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脱鈎害人害己 難阻中國發展
近年來,中美貿易戰已經蔓延到科技領域。2018年8月美國國會通過《出口管制改革法案》,從2019年1月到2020年7月美國商務部先後將近100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對這些企業實行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其中美國對中國華為的打壓到了變本加厲的程度,美國不僅限制其他企業為華為代工生產芯片,而且還遊説其他國家限制使用華為設備。近期特朗普政府突然強制要求Tiktok將其國際業務出售給美國企業,這一舉措雖然打着保護國家安全和公眾隱私的旗號,但實質上仍然是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遏制。
在當今時代,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領先優勢是其立足世界的命門。隨着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中國在某些領域與美國的技術差距有所縮小,因此美國開始遏制中國的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美國政府這樣做損人也害己,在短期內可能會給部分中國企業帶來困難,但其長期戰略目標未必能夠實現。
對於美國企業來講,科技脱鈎的代價是巨大的。首先,企業研發活動需要大量的資金,只有足夠的市場規模和營業收入才能源源不斷地帶來研發資金,中國是很多美國企業最大的客户,放棄中國市場意味着企業銷售收入和研發資金蒙受巨大損失,並不利於研發資金的可持續性。其次,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根據客户的需求反饋不斷完善其產品,能夠實現“幹中學”效應,客户的需求本身能夠刺激科研靈感,是技術進步的重要動力,放棄龐大的中國市場意味着美國企業放棄“出口中學習”的機會,會制約美國企業的技術進步。再次,科技脱鈎並不利於美國保持其技術壟斷地位,在美國限制對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出口之後,中國企業會從其他國家進口相關產品(哪怕是相對落後的產品),中國將會加大自主研發力度,這樣可能會扶持美國潛在的競爭對手。
儘管美國政府已經意識到科技脱鈎會給美國企業帶來損失,但是從政治角度出發仍然可能堅持其既定的政策導向。美國企業會有怨言,但也會不情願地遵守美國政府的政策。
對於中國來講,美國的出口管制主要針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瓶頸技術,因此必然會給企業的短期經營帶來困難,甚至可能會導致產業鏈斷裂。但中國企業不可能坐以待斃,科技脱鈎的威脅必然會加大中國的憂患意識,會加大基礎研究和自主創新力度。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雖然在產品創新方面相對薄弱,但工藝創新的步伐始終是很快的;近年來中國諸多互聯網企業迅速崛起,其增長勢頭甚至超過美國,很重要的原因是得益於中國龐大的市場潛力和人口規模,中國的大樣本、大數據本身就構成互聯網企業的競爭優勢。中國要意識到自己的短板,同樣也要意識到自己的長處。
科技進步需要交流和合作,美國打壓中國高科技產業本身也會付出很大代價,而且其長期戰略目標未必能夠實現。在這種背景下,中國企業會出現短期陣痛,但只要中國政府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心態,堅持知識產權保護和創新激勵政策,任何事情都不會阻止中國企業的進取,都不會阻止廣大人民美好生活願望的實現。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 曹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