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如果給今年暑期檔找個關鍵詞,首先提名,“探索”。《獨行月球》票房即將突破22億,開心麻花打破了大眾對科幻電影的常規認知,以“科幻+喜劇”的形式,既融合了團隊的典型風格,又不失對科幻題材的突破。
就連導演張吃魚在我們採訪中,都坦言,“所有的拍攝對我而言,幾乎都是新的嘗試。”
無獨有偶,耗時7年製作的電影《明日戰記》,直接在宣傳中,打出“中國第一部科幻機甲爽片”的標籤。總監製、主演古天樂不止一次感嘆,做這個很難,而且整個是中國自己的特效團隊。
《外太空的莫扎特》中,中國團隊更是首次在現場使用實景虛擬拍攝的方式,完成了栩栩如生的“莫扎特”形象。
很多的“第一”,無數的“突破”,通過大銀幕呈現,在觀眾眼裏,那是比往常光影魔術師,還要高階的展現。但或許在特效團隊看來,背後是一串串編碼的設計,又或是一次次技術的攻克。
有過《流浪地球》,有過《刺殺小説家》,這個暑假《外太空的莫扎特》《獨行月球》《明日戰記》,集體又一次用近乎完美的特效,給觀眾“好看”。
如果“莫扎特”遇上“金剛鼠”
“莫扎特”的成本堪比一部中小成本影片,“金剛鼠”為了真實還原袋鼠,單後期就製作了5000萬根毛髮……
只是這些數字角色背後的故事,早已是熱搜上的關鍵詞,只是在這些數字和量級背後,實則有更多不一樣的技術故事。
5000萬根毛髮是什麼概念呢?舉個例子,《刺殺小説家》中的“赤發鬼”,是首次中國團隊自主完成的數字角色,它的毛髮超過90萬根,單幀渲染超16小時,而袋鼠則在20小時以上。
《外太空的莫扎特》視效總監李帥和《獨行月球》視效總監張帆均來自MORE VFX,團隊此前參與了《流浪地球》《刺殺小説家》等特效鉅作。
兩個項目近乎並行,前後都花費了2年時間,但相似的時間,背後卻有着不同的動機。
《外太空的莫扎特》實景虛擬拍攝不易,雖然在好萊塢早在10年前,就以這種技術拍攝了《泰迪熊》等影視作品,但在國內,這仍是空白頁。
“針對這部電影,我們搭建了一套現場實時和演員可互動的動捕拍攝系統”,李帥談到。
這種方式之下,現場就能契合演員和數字角色之間情緒互動。前期的保證,“很大程度上,節省了我們動畫環節對‘莫扎特’的製作的時間。”
“莫扎特”的設定是毛絨玩具,團隊前期根據設計好的實體產品,進行了長達3、4個月的毛髮測試,保證它在電影中做出各類動作,引起的毛髮律動,是符合現實的物理反應。
但“金剛鼠”設計不止於此。袋鼠是現實中的生物,觀眾對此並不陌生,“團隊完全是按照它真實的骨骼、肌肉、筋膜、皮層,最後到毛髮(摳細節),一層一層都是需要抓到位的。”
雖然5000萬根毛髮已是近期宣傳中老生常談的數字,但其背後,更細緻的還有“這些毛髮的分佈,到走向,甚至光澤、紋理、軟硬等細節”。
而單袋鼠的靜態效果,團隊就根據不同姿勢,“前後花了11個月”。
不僅如此,對於“金剛鼠”的氣質,讓張帆團隊糾結了很久,“它是寫實的形象,但劇情是喜劇,我們不能把它做得太實,它可能就沒法完成表演,如果是做擬態,很可愛或者兇猛,那就(和電影)割裂了。”
團隊反反覆覆調整,終於在兩者之間,找到了也會感嘆,如果還有時間,還能做到更好。
實時動捕的情況下,動捕演員能較快根據對手演員的表情給出合適的反饋,但《獨行月球》完成虛擬拍攝之後,沈騰仍需對綠色模型進行交互表演,“人的表演就得需要在我們設定的範圍以內完成。”
路陽導演曾在《刺殺小説家》採訪時坦言,虛擬拍攝能完成電影的預演,正式後期拍攝,能依據此進行更多的創作,比如説一定的表演微調。
但像沈騰這種現場有不少靈感火花的演員而言,可能就需要剋制一點,特效團隊也會在現場,根據後期的考量,對演員提出一定的需求。當然,在某種限定範疇中進行表演,也意味着演員需要更精準的演技。
面對這種這種“限制”,我們提出了一種猜想,如果金剛鼠的拍攝也是進行實時動捕,是否能規避這一問題?
