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沈夢辰、楊迪下鄉開的店——“雲上的小店”上線湖南衞視,正式開業。節目《雲上的小店》力圖通過嘉賓們的勞動實踐,展現社會主義新農村新風貌,實踐鄉村振興願景。
節目自播出以來,收視一路領跑,目前網絡平台累計播放量更是達到了1.6億。高收視的同時也收穫了很好的口碑,網友們認為這檔節目既有笑點又有社會價值,展現出了新農村的活力風貌。
鄉村守着中國人的根和魂,鄉村的未來,決定着中國的未來。湖南衞視製作的《雲上的小店》節目以“便利店”的形式深入村民日常生活,在小河鄉鄉村振興的“新座標”上,把農副產品與文娛產業相結合,展開一段促進鄉村文化自信的新故事。
在《雲上的小店》,我們能夠清晰感受“脱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後新時代農村的美麗圖景,同樣也能觸摸並共情鄉村振興全面實現所面臨的難題與困境,併為找到解決方案而求索。
展現當代鄉村的美、新和情
《雲上的小店》用鏡頭帶着觀眾領略了“世外原鄉、畫裏小河”的美。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而在離桃花源300多公里的湖南省瀏陽市的小河鄉也是如今吸引許多遊客的“桃花源”。
在晨霧中嫋嫋升起帶着家的味道的炊煙,齊齊整整生機盎然滿是綠色的菜田,湖南衞視選擇把雲上的小店開在湖南省瀏陽市小河鄉,就是為了讓觀眾們得以一睹當下中國鄉村的真實之美。
同時,小河鄉也展現着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氣象,有被鄉村畫師用畫筆妝點出的美麗牆面,有在長沙人朋友圈裏刷過屏的“網紅壩”,有在果園田間架起補光燈和麥架忙直播的年輕人,也有在小廣場跟隨音樂跳起廣場舞的阿姨們……
小河鄉擁有原生態的青山綠水,能讓人看到完整的鄉風鄉貌,而它正在萌芽中的鄉村產業,既讓觀眾正面感受到新農村的勃勃生機,也能讓節目組實現浸入式的實踐體驗。
雖然《雲上的小店》第一天營業就慘遭虧本,但卻迅速成為嘉賓與村民溝通的橋樑,“人多力量大”的卸貨和搬運環節記錄下村民的熱情,讓楊迪陷入黑洞的“套圈女王”同樣逗得觀眾樂不可支,汪涵看似隨意與鄉親們“咵天”,實際上每天拿個小本本,記錄着大家的呼聲和希望。
思索鄉村之“變”,腳踏實地謀出路
與其他休閒鄉村類節目相比,值得一提的是,《雲上的小店》一開始就沒打算去做一個“世外桃源”的吹鼓手,節目組和嘉賓選擇一頭扎進真實的鄉村生活,去腳踏實地地發現問題,去真心實意地謀出路。
首期節目裏,楊迪考下了三輪車的駕照,成為能夠幫助村民運輸、送貨的三輪小哥;汪涵揹着竹簍和村民一起摘油茶籽,去畫室裏見農民畫師,瞭解他們最急迫的需求。僅一期節目,嘉賓們就為農民畫室提供了改造計劃:邀請湖南省一流的畫家實現對口幫扶,着重培養技術型人才,選擇優秀畫師進入高校系統學習,真正培養農民畫家,再以此去帶動小河鄉畫作產業的發展。
日前播出的第三期節目,正值一年一度的小河鄉豐收節,《雲上的小店》帶着豐富的物資參與,在完成自家小攤營業的同時,致力於幫助小河鄉村民賣貨。汪涵、楊迪送代買的生活必需品時,偶然得知吉阿婆卧病在牀,於是主動提出幫助吉阿婆推廣大米。從脱殼、包裝、檢驗品質到賣貨一條龍服務,他們的暖心幫助引發網友點贊。
與國家情感共振,真正扎入泥土
用一檔節目去影響一塊土地,對綜藝節目而言早有先例。如2017年,慢綜藝《親愛的客棧》讓絕美的瀘沽湖一夜爆紅,一年後的第二季節目將“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內蒙古小城白狼鎮推到了大眾眼前。
這一次《雲上的小店》試圖走得更遠,扎得更深。比如,鄉村那麼美,但即便是新農村可能也留不住年輕人。《雲上的小店》直面鄉村年輕人流失的現狀,也揭示出這背後真正的原因:農村沒有產業,年輕人就不得不外出打工養家,這些痛點和難點,只有真正跟村民們融為一體,深入他們的生活,才有可能發現,有可能去解決。
從曾經更傾向於對美麗中國的單純展示,到如今紮根泥土去發現問題和謀求出路,《雲上的小店》邁出的堅實腳步也記錄着電視節目策劃人員們在創作思路上的不斷探索。《雲上的小店》與其他節目一起,在釋放青春與國家共振的情感温度上做出有益嘗試,值得我們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