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
“平常人要走10分鐘的路程,我只要5分鐘,都是逼出來的。”25歲的王倩總是以最快的速度走完下班的路,這種焦急的情緒一直包圍着她的生活。
有時候,當她在手機端的視頻監控看到弟弟在家出了狀況,就會一頭衝出公司,“恨不能飛回去,他一個人在家,太讓人擔心了!”
門開了。21歲的弟弟王成財在沙發上激動地發出嗚嗚大叫,手裏比畫着各種動作。王倩會上去給他一個擁抱,一起拍巴掌做遊戲,或者揹着他原地轉幾圈,而弟弟只能繼續用“嗚嗚”的聲音回應。
看到弟弟笑了,王倩才會忙着洗菜、做飯……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這套公租房裏上演。姐弟倆的這種交流,是用近20年時間“磨合”成的一種專屬彼此的心靈默契。
圖為王倩在家照顧弟弟 王磊攝
人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在這個四口之家,王倩的母親智力殘疾,只會吃飯和上廁所。弟弟5個月大的時候,被診斷出腦癱,病情惡化時,一度出現自虐和攻擊人的情況。積勞成疾的父親,現在幾乎喪失了勞動能力。
這個穿着職場制服的嬌小女生,自小就是家裏的頂樑柱,揹負着全家的生活重擔。自5歲起,她背過殘疾的弟弟,背過山裏的毛竹,揹回城裏便宜的大米和醃肉……韌勁十足的女孩,就像大別山裏的翠竹一般,擔得愈重挺得愈直,始終用盈盈的笑容回報生活給予的一切。
堅持下去,總有希望
王倩的家位於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龍門衝村,打記事起,父親王永海天不亮就上山砍毛竹,撐起一家人的生計。
6歲時,王倩成了父親的小助手,喂弟弟吃飯、吃藥,給他洗澡、換尿布。7歲時,王倩開始幫母親洗頭,學做簡單的家務。上學起,她習慣了每天凌晨四五點起牀,幫助父親照顧好媽媽與弟弟,然後沿着山道上學去。
年少的王倩知道,父親為了這個家付出太多,一根毛竹近百斤重,山路崎嶇,搬運下山很是困難。王永海要天黑才回來,有時候,王倩等急了,就自己跑去山裏找他,“一路上很害怕,頭皮都豎起來了!”
撐起這個家需要錢。既使雨雪天,王永海也堅持上山砍毛竹。有一次,他踩在青苔上滑倒,胳膊被毛竹砸到,腫了起來,但他捨不得醫藥費,忍着沒去醫院。
王倩小時候就開始照顧弟弟 受訪者供圖
“我和弟弟都是爸爸一勺勺奶粉喂大的,他這麼拼命,我看在眼裏,疼在心裏。”王倩覺得很內疚,打那以後,只要有空,等弟弟睡着了,她就陪着父親一起上山砍毛竹。她想去保護父親,讓他能安全回到家。
2012年,她考上安徽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學專業(“3+2”學制)。前往合肥求學的她,最掛念的就是家人,每天早晚都會打一次電話,如果父親沒接,她就一直打下去,“有時,晚上徹夜難眠,害怕弟弟和父母在家過得不好”。
那段時間,王倩特別煎熬,每半個月就回家一次。有一次,父親剛從山下采購生活物品回來,腰已經直不起來了,身上還馱着一袋大米。
她又瞥見家門口堆放的毛竹,於是“騙”父親説:“我難得回家一趟,要不你再去街上買個菜吧。”父親走後,她用盡全身力氣把所有毛竹扛下山,那一次,她沒想到自己小小的身軀藴藏着那麼大的力量。
在校期間,王倩在食堂勤工儉學,同時去校外兼職發傳單,每次回家都能攢上500多元錢。她在合肥逛超市時,發現有打折的大米,會一次性“囤”下來,她還買來便宜的肉,製作成醃肉,放假時裝在行李箱中帶回家。
從合肥回到老家山村,要換乘6次車,最後一段路,她得把行李箱綁在自行車後座,騎到山腳下。她告訴記者,羨慕很多同齡人,回家後可以吃一口熱騰騰的飯菜,睡一個安穩覺。“但現實如此,沒有什麼比照顧家人更重要。”
“沒有他們,一個人走不到今天”
2013年冬天,安徽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盧曉玲注意到這個始終坐在第一排、神情專注的女生。下課時,盧曉玲想伸手去握她胖嘟嘟的手,對方迅速將手藏在背後,用弱弱的眼神看着她説:“老師,我不冷”。
班上的同學偷偷告訴盧曉玲,“那不是胖,是被凍腫了。”盧曉玲心疼了。那天,王倩因為家庭壓力情緒低落,終於忍不住向盧曉玲傾訴了家庭的遭遇。
得知王倩為了省錢,每天吃清水煮麪條。盧曉玲經常在家燒好排骨、帶魚等菜,送給王倩補充營養。她還專門送給王倩一套保暖內衣。王倩穿上以後,對她説:“盧媽媽,長這麼大,第一次穿保暖內衣,穿着它,就像你抱着我一樣,很温暖!”
