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周洋 牛小曼】“我當導演30多年,從來沒離開過社會中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導演楊亞洲(下圖)這樣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現實題材一直是楊亞洲的首選,除了關注農民工的《泥鰍也是魚》《八兄弟》,他與兒子楊博最新聯合執導的劇集《經山歷海》,則把視角轉向當代農村,刻畫了吳小蒿(王麗坤飾)和賀豐收(張國強飾)兩個基層幹部的成長。楊亞洲坦言,自己想要研究真正意義上的新農村,要拍出“新農村新變化的真實寫照”,這也正是現實題材作品的重要意義。
與原型一起圍讀劇本
環球時報:吳小蒿和賀豐收這兩個角色體現出現實基層幹部的哪些特徵?在影視化呈現上,突出了哪些變化與成長?
楊亞洲:在拍攝前,我真的去了解過這些基層幹部的成長和變化。我採訪過無數個書記、鎮長,他們説,如果沒有家裏人的支持,早就撐不下去了。真的很難想象二十年裏沒有節假日,他們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其實,我們不只是拍了吳小蒿和賀豐收這兩個人物,而是拍以他們為代表的基層黨員幹部羣像。我們拍了100天,其中有80天白天拍完戲,晚上還會把這些原型叫來一起圍讀劇本,他們還會給我提供新的創作靈感。我們戲中都是平凡的人,通過他們對待家庭、工作和老百姓的態度,跟着他們一起哭、一起笑,這些有温度的故事都摸得着。
原著小説寫的時間比較早,十幾年前的農村和現在完全不一樣。以前吃不上、穿不起的生活不能再寫了,那不符合國情,也不符合事實。現在鎮上的基層幹部,比如拍攝地山東日照的這些村鎮幹部,他們平時都開車從城裏去鎮上上班,下班再回城。這個鎮上及其管轄的村民都開始研究如何運用科技捕撈,開展科學養殖——物質上基本脱貧,正向精神脱貧的方向邁進。如果影視作品的主創人員跟不上時代變化,還是在賓館中開着空調去幻想農村和黨員幹部是什麼樣,那對不起,這樣真沒資格去拍我們國家這些年每天都在發生的新變化。
現實題材應成為創作主體
環球時報:您曾説過,《經山歷海》“讓我成長了許多”。具體“成長”在哪些方面?
楊亞洲:我在中央戲劇學院上學時,老師教我們一定要觀察生活。我們都是去北京人最多的地方,比如王府井、北京火車站、天安門廣場上“睜大眼睛”去看這些生活中的人物。觀察回來之後,要做5至6個角色小品,這些小品就是“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時間長了,這種觀察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這是我求學期間的最大收穫,學到了塑造人物的本領。當導演非常苦,但坐在監視器前看每一個鏡頭這種創造的快樂,讓我非常享受。其實只要創作方法和態度對了,我什麼題材都敢拍。現實題材永遠是我的首選,那些生活中的大多數,是最觸動我的。我拍《經山歷海》就是想研究真正意義上的新農村,我一直在琢磨這羣人。
環球時報:對於現實題材創作您説過,“你看見了,摸到了,心裏有了,你就能拍好它”。如何做到“看見、摸到、心裏有”?
楊亞洲:現實題材應該成為我們影視創作的一個主體。我當導演30多年,從來沒離開過社會中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我對這些人物偏愛的原因是我看得見、摸得着,能真正走進這些人心裏,這讓我更踏實。在創作上,現實題材還有個難點——所有受眾都是評委和專家,因為這是他們身邊的事。為什麼有的現實題材作品沒能引起共鳴?就是因為不夠真實,拍出來的東西跟生活脱了節。
去親身瞭解事件中的“人”
環球時報:對黨員幹部特別是基層黨員的影視化呈現,很多觀眾過去會覺得人物形象刻板化、不夠接地氣。這種問題該如何避免?
楊亞洲:我在都市情感題材方面是有積累的,但對於基層黨員幹部的生活、工作和人物關係,我完全是陌生的,所以必須要了解清楚後,再作用在人物關係上。而每一位基層幹部的成長經歷和工作經驗也不同,這就決定着他們的工作方法肯定不一樣。有的基層幹部會挨家挨户跟村民做工作,有的會通過鎮長、村支書、婦女主任等領導班子成員去跟村民溝通……只要行之有效,這些都是好方法。這也是新農村新變化的一個真實寫照。如果不去親身瞭解,我們可能就會陷入口號性、概念性、臉譜化的人物和情節塑造,塑造出的人物冷冰冰,很難引起觀眾共情。
環球時報:農村故事、黨員故事,如何與當下年輕觀眾“共情”?
楊亞洲:我們雖然拍了很多新變化和具體事件,但這些都是通過人的情感去表達。劇中也有年輕人,他們也要談情説愛,同樣要面對自己的孩子、父母和職業等。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拍“人”——人類情感是相通的。只要能真實展現人物關係和情感,能被這些人的故事所打動,就能吸引年輕觀眾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