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基本上沒有絕對的反面人物,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理想生活,這也符合人性。哪怕是被歐陽修等人所痛斥的夏竦,其實也是個可憐人。表面看起來,他詭計多端,心心念念就是宰相的位置,甚至破壞了“慶曆新政”,實際上他也不過在環海沉浮中身不由己。
歷史上的夏竦,確實很有才華,很有能力。他本來並非正兒八經的進士科班出身,因為父親的戰死,才恩蔭獲得了官職。可是,父親是武官,他得到的第一份差事也是武職。在重文輕武的宋朝,這意味着夏竦的前途並不那麼光明。
然而,年輕的夏竦就敢攔在宰相李沆的車駕前遞上自己的詩集。這份自信,來源於他對才華的自負。李沆果然被夏竦的詩歌打動,並與宋真宗商議,將夏竦改任文官。儘管如此,夏竦在講究出身的宋朝,依然沒有多大優勢,還是憑藉自己的工作實績,一步步走到了朝廷的中樞。
在宋仁宗天聖三年時,夏竦又因為一件事天下聞名,甚至奠定了此後的錦繡前程。當時,夏竦擔任知制誥,這個官職品級不算高,但卻是為皇帝起草詔令的,對於朝政大事肯定相當熟悉。也就是這一年,朝廷需要向契丹派出使臣,宋仁宗很快想到了夏竦。
要知道,當時的北宋和契丹已經簽訂了澶淵之盟,兩國多年沒有大規模的戰事,是兄弟之邦而非敵國。出使契丹,不僅代表着皇帝的信任,同樣也將是一段“鍍金”經歷。可以説,夏竦是交了好運。
然而,當夏竦得知這個消息時,立即奮筆疾書寫了一份辭表。第二天上朝的時候,他就聲淚俱下地念出了這份上表,表示拒絕出使契丹,讓滿朝震驚。
在封建社會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況只是出趟差,夏竦怎麼就敢拒絕呢?其實,夏竦的理由也很充分,當他説出一句話時,朝堂之上從皇帝到大臣,就已經一邊倒地為他站台。這句話是如此説的:
父歿王事,身丁母憂。義不戴天,難下穹廬之拜;禮當枕塊,忍聞夷樂之聲。
原來,夏竦的父親夏承皓恰恰是在澶淵之盟簽訂前夕與契丹軍隊交戰中殉國的。儘管宋遼合議,約為兄弟之邦,但在夏竦個人的眼中,他與遼國,與契丹人有着化解不開的殺父之仇。對於他而言,不可能越過國家展開對遼國的報復,但他有着充分的理由憎惡契丹人,甚至連他們的音樂都聽不下去。
很多人認為,這就是夏竦的高明之處。中國古代講究忠孝兩全,夏竦顧全大局,是對皇帝的忠心,他不忘父仇,拒絕了出使,這是盡到了做人子的孝道。大凡忠孝之人,就是朝廷的楷模,夏竦無疑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
小珏倒是認為,夏竦早年跟隨父親征戰過,感情一定是相當深厚的。他在此時的態度,絕對是出於父子人倫的天性,並不是作秀,更不是為了撈取政治資本。
夏竦因此事贏得讚譽,更因為這份上表寫得十分精彩,被認為是當時四六駢文對偶的精絕之作。就連他後來的政敵歐陽修,在文壇的名望更高,對此也誇讚不已。只可惜夏竦的文章散軼太多,包括了這份上表,只留下那一句點睛之筆。不過,就這一句,也足以讓天下人敬佩,也足以讓他贏得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