有時,親戚也會勸王倩“別唸了,早點出來打工”,但盧曉玲始終鼓勵她,一定要堅持把學上完。
讓盧曉玲欣慰的是,王倩很爭氣,成績在班級始終排在前幾名。“她一直很樂觀、有志氣,她的脊樑是筆直的,老師們給她錢,她總是不收,説夠用。”
王倩讀大二時,弟弟的病情惡化,父親只能把他固定在牀上。她請假回家,帶着弟弟去合肥的一家醫院治療。每天下課,王倩坐公交車去陪護弟弟,第二天早上再回學校。
幾天以後,弟弟住院就欠了9000元醫藥費。王倩好奇地問醫生:“你們為什麼沒有停止治療?”醫生回覆:“你是個好姐姐,醫藥費的事暫時不用擔心。”
禍不單行。
就在那一年,父親王永海被查出腰椎間盤脱節,治療需要2萬元。她向親戚、老師、同學借錢湊齊了醫療費。“我去照顧爸爸,弟弟和媽媽怎麼辦?”王倩決定找親戚幫忙照顧,但父親怕給親戚添麻煩,想放棄治療。
王倩思前想後,給盧曉玲打了電話。電話那頭傳來温暖的鼓勵聲:“別怕,我和愛人一起照顧你爸爸。”
王倩帶着父親到合肥,盧曉玲夫婦倆專門來到火車站接他們,並幫忙聯繫醫院。辦手續時,主治醫生問盧曉玲和王倩是什麼關係,盧曉玲説:“我是她的老師。這個孩子真的需要幫助。”
最終,手術順利。在親戚、盧曉玲夫婦及社會愛心人士的輪流陪護下,王永海出院了。“我爸這條命是大家一起救的。”王倩説。
如今,每次到合肥,王倩都會“回家”看看盧曉玲。每次見面,都要獻上一個時間超長的擁抱。“雖然我和倩倩不是母女,但自從認識她開始,我倆之間就牽上了一根線。”盧曉玲説,自己和王倩經常在微信上互動,她時常囑咐王倩,“有什麼不開心的,一定要和我説”。
2017年,畢業後的王倩回到六安市實習。一天晚上,她接到父親電話,弟弟不吃不喝,病情加重。王倩一夜沒睡,第二天,她坐最早的一班大巴車回家,帶着弟弟到六安市的醫院,隨後又輾轉到合肥。
當時趕上晚高峯,打不到出租車,王倩揹着55公斤重的弟弟跑了五六家醫院,因為沒有預約,醫院都沒有牀位。“有朋友勸我放棄弟弟,這怎麼可能,我還沒有嘗試呢。”這個倔強的女孩不放棄。
第二天,她又通過微信向愛心人士李梅求助,對方答覆:“丫頭別怕,你還有我們呢”。那一刻,王倩熱淚盈眶,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李梅立馬開車趕來,帶他們四處打聽,終於讓王成財住進了醫院。
“沒有這些好心人的幫助,我不可能堅持到現在。”王倩記得,當年很多愛心人士翻山越嶺來家中探望,因為山路難行,有的女士脱掉高跟鞋,赤腳爬上山。“對於社會的關愛,我要一直胸懷感恩之心。”
走出大山,開啓新生活
經過幾次求醫經歷,王倩堅定了信念——要將家人帶出大山,以便及時接受治療。多次搬家後,王倩在六安市區申請到一套一室兩廳的公租房,並且幫父親申請了低保,他們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家,離王倩的工作地點還很近。
每天早上5點,王倩起牀去菜市場買好一天的菜,喂弟弟吃好早飯,再去上班。下午上班之前,她將母親安頓好,打開電視,播放音樂給弟弟聽。晚上等哄弟弟睡着,已經是深夜一兩點。“雖然很辛苦,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但是和家人在一起,感覺心很安。”
