以考慮拿出利潤幫助真正出現困難、產業衰退非常厲害的海外合作伙伴和企業,做非常有擔當、有責任、有大愛的企業。
在問答互動環節,楊冬還坦言,“相比海外品牌,中國品牌野心不足,中國消費市場實在太大了,很多企業在中國消費市場吃得非常飽。在國內市場還沒有完全佔領完備的情況下再佔領國際市場,企業缺乏安全感,沒有很大的動力。”很多國際知名品牌有上百年的歷史,中國品牌大部分是改革開放之後陸陸續續形成的,短短几十年時間積澱明顯不夠。與國際品牌產生競爭或快速成為國際品牌,可以採用併購的資本手段。尤其在經濟低迷、逆週期的海外併購。
硃紅表示,作為資管行業企業,凱銀非常希望在疫情中幫助實體企業轉型升級,能夠幫助企業助力資本化,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凱銀留學希望幫助中國學子在境外非常低迷的環境中回到國內學習,重新獲取學業進步,這樣品牌自然會有價值。
王國進則精確地指出,中國企業要想把品牌影響力繼續做大,一要抓住全球消費者的痛點和癢點,“痛點”是他需要什麼,“癢點”是讓消費者更舒服從而買你的產品和服務。他強調,要想使影響力越來越大,必須要有好的創新機制。
蔡嶧青表示,疫情在增強國人對品牌的認知和贊同度。在蔡嶧青來看,國內消費能力遠遠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擁有14億人口消費羣體的大國,我們的產品質量、產品的設計理念更符合國內消費者才是做產品企業的首要任務,疫情給了企業好的機會。
記者 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