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個中國音樂劇行業助力,期待優質綜藝長尾效應滋養“愛樂之都”
作為國內首檔音樂劇全產業鏈文化推廣節目,《愛樂之都》的全部錄製日前已經完成,“愛樂之都歡唱巡演季”全國巡演也將啓動。“團隊的短期目標,是讓觀眾在最短的時間裏認識這些‘寶藏’音樂劇演員,帶動線下音樂劇的市場和票房;中期目標是讓更多的人才加入到這個行業,形成一種集體的效應;長期目標則是推動產業發展,讓上海這座‘愛樂之都’真正成為‘東方的百老匯’。”東方衞視副總監、節目組總製作人施嘉寧,期待着節目7月15日播出總決賽後所產生的長尾效應。
從2021年開始籌備到錄製完成歷時大約300天,節目見證了大半個中國音樂劇行業的共同助力。在上海音樂學院院長、歌唱家廖昌永看來,在熒屏上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科普音樂劇知識,這有助於讓更多觀眾走進劇場,“要珍惜這樣一個平台,珍惜這樣一個機遇,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為音樂劇在中國、在世界的發展作出貢獻”。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國家一級導演、劇目導演何念則表示,創作需要土壤,正因為上海有着濃厚的音樂劇文化、成熟的音樂劇市場,所以這檔聚焦音樂劇的節目才會在上海生成,也為城市文化發展、音樂劇產業鏈條發展起到更多助推作用。
以戲劇的質感和演員的汗水澆灌,在熒屏種下音樂劇文化的種子
破圈不易,原創更有難度。演藝大世界·上海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認為,業界一直在期待一檔優質的節目能夠帶動音樂劇發展。從播出的情況看,《愛樂之都》克服了巨大的困難,在用電視呈現戲劇質感方面做到了極致,“把音樂劇文化在電視上作了一個特別好的推廣”。
當音樂劇演員在熒屏上實力閃耀,他們如何看待這個充滿挑戰的平台?被譽為上海音樂劇市場“票房擔當”的演員葉麒聖表示,在電視上展現音樂劇內容,對自己而言是一種學習和成長,能在舞台上講好音樂劇的故事也是身為演員的責任。資深演員夏振凱透露,節目中短短五六分鐘的表演,往往需要十幾天、二十幾天甚至一個月的排練。“我們花這麼多時間去做這件事,很珍惜,也覺得很幸福。”
從熒屏上種下種子,到線下演出持續吸引觀眾,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系系主任安棟教授對後續長尾效應同樣充滿期待。他透露,在擔任節目音樂總監的過程中,自己對音樂劇人才培養、行業發展,以及音樂劇的國際化標準有了更多的思考。“今年底,上海音樂學院也將舉辦首屆上音國際音樂劇節,聯合國內各大高校,和演藝集團、SMG等等通力合作,完善包含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的一條龍全產業的多元佈局。”
伴隨涵蓋多種音樂劇形態的線下演出,讓它成為一檔永不落幕的節目
綜藝節目即將落幕,但音樂劇工作者進一步帶動音樂劇產業繁榮與發展的腳步不會停止。相關從業者將從人才培養、製作內容、IP開發等多個領域進行全方面佈局,放眼未來,搭建全產業鏈平台業務,力求讓音樂劇這一“舶來品”承載起講述中國故事、發揚中國文化的使命與擔當。記者近日獲悉,由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東方衞視聯合出品,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製作的“愛樂之都歡唱巡演季”全國巡演將啓動。
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總裁馬晨騁認為,《愛樂之都》不僅是好作品的“練習場”,也是好演員的“試金石”。節目嘗試探索了説唱、爵士、古典與音樂劇的融合,為未來音樂劇作品的開發提供了探索空間。通過一輪輪競演,更多演員、導演的實力也被行業看到,有了更多好的機遇。從這個角度説,今年夏天即將登場的“愛樂之都歡唱巡演季”,正是站在更高的起跑線上的一次再出發。
據悉,此次“愛樂之都歡唱巡演季”既有音樂劇演員的演唱會,也有經典音樂劇的復排演出,還有原創作品的展演和駐場演出,可以説涵蓋了音樂劇的各種形態,把當前音樂劇的全產業鏈詮釋得更加完整。“希望在未來每一季都會伴隨着線下的演出,讓它成為一檔永不落幕的節目。”馬晨騁説。
作者:姜方
編輯:許暘
責任編輯:邵嶺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