王倩搬到公租房以後,六安市金安區的相關部門給予這個特殊家庭以特殊的關愛。2019年端午節,三里橋街道陽光社區志願者到王倩家中慰問時,得知送去的粽子和食物沒有冰箱儲存,就聯繫愛心企業送來了冰箱。
生活的壓力並沒有消磨事業進取心。2021年7月,王倩終於完成了安徽師範大學教育學本科函授課程。“在我困難的時候,很多‘盧媽媽’一樣的老師幫助了我,給了我前行的精神動力。”她特別敬佩並嚮往教師這個職業,眼下正備考教師資格證,夢想能當一名鄉村教師。
“困難是她的家常便飯,但她熱心助人、善良可愛,呈現給社會的都是陽光的一面。”讓盧曉玲欣慰的是,如今的王倩是一個自信堅強的女孩且眼神依然清澈、堅定,講話和做事愈發幹練成熟。
目前,王倩在一家商業綜合體從事管理工作,負責聯繫、服務入駐商户,工作內容繁雜。“可能是因為我遇到過太多的難事,看似困難的任務,哪怕加班到深夜兩三點,我都會把它做完。”
即使工作再累,只要回到家,看弟弟對自己笑一下,王倩感覺“一切都值了”。在下一步的人生計劃中,她想帶着弟弟去北京、上海做進一步治療。她還想學習很多工作新技能。
“時刻做一個‘抱薪者’,把愛心傳遞下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王倩家中,看到一摞被深藏在角落裏的獎狀和證書——“抗擊疫情最美志願者”“抗洪搶險志願者”“安徽向上向善好青年”“六安好人”……
王倩的微信簽名是“因為淋過雨,所以也想給別人撐傘”,她一直在踐行着自己的承諾。
2020年抗擊疫情期間,王倩主動參與社區志願服務活動,每天擠出時間,穿上統一服裝,上門走訪、登記、測温、排查。下雪天,為了方便居民出行,她和社區工作者一起連夜清理積雪。
“因為吃過苦,所以更能體會別人的不易和辛苦。在我人生最艱難的時刻,太多人幫助了我,我也想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時刻做一個‘抱薪者’,把愛心傳遞下去。”她説。
2020年夏天,六安固鎮鎮遭遇特大洪水,王倩參與了當地婦聯組織的抗洪志願服務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及時安置被轉移出來的老人,做好後勤保障。
2021今年7月,河南因暴雨受災,她在朋友圈發動捐款,和朋友一起採購雨衣、礦泉水、麪包等物資,捐贈給安徽派出的救援隊。
每次做公益時,王倩特別想抱抱那些經受苦難的人,鼓勵他們:“別放棄,只要堅持,就一定能看到希望。”她希望自己的經歷可以給更多逆境中的人帶來正能量。
早在16歲時,王倩就萌發了捐獻器官的想法,但一直沒有找到相關渠道。“能夠把器官捐給有需要的人,這是生命的傳遞和延續,能夠挽救人於黑暗之中,也非常有意義。”
圖為王倩的人體器官捐獻登記卡 王磊攝
2020年4月,王倩註冊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簽訂了捐贈協議,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心願。“未來,我想把我的一切都回饋給這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