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手握“免死金牌”之人,為何淘汰呼聲最高?

《乘風破浪的姐姐》熱播,杜華爭議出圈。
身為評委、本不存在淘汰問題,堪稱手握“免死金牌”,然而她卻成為了“祭天熱門”。
是目前最出圈、“淘汰”聲浪也最高的第一人。
一,因果倒敍:唯結果論和過程論。
杜華考慮的是所謂成團標準,站在低齡、整齊等角度規劃“女團產品”。
她重視的似乎是結果,是選秀流程結束以後、選出來的人像不像所謂的女團。
矛盾在於,觀眾們享受的顯然是節目過程本身。
從某種程度上説,很多選秀節目選手“出道即巔峯”,其實是因為受眾追的往往是大逃殺過程,是此時此刻的當下的浸入式人設,是節目中特殊情境之下的故事性表現。
經過大風大浪的姐姐們當然不用擔心“出道即巔峯”,但這檔節目最大的魅力依舊是過程型而非結果型。
張雨綺抱着X牌傻樂“我是很優秀的對嗎”,萬茜冷冷清清自帶迷死人氣場。
她們能不能被塞進女團產品的包裝盒裏,大家根本不在乎。
更何況,姐姐們根本不需要被塞進盒子套子包裝裏。
內娛沒有成熟的愛豆舞台型節目體系,這導致選秀出來的愛豆們,發展方向要麼是其他類型的綜藝(撕名牌的、賣花的、觀察生活的等等),要麼是當導師、當演員。
先説演員事業。
來的姐姐們很多早已手握重要獎項,難道需要“從女演員成團變成女愛豆、再像愛豆一樣爭取演員資源”?
真正愛惜羽毛、對作品負責的導演,哪一位在挑選演員的時候,考慮的是杜華所説的“要年輕好看唱歌跳舞不能太好”?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人家已然是心理學博士,杜華拿着一本初中化學《一課一練》跑出來:你不行你沒做到滿分。
如果杜華能從頭到尾堅持一套評判體系、也不至於被連環痛罵,但她這飄忽的標準連邏輯自洽都做不到。
再説其他類型的業務(包括商務資源)。
節目的熱度對姐姐們的事業會有重要幫助(尤其是離開公眾視野比較久的姐姐),但熱度也好、翻紅也罷,都是節目動態過程中的實時效果。
誰在節目裏討喜、存在感強,誰就越有可能獲得紅利,現階段這和評分名次無關,和杜華考慮的結果型產品無關。
從某種程度上説,出圈需要的是特色、辨識度,而杜華提出的標準絲毫不重視這兩點。
二,刻板印象:產品論和個性論。
事實上,杜華的表述對她旗下的女團男團來説也很不友好,“唱太好了不能進女團”意味着進團的唱跳單項實力都不“太好”(杜華的邏輯),怎麼聽都不是誇獎。
節目播出之後,很多不混飯圈的人對“粉絲撕杜華”的態度都有了明顯變化,從前或許覺得那是飯圈特色,如今大多覺得事出有因。
為什麼杜華特別不討喜?
