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喪偶,二婚離異,三婚妻子扮演宋慶齡,兩人相差十幾歲!
人們窮極一生,辛苦工作,不斷地充實自己,為的就是尋找到一個靈魂契合的伴侶,共度一生,享受這世間獨有的快樂。這看似簡單的願望卻是很多人觸不可及的遠方,以至於孤勇地向前、不斷地失敗之後,開始變得畏首畏尾,不知所措,失去了愛與被愛的能力。
人生來就是一對,只是上天將這一對分開放在了世界的兩個角落裏,需要自己去尋找才能夠配對成功,而在尋找的過程裏,又有無數次的失敗配對,艱辛溢於言表。
現代電視劇裏主席的特型扮演者古月就是在尋找真愛的過程裏不斷碰壁,第一次婚姻中他不幸喪偶,第二次婚姻以離異收場,直到第三段婚姻才真正的安下身來,而這位與之執手相伴到白頭的人,正是宋慶齡的扮演者。
古月原名叫胡詩學,是烈士的遺孤,從小和姐姐在孤兒院長大。1949年,古月在桂林孤兒院被當是南下的解放軍部隊解救了出來,自此便生活在了部隊中。直到1978年,被葉劍英選中,古月便開始了特型扮演主席的演藝生涯。
古月是一個出了名的工作狂,在還沒有正式成為主席的特型扮演者之前,就已經時雲南文化科長了,而古月的第一段婚姻也沒有留下過多的資料,只是寥寥地寫道\"一婚喪偶\"。
古月的第二任妻子名叫桂萍,兩人的婚姻維繫了大約十七年的時間。桂萍是古月演藝事業上的推力者,她原先是昆明的一個話劇演員,是劇院裏的台柱子,對於很多重要的角色,她都輕車熟路,古月起初在電影的表演都是由桂萍帶他入戲。慢慢地古月的事業就步入了正軌,而兩人的婚姻卻亮起了紅燈。
離異婚變的背後,是桂萍渴望實現自我價值和古月要她相夫教子的衝突。古月的事業越來越成功,桂萍卻在家事的消磨下越來越黯淡,失去了原有的光芒。
差距是拉開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最大利器,不管是金錢方面的差距還是思想深度方面的差距,都會讓人覺得自己似乎低人一等,這樣不平衡的關係自然是無法長久維繫的。
二婚離異的古月已經年過半百,對愛情失去了期盼,整日在工作和孩子身上打轉,但是張燕的出現卻成了古月黑暗裏的一抹光亮。
低谷裏的安慰
離婚的輿論壓力壓得古月喘不過氣來,工作之餘,古月還需要照顧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常常鬱鬱寡歡。
張燕開始慢慢介入古月的生活,替在外演戲的古月照顧家裏,照顧他的孩子們,兩個單親家庭在這樣的互幫互助之下慢慢地走在了一起。成年人的世界裏早已沒有了怦然心動的瞬間,有的都是打動心靈的事情。
有一次,保姆突然打電話給張燕説兒子走丟了,張燕在接到電話的瞬間五雷轟頂,隨即打電話告訴古月尋求他的幫助。
而另一次,張燕獨自帶着古月發燒的女兒去了醫院,悉心照顧,送回家後還為他整理了雜亂的家裏。回到家中的古月看着熟睡的女兒和整潔的家裏,心裏倍感欣慰。
一邊是一個男人的擔當,一邊是一個女人的細膩,古月和張燕就這樣在細節裏再次相信愛情,成為了彼此最大的安慰。
反對之下的幸福
古月和張燕在這樣的扶持之下終於決定三婚,而這卻遭到了親朋好友的極力反對,因為兩人足足相差了十幾歲。
挨不過這一段柳暗花明的愛情力量。張燕一夜之間成了四個孩子的媽媽,不僅要帶着自己的兒子,還要帶着古月的三個孩子,這一個重組家庭也開始了新的生活。
張燕原本是最像宋慶齡的特型演員,但此後,她就放棄了自己的演藝事業,全身心的投入了家庭,並且給予了古月最大的支持。在古月獲得了\"最佳男演員\"的獎項之後,激動落淚的他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獎盃的一半分給了張燕,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成功張燕定是佔了一半的功勞。
常言道\"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會有一個優秀的女人\",夫妻的成就不分彼此,丈夫成功事業的背後定是有一位賢良的妻子在為他擺平一切瑣事,讓他可以心無旁騖地追求卓越。女性的一定妥協也不是意味着自己人生的失敗,只是換了一個方向開始了新的追逐,是一個關於愛與家庭的追逐。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選擇了家庭必定無法兼顧事業,選擇了事業必定無法照顧家庭,人這一生都是在左右為難,所以才需要夫妻合作,這樣才可以得其利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