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已有580多年曆史的岑溪市岑城鎮樟木古街,羣眾正在書寫春聯,古街處處洋溢着濃濃年味。何華田 攝
最近,網絡上冒出了一個新熱詞:新年氣氛組。“新年氣氛組”是能帶來年味的種種元素,它可以是一首首喜氣洋洋的賀歲歌,一個個香噴噴的大年粽,一張張紅彤彤的春聯……每個人的心裏,都有屬於自己的“新年氣氛組”。
賀歲歌曲唱起來
聽到家鄉的山歌,70後黃秉戰就會感到春節已近。他是南寧一家出版社的編輯,老家在巴馬瑤族自治縣甲篆鎮平安村平安屯。在記憶中,每到春節,山坳裏就響起動聽的山歌。他把家鄉的歌圩用文字描述了下來:“你出一句,我對一句,內容不外乎孝敬父母、勤勞善良、教育子女、耕畝耘地等傳統農耕時代主題。從日常勞動生活中提煉歌聲,人人都有從業經歷和情思體悟,臨場發揮,難不倒天生的歌手……”
“山歌一度被流行歌曲衝擊,但網絡通信工具讓山歌‘復活’了。”黃秉戰説,在他小學同學微信羣裏,老同學們喜歡用微信語音對歌。春節的歌圩上,更是“東巴鳳”歌王們大展歌喉的時候。
1月28日上午,60後市民林先生在朋友圈轉發了歌手卓依婷的賀歲歌,配文:“又‘見’卓依婷,離春節還會遠嗎?”林先生説,卓依婷發佈了上百首賀歲歌,《數紅包》《初一到十五》《迎春花》等歌曲一度在大街小巷傳唱。直到現在,聽到了這些歌,就感覺春節快到了。
同樣,紮根南寧20多年的何先生,受到疫情影響,已3年沒有回陝西老家過年。他覺得城裏年味最濃的場所是超市:“我只要在超市裏聽到劉德華那首《恭喜發財》,就有歡天喜地過大年的快樂,忍不住買買買!”
山村爆竹迎新春廣西不少農村依然保持着春節燃放煙花爆竹的習俗。
黃秉戰告訴記者,在他的家鄉巴馬瑤族自治縣甲篆鎮平安村,每年春節都必須放三次鞭炮。第一次在吃年夜飯之前;第二次在大年初一家裏第一聲雞鳴之後,一般是凌晨四五點鐘,據説誰放鞭炮最早,來年的運氣就越好;此外,大年初一,全村人都會拿出一些肉菜,在土地廟前聚餐,那時也要燃放鞭炮。
“還有朋友來拜年,進門前通常會點一封鞭炮。”黃秉戰説。
屬於自己的年味
近日,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民眾,詢問“你覺得怎麼樣才有年味”,答案五花八門。
陽朔縣普益鄉留公村的黎家秀説:“寫春聯、貼春聯,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年夜飯;村裏組織舞獅鬧春;放鞭炮,發紅包……這都是我心目中的年味。”
合浦縣曲樟鄉的張清鋭説:“回家烤番薯和窯雞就是年味。”
網友“家和毅成”説:“春節天氣要夠冷才有年味。全家人待在家裏,圍在一起烤火、吃火鍋、聊天,真是愜意。”
網友“達通”説:“兩個孩子在外省因為疫情都不能回家。我就給他們郵寄了一些老家的大米、辣椒醬、芝麻鹽,讓他們知道媽媽在想他們,在異鄉也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作者:巫碧燕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