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周洋 牛小曼】“我当导演30多年,从来没离开过社会中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导演杨亚洲(下图)这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现实题材一直是杨亚洲的首选,除了关注农民工的《泥鳅也是鱼》《八兄弟》,他与儿子杨博最新联合执导的剧集《经山历海》,则把视角转向当代农村,刻画了吴小蒿(王丽坤饰)和贺丰收(张国强饰)两个基层干部的成长。杨亚洲坦言,自己想要研究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要拍出“新农村新变化的真实写照”,这也正是现实题材作品的重要意义。
与原型一起围读剧本
环球时报:吴小蒿和贺丰收这两个角色体现出现实基层干部的哪些特征?在影视化呈现上,突出了哪些变化与成长?
杨亚洲:在拍摄前,我真的去了解过这些基层干部的成长和变化。我采访过无数个书记、镇长,他们说,如果没有家里人的支持,早就撑不下去了。真的很难想象二十年里没有节假日,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其实,我们不只是拍了吴小蒿和贺丰收这两个人物,而是拍以他们为代表的基层党员干部群像。我们拍了100天,其中有80天白天拍完戏,晚上还会把这些原型叫来一起围读剧本,他们还会给我提供新的创作灵感。我们戏中都是平凡的人,通过他们对待家庭、工作和老百姓的态度,跟着他们一起哭、一起笑,这些有温度的故事都摸得着。
原著小说写的时间比较早,十几年前的农村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以前吃不上、穿不起的生活不能再写了,那不符合国情,也不符合事实。现在镇上的基层干部,比如拍摄地山东日照的这些村镇干部,他们平时都开车从城里去镇上上班,下班再回城。这个镇上及其管辖的村民都开始研究如何运用科技捕捞,开展科学养殖——物质上基本脱贫,正向精神脱贫的方向迈进。如果影视作品的主创人员跟不上时代变化,还是在宾馆中开着空调去幻想农村和党员干部是什么样,那对不起,这样真没资格去拍我们国家这些年每天都在发生的新变化。
现实题材应成为创作主体
环球时报:您曾说过,《经山历海》“让我成长了许多”。具体“成长”在哪些方面?
杨亚洲:我在中央戏剧学院上学时,老师教我们一定要观察生活。我们都是去北京人最多的地方,比如王府井、北京火车站、天安门广场上“睁大眼睛”去看这些生活中的人物。观察回来之后,要做5至6个角色小品,这些小品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时间长了,这种观察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我求学期间的最大收获,学到了塑造人物的本领。当导演非常苦,但坐在监视器前看每一个镜头这种创造的快乐,让我非常享受。其实只要创作方法和态度对了,我什么题材都敢拍。现实题材永远是我的首选,那些生活中的大多数,是最触动我的。我拍《经山历海》就是想研究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我一直在琢磨这群人。
环球时报:对于现实题材创作您说过,“你看见了,摸到了,心里有了,你就能拍好它”。如何做到“看见、摸到、心里有”?
杨亚洲:现实题材应该成为我们影视创作的一个主体。我当导演30多年,从来没离开过社会中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我对这些人物偏爱的原因是我看得见、摸得着,能真正走进这些人心里,这让我更踏实。在创作上,现实题材还有个难点——所有受众都是评委和专家,因为这是他们身边的事。为什么有的现实题材作品没能引起共鸣?就是因为不够真实,拍出来的东西跟生活脱了节。
去亲身了解事件中的“人”
环球时报: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的影视化呈现,很多观众过去会觉得人物形象刻板化、不够接地气。这种问题该如何避免?
杨亚洲:我在都市情感题材方面是有积累的,但对于基层党员干部的生活、工作和人物关系,我完全是陌生的,所以必须要了解清楚后,再作用在人物关系上。而每一位基层干部的成长经历和工作经验也不同,这就决定着他们的工作方法肯定不一样。有的基层干部会挨家挨户跟村民做工作,有的会通过镇长、村支书、妇女主任等领导班子成员去跟村民沟通……只要行之有效,这些都是好方法。这也是新农村新变化的一个真实写照。如果不去亲身了解,我们可能就会陷入口号性、概念性、脸谱化的人物和情节塑造,塑造出的人物冷冰冰,很难引起观众共情。
环球时报:农村故事、党员故事,如何与当下年轻观众“共情”?
杨亚洲:我们虽然拍了很多新变化和具体事件,但这些都是通过人的情感去表达。剧中也有年轻人,他们也要谈情说爱,同样要面对自己的孩子、父母和职业等。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拍“人”——人类情感是相通的。只要能真实展现人物关系和情感,能被这些人的故事所打动,就能吸引年轻观众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