她以產品思維,來限定活生生的個性。
以狹隘眼光,來扼殺五彩斑斕的可能性。
(對不起姐姐們也不是你能扼殺的,幾句話就被寧靜哽住了)
最諷刺的是,杜華明明在考慮“產品”的功利思維,但她這套標準其實也撈不着最大化的紅利。
此外,杜華的口才、口齒也值得討論一下。
龍丹妮或者楊天真在綜藝裏展示出的語言組織能力、內容輸出能力,都好過杜華。
口才不代表工作能力,但非常影響直接觀感和印象分。
同樣,杜女士説“窩扣”“擔死”也讓人很想吐槽。
杜華女士也不是來考英文口語的,發音標不標準原本不重要;普通話是否標準原本也不重要(很多時候發言口音是可愛加分項),但這一切都以做好本職工作為前提。
做好的評分的本分工作,小槽點很可能會變成加分項。
核心要義被質疑,那麼任何一點本不重要的小瑕疵,都有可能成為最後一根稻草。
三,黑紅邊緣的爭議效應。
對節目效果和熱度而言,杜華貢獻出的爭議肉眼可見。
節目組在內容中表達了“我們也同樣想diss杜華”的姿態,很微妙。
如果當真覺得核心評委不行,那麼常規解決方式應該是換人。
(別提經濟損失和契約了)已經拍好的影視劇綜作品換人重拍,或者馬賽克、一剪“沒”,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當然,杜華的評分標準被網友質疑,和一剪“沒”的污點藝人們性質不同。
事實上,樹立共同標靶對節目很有利。
讓觀眾認為“導演組和我想的一樣”“和我一樣diss她”,是很有效的提升認可度的方法。
從人員設置的角度來説,杜華和黃曉明,承擔的恰好是黑臉、紅臉的工作,如果兩個人都一樣自帶小桌子小凳子人設“我是來伺候大家的”,從功能風格角度來説很重複,沒必要。
從實質作用的角度來説,在目前的非淘汰階段和將來的淘汰階段,杜華引起的觀感會完全不同。
舒心醬不認可杜華的評斷標準,但目前的狀況是低分人員同樣留在場上並且有高關注,換句話説杜華的傷害值有限。
甚至,我們可以認為,杜華提供的是一個相反的觀察視角,僅此而已。
進入淘汰階段,在這套評分機制下,手握一半評分大權的杜華就有了生殺奪予的功能,誰走誰留的話語權一半在她手裏。
憑什麼由她來決定我們喜歡的人的去留?
雖然很多姐姐可能也不在意,但這是典型的德不配位。
對比下《歌手》,各路成名歌手神仙打架,這樣的場子請哪三位評審比較“壓得住”?人家請了五百位大眾評審。
每一期都有人罵大眾評審,但這套機制或許是“最不壞的方式”。
《乘風破浪的姐姐》從某種程度上説有跨界性質,聚集了大批演員嘗試唱跳,但其中又有正經出道的愛豆以及大批歌手,選評委遠比面向新人的101更困難。
事實上選秀節目找評委,原本就是一件很難的差事,有專業水準的未必有口才,有口才的未必有綜藝感,有綜藝感的未必有路人緣,綜合知名度、相貌加分項等多種因素,難上加難(更何況要從氣場上壓住姑奶奶們)。
事實上,如果不是杜華作妖,節目中存在感更接近幕後專業評委的兩位老師,不會這麼早被波及。
從目前的效果來看,節目組和觀眾一同內涵明涵杜華,爭議出圈的熱度肉眼可見,似乎在“樂得有爭議”的可接受範疇之內。
但“杜華越被罵,節目越能收割熱度”這個效果,有一條危險的看不見的線。
杜華不是黑紅模式,節目中她本人的表現就是純粹的“黑”出熱度模式,對節目而言、她的黑加劇了節目的紅。
她能引起如此巨大的爭議,本質原因是價值序列上的衝突,她那套產品規劃體系中的價值排序,和乘風破浪的不刻板的自由的價值,有本質衝突。
目前節目的熱度、一部分似乎是這份爭議的紅利,但這始終是雙刃劍,當爭議更大、熱度更高,這柄劍隨時會脱離杜華本人、乃至節目組任何人的掌控。
舒心結語
粉絲們總是高喊“成團吧”,事實上姐姐們當真需要成團嗎?
姐姐們有來選角的、選妃的、順拐圓少女夢的,恐怕壓根不在意杜華那套標準。
(難不成還成團讓杜華打理一年兩年嗎?)
然而在這樣的話語體系中,“請成團吧”“請出道吧”意味着認可、喜歡,代表美好願景。
事實上,靈魂關鍵其實是在節目中的“有效存在感”,是能圈粉的出圈表現,這是具體的、感性的、難被格式化判斷的部分。
更難被狹隘標準打分計算。
杜華弄反了重點,所以她這樣一個自帶免死金牌的評委,反而是目前節目中淘汰呼聲最高的人。
從偶像工業發展的角度來説,杜華的產業式思維或許實用、對建立完備的產業鏈條來説或許很有效,但姐姐們顯然不是要進入這套體系裏的試驗品。
產業體系思維和“個性化”思維,矛盾的重點或許在於視角遠近的不同。
從宏觀規劃視角看產業,容易剝離個性色彩、得出“產品”式結論,但面對着鮮活可愛的個體,依舊用這樣的視角顯然會出問題。
還沒一統江湖,就已經學不會平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20 字。

轉載請註明: 《浪姐》:手握“免死金牌”之人,為何淘汰呼聲最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