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心理題材劇集《女心理師》熱播,倡導社會各界關注並重視心理健康
《女心理師》海報。受訪者供圖
新華網北京12月8日電 改編自作家畢淑敏小説的同名劇集《女心理師》在優酷上線以來,引發大眾對心理健康話題的關注,劇中人物所遭遇的產後抑鬱、討好型人格等社會話題引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該劇由宇樂樂影業、優酷出品,楊紫、井柏然等領銜主演,聚焦心理諮詢師這一職業,與不同社會話題相關聯,以單元案例的形式探討當代人的心理困境,呼籲社會各界對心理健康的關注。
就題材而言,心理題材在國產劇集中的呈現較少。作為一部心理題材的影視作品,《女心理師》並未僅僅停留於具體案例的展示,而是深入剖析問題成因,在解惑的過程中衍生出公共的社會議題。親子關係、代際矛盾、產後抑鬱等現實痛點在劇情的推進中陸續被挖掘,並引發廣泛討論。例如“父母該如何關注孩子心理變化”“你有過暴食症傾向嗎”“產後抑鬱如何能快速走出”等相關話題在知乎、微博得到廣泛互動。部分觀眾表示通過每個案例中貼近生活的現象與劇集產生了情感共鳴,在劇中人物的心理紓解過程中獲得療愈力量。
該劇同名小説2007年已創作完成,至今改編為影視劇集與更多觀眾見面,經歷了多次改編打磨的過程。提及《女心理師》的現實價值,畢淑敏認為,心理學是一個很大的範疇,它的表現形式,如果是從臨牀心理醫生的角度來説,它是與時俱進的。但從根本上來説,人的心理問題的分類不會有大變化,比如不會處理親密關係,比如説在親子教育方面的種種誤區,比如説在職場上各種關係的處理,比如對於自我的認識,對自己原生家庭的認識等等,這些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所以從這個角度説,加強心理健康,療治心理創傷,在任何時代都非常重要。
“在劇中,我希望塑造一個特別努力、不斷成長的一個心理師的女性出來。儘管她身上有很多弱點,成長中也經受過創傷,但是她仍然相信人性的光明,仍然是温暖勇敢地幫助他人,這就是我的初衷。”畢淑敏説。
《女心理師》劇照。受訪者供圖
為確保劇中涉及心理學內容的專業性和準確性,多位主創多次赴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進行實地體驗,力求真實還原心理諮詢場景。心理諮詢師史佩綺觀劇後説,“該劇的實質是以心理師的視角剖析社會問題。單元情節中對於青少年關係、原生家庭等問題的挖掘和麪向大眾的普及,增強了該劇的社會價值和社會意義。”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高文斌等業內專家表示,這部作品對社會心理問題的關注與內容貼近現實,符合當下實際。製片人郭峯説,希望通過《女心理師》的熱播,引導社會各界加強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記者:張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