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七聲》不消費苦難 把普通人的故事寫成詩

電影《七聲》不消費苦難 把普通人的故事寫成詩
電影《七聲》不消費苦難 把普通人的故事寫成詩

韓君倩導演清楚地記得,當年讀小説時是怎樣被“阿霞”擊中的。她已然在腦海中不自覺地在勾勒着畫面和聲音,而且揮之不去:一定要把它搬上銀幕,一定要把這樣一部關乎社會轉型時期普通人的生存狀態和命運軌跡的電影拍出來。而這樣的影片製作的確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和時間,韓君倩導演為之前後奔波了十年有餘。

電影《七聲》不消費苦難 把普通人的故事寫成詩

作為一名優秀的紀錄片導演,韓君倩導演的電影《鋼琴夢》曾獲第八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紀錄片獎”和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電影《月是故鄉明》2019年入圍了波蘭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紀錄片獎項。電影《七聲》作為她的第一部劇情片到目前為止也榮獲了“最佳導演” “最佳編劇”“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長劇情片”等多項國際國內電影節的獎項和提名獎。

電影《七聲》不消費苦難 把普通人的故事寫成詩
電影《七聲》不消費苦難 把普通人的故事寫成詩

點擊獲取影片更多資訊

近幾年來現實主義作品漸漸受到觀眾的青睞,但大多數現實主義電影往往是借普通人之名,書寫大英雄的故事。電影《七聲》作為一部關注普通人,記錄社會變革的現實主義電影,它對普通人的態度是極為真誠和誠懇的。

《七聲》真誠,真誠在完整地勾勒出了普通人的羣像,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在城市貢獻自己的勞動,卻在時代敍述中缺位。但在我們生活中,他們卻從未隱身。他們是“缺根筋”的服務員阿霞、是勤勞能幹的瑞香、是打工自考本科的志勝、是一心回家抱孫子的大廚王師傅、也是認命顧家的麪點師根生。

電影《七聲》不消費苦難 把普通人的故事寫成詩

電影原著小説作者葛亮2010年曾憑藉中篇小説《阿霞》同時入圍茅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雖抱憾折戟,但這一故事顯然得到了讀者和專家的認可。2022年,葛亮憑藉小説《飛發》捧回魯迅文學獎。

2023年,由《阿霞》改編的電影《七聲》即將上映,這也是葛亮的作品首次被搬上銀幕。葛亮這樣闡述“七聲”和他筆下的人物:“《阿霞》里人物眾多,各有自己的聲音和經歷,且《阿霞》是這部小説集中的代表作,用《七聲》作電影的片名也算恰如其分……他們都是你我身邊的凡常人物,他們的聲音儘管微弱、零落,卻能凝聚為和諧的和音。他們的傷痛與歡樂都是這時代的根基,可謂一均之中,間有‘七聲’”。

電影《七聲》不消費苦難 把普通人的故事寫成詩

《七聲》誠懇,誠懇在電影沒有為了戲劇衝突將故事誇張處理,整體敍事節奏、畫面風格反而充滿了詩意。取景江南,粉牆黛瓦的環境、長鏡頭的剋制、評彈曲的使用都使得《七聲》充滿詩電影的質感,使得觀眾和主角們可以從艱難的生活中暫時逃離。讓觀眾更容易從生活的艱難中,發現平常被忽視的普通人生命所具備的才能、美好和潛能。

中國的銀幕上不缺少關注民生的電影,缺少的是温情的視角。但温情不代表掩飾,《七聲》對阿霞的人生遭遇秉筆直書。無論是阿霞的躁鬱症,還是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對她的影響,抑或是世故、冷漠的弟弟對她造成的傷害。阿霞好像一面鏡子,通過發生在她身邊的事情透射出生活的多義性、曖昧性和複雜性,也同時傳達出生活的質感。這一切都使《七聲》達到既具有關注民間冷暖的人文情懷,又具有打動人心的真實力量。

電影《七聲》不消費苦難 把普通人的故事寫成詩

這對於韓君倩導演來説,並非偶然。多年前,韓君倩導演的長篇系列紀錄片《鄉愁》開拍,使她真真切切地走進了鄉土,走到了留守在鄉村或漂泊在城市的打工者身邊,對來自鄉村的打工者的生存狀態和命運都有了更真實、更深切的瞭解和洞悉,也使她在拍攝《七聲》時,有了更多的底氣和信心。因此《七聲》並不通過賣慘、灑狗血引起觀眾的同情,這種同情是蒼白無力的,更是對普通人羣體的消費和羞辱。

電影《七聲》不消費苦難 把普通人的故事寫成詩

《七聲》的結尾定格在阿霞在遠處對着鏡頭外的男主人公高喊“等我娃兒大了,我還去蘇州打工”。沒有逆天更改的爽文套路,也沒有就此認命的不甘,但這已是慣常被人忽略的阿霞的一次放聲。《七聲》所傳達的正是“對任何生命律動的尊崇和敬畏”。

7月11日,我們誠摯邀請您走入影院品味《七聲》——這首關於普通人生命律動的詩。

電影《七聲》不消費苦難 把普通人的故事寫成詩

來自淘票票媒體號:七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1 字。

轉載請註明: 電影《七聲》不消費苦難 把普通人的故事寫成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