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只是面對不同項目,創作者仍會找到相對更精準的方式。
環境“造假”進行時
不管是“莫扎特”也好,還是金剛鼠,這些數字角色的難度,肉眼可見。對於一部影片而言,它們是重點,同時也只是一部分。
《獨行月球》雖然是科幻喜劇電影,有很多奇思妙想的地方,但整體還是要考慮到月球實際的物理狀態,“我們可以參考(的案例)很少,即便市面已經上映的影片,數量也不多。我們自己之前也沒有碰見在真空環境下表現的效果,比如説車開起來之後,月塵在真空低重力下是什麼效果。”
張帆和團隊只能一遍遍模擬,找來各種相關的科教紀錄片研究,“尤其是以前‘阿波羅號’真實登月的內容,其中有一部就是當時他們登月之後,在月球上開車,月塵是怎麼被攪動起來,怎麼落下的。”
但這些資料清晰度並不高,團隊並沒有就此照貓畫虎,而是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最終在成片中,讓觀眾通過大銀幕,體驗沉浸在月球中的感受。
如果説月球環境是相對寫實的,那麼《外太空的莫扎特》中的天馬行空,更需要背後藝術家的描繪。
聲音是無形的,但陳思誠導演希望能把它視覺化,“聲音在空氣裏是以波狀傳播的,強與弱都會對波的形狀產生不同變化,我們就從這一點出發去設計。比如一隻鳥扇動翅膀,在空氣中產生聲波,撞到那個建築上,然後再反彈。”
李帥和團隊前期進行了多達十餘個版本的測試,最終,事無鉅細地通過一條條波紋,讓觀眾看到這座城市的聲音。
《外太空的莫扎特》畢竟不是科教片,不能把這些細節做得過於呆板,“我們根據小天對天文的愛好,讓聲音進入耳蝸之後,通過藝術化處理,有種螺旋星雲的感覺,然後才慢慢讓這些聲波展開。”
匹敵好萊塢的進程
《流浪地球》《刺殺小説家》之後,加上暑期檔這幾部影片的技術摸索之後,更直接的問題擺在大眾面前,如今中國特效團隊的實力,是否可以匹敵好萊塢?“技術方面,沒有問題”,李帥給出了很直接的答案。
但與此同時,更殘酷的問題擺在面前,工業化進程尚未完善,以及技術平台的缺少,導致週期和成本仍是特效導演的問題關鍵。
當特效團隊隨着一個個項目的推進,積攢了不少技術,以及資產庫的各類資產,但不同項目,始終以新的態度去面對。
《獨行月球》在拍攝前期,沿用了《外太空的莫扎特》部分虛擬拍攝的技術,“但現場肯定有需要臨時調整的地方,(技術沿用後,)我們能快速達到該有的效果同時,做出升級。”
電影《征途》提升了中國特效團隊的動物毛髮技巧,團隊在《獨行月球》中,“會有借鑑,但袋鼠是短毛,肯定會按照每個項目,單獨去摳一些細節。”
每一次創作,都會在原有基礎上摸索前進,即便是張帆和李帥正在參與的《流浪地球2》,雖然整體仍處於保密階段,但可以透露的是,“又有很多全新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