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在寫關於《大宋宮詞》的文章時,就説過古裝劇最容易流於水戲和多線頭情節推進。因為,前不久的《清平樂》就已經給我們築下前車之鑑了。我們只要對去年的連續劇做一下盤點,就依然會記得那些噩夢一般的注水劇,比如,《清平樂》、《新世界》,這是兩部狠不得把導演殺了的慢節奏作品。特別是前者,《清平樂》很多人都沒能堅持看到最後。當然也有堅持到最後的,你們都是偉大的。
之所以小編提出《清平樂》的注水和磨嘰,主要還是為了凸顯《大宋宮詞》的劇情節奏。節奏迅捷、炸點密集,這本身是一件好事兒,特別是對觀眾來説,絕對是一件很爽的事兒,可是在豆瓣網友那裏卻變成錯誤了,就給了4.1分。難道他們也希望《大宋宮詞》走出《清平樂》那樣的便秘節奏和戲曲節奏嗎?如果連這樣的影視節奏你都接受不了,那你如果到院線看電影的話,那你肯定會變成RZ。
還一點,就是豆瓣上的網友都在吐槽劉濤的年齡太大,不適合飾演15歲入宮的劉娥。想象一下吧,劉濤飾演15歲的劉娥太老這件事兒,連你都看出來了,你以為製片、監製、導演會看不出來嗎?其實,在我寫第一篇關於《大宋宮詞》的文章時,我也對劉濤的年齡稍感不適,後來仔細一想,當時15~16歲的劉娥的戲份大約只有6集,而整部劇就有着61集的體量,就是説在55集的劇情裏都是劉娥30歲之後的戲份。
所以,作為製片、導演、監製都清楚,劇組不太可能因為6集劇情而再去找一個只有15歲演員的,所以,15歲的劉娥也便由成熟的劉濤一個人全包了。錢啊、人吃馬嚼的開支啊,製片人和導演會不去考慮嗎?大家還記得《大秦賦》吧?也是一個15歲的嬴政,也是由一個更加成熟的張魯一來扮演,觀眾們也是頗多議論和吐槽,而張魯一當時在接這個15歲的嬴政角色時,他也早都想到這一點了。
所以,你覺得張魯一當時的決定和藝術見識,會不如觀眾嗎?並且導演也會看不出來這種違和感嗎?還有《上陽賦》裏章子怡飾演的王儇,大家又在不斷地吐槽,你以為她當時會想不到觀眾的吐槽嗎?但藝術和投資是一回事兒,觀眾的感受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何時應該融合在一起?什麼時候應該果斷分開?這才是對聰明、理智導演的考驗。往往凡是那些大演員飾演小角色的,他都有着戲份比重的通盤考慮的。
如果拍的是《少年劉娥傳》、《少年嬴政傳》、《童年王儇傳》之類的劇作,導演絕對不會用成年演員擔當主角的。所以説,觀眾或網友真沒必要在這大演員扮小角色這件事上糾結或吐槽了,老是秀藝術智商的下限,也不是什麼好事兒。接着咱們再回頭説一下網友們所吐槽的劇情節奏問題。我覺得,與院線電影相比,《大宋宮詞》的節奏都已經夠慢的了。作為我等普通觀眾,這是最為適合的爽劇模式了。
這部劇,目前小編看到第10集了,一直都是一條矛盾敍事線,並且鏡頭敍述還緊貼着戲劇衝突來寫。請大家放眼看一下,當下的國產劇有哪個劇是如此單線條敍事的?為了注水,編劇在立項時,就已經給後期注水留下了N多條敍事線了,然後導演就可以在多鏡頭的來回切換中不幹實事、不推進劇情,而是跟觀眾開展磨嘰大戰。而單線條推進劇情,讓導演沒時間和機會注水、磨嘰。所以,劇情推進得自然就快、就爽。
其實,只要大家到《大宋宮詞》的豆瓣主頁上一看就知道了,很多人打的分,都是戾氣分、情緒分。哪怕是一個根本不影響全局的小問題,那些網友都會因此只打一星。比如“父皇自幼喜歡三弟”這一句錯誤的台詞,就被很多網友們把整個劇作打成一星。這已經成了豆瓣網友的常規情緒了,前面99個好是應該應份的,但只要有1個不好,那就是一星差評。而這就是豆瓣的打分,根本就談不上什麼理性、客觀。可是與豆瓣打分截然相反的卻是該劇的收視率卻一點都不低,貓眼排第三;酷雲排第二,這無形中打了豆瓣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