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捷 | 《日暮》:誰能幫我看清楚這個世界?

近日,由國家電影局主辦、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集團、電影頻道等承辦的 "2021 年中東歐國家優秀影片播映活動 " 正式拉開帷幕。匈牙利影片《日暮》作為活動首部影片於2月9日上映,這也是春節檔目前唯一一部進口片。

陳捷  | 《日暮》:誰能幫我看清楚這個世界?
為回饋影迷,2月9日晚, 一場由江蘇省電影局指導,江蘇省電影創作中心主辦,現代快報承辦的《日暮》觀影導賞在南京舉辦。

現場,江蘇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南京藝術學院電影學院院長、教授陳捷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映前導賞。今天我們把導賞內容分享給大家。

陳捷  | 《日暮》:誰能幫我看清楚這個世界?
△陳捷為現場觀眾導賞

作者簡介

陳捷

文學博士,南京藝術學院電影電視學院院長,教授,江蘇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理論與評論工作委員會主任,致力於電影文化批評、民國電影史研究、中國電影口述史研究。

陳捷  | 《日暮》:誰能幫我看清楚這個世界?
△《日暮》南京觀影現場

【一】

匈牙利電影和中匈電影文化交流

匈牙利,是中東歐國家中一個無論在地理位置還是歷史文化上非常重要的國家,中國和匈牙利電影的文化交流從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就開始了。1957年,匈牙利著名導演米克洛斯楊索曾來訪中國,拍攝了《多彩的中國》等四部紀錄片。2017年8月,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辦一次匈牙利電影展,一共放映了6部匈牙利電影,包括《母親與瘋子》《星期三的孩子》《停車場》《保爾》《荒野奇遇》《黎明前説愛你》等。2020年10月20日,中國電影博物館又一次舉辦了匈牙利電影展,精選了《一天》《匈牙利狂想曲》《金克森姆》《小小港灣》和《逃離循環》等五部風格迥異,類型豐富的近年來具有代表性的匈牙利影片。2021年的中東歐國家優秀影片播映活動的首部影片又是匈牙利影片《日暮》,可見在中東歐電影文化交流中匈牙利電影的重要位置。

雖然匈牙利國土面積不大,但它的電影影響力卻不可低估。尤其是1960年代以後,匈牙利出現了大批的著名導演和電影傑作,掀起了一場新電影運動,被認為是匈牙利電影的黃金時代。其中,米克洛斯楊索、薩博和貝拉·塔爾是匈牙利當代最重要的和最為中國觀眾所熟悉的導演,《日暮》的導演拉斯洛正是貝拉·塔爾的弟子。六十年代中期開始的匈牙利新電影運動特別熱衷於民族歷史和匈牙利的重新認識問題。全世界在1960年代以後受到法國新浪潮的影響都先後掀起過新興電影運動,這一運動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藝術呈現,但總體的特點有三個:一是開始關注自身情感、自我表達和更加個人化的表達,二是不僅表達自己,也開始重新思考國家和本民族的歷史和命運,並且往往是通過個人的遭遇來反映。三是在藝術形式上追求更加多元和自由。在電影史上,新浪潮運動是一筆無比寶貴的財富,直到今天還影響着年輕的電影作者,我們看到,拉斯洛的《索爾之子》(2015)和《日暮》(2018)兩部影片都證明了他是新電影運動的精神繼承者。

簡單地介紹下導演,拉斯洛·奈邁施,1977年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12歲時去了巴黎,他在巴黎政治學院學習了歷史、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因此他的兩部影片都有着鮮明的歷史意識和政治意識。2007年他在貝拉·塔爾拍攝《來自倫敦的男人》的時候擔任了他的助手,因此被業內視為貝拉•塔爾的傳人。拉斯洛説,塔爾教會了我如何思考電影,但我必須找到自己的視角。《索爾之子》和《日暮》正是他所找到的自己的視角去看待歷史。2016年《索爾之子》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匈牙利歷史上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另一部是1982年獲獎的薩博的《靡菲斯特》。這也説明了,一個民族的電影藝術成就和它對本民族歷史挖掘的深度之間有着重要的關聯,是值得我們的創作者重視的。

【二】

《日暮》:“你能幫我看清楚嗎?”

陳捷  | 《日暮》:誰能幫我看清楚這個世界?
01

故事:一個女子尋找她的身世,

如同一個民族尋找它的歷史

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背景是一戰爆發之前,地點是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當時是奧匈帝國時代。對於這個帝國,我們很多人是在電影《茜茜公主》裏面看到過,這個熱愛匈牙利的王后,建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布達佩斯是一座歐洲著名古城,我們在很多經典影片裏看到過這座城市,很多導演在此選景。如果你親身去,更能感受它的美麗,用一句話來形容:山川秀美,建築壯觀,是真正的多瑙河明珠,只要看一眼,就永難忘懷的城市。更令人驚歎的是布達佩斯遍佈全城的古建築羣,各個歷史時期的古建築隨處可見,羅馬、哥特式、巴洛克、文藝復興等建築風格,蔚為壯觀,有古建築博物館之稱,建築是布達佩斯的標誌,在《日暮》影片一開始的暮色和夜色交替中的布達佩斯建築的夜景,正是一幅壯美的畫卷。

故事發生在布達佩斯這個美麗的城市,但《日暮》並非只是為了展示布達佩斯的美景。影片充滿了懸念。在《日暮》裏,茜茜公主成為了一個傳説,一個背景,置於前景的是一個姓氏為萊特的女子,她應該繼承屬於自己的萊特家族帽子店,但被拒絕。困惑於自己家族身世的女子,遊蕩在充滿迷霧的20世紀初古老的布達佩斯城裏努力尋找着真相。她的父母在她兩歲時就意外死亡了,她突然發現還有一個從來不知道的哥哥,是一個殘酷的殺人犯,她遇到的人物眾多,但每一個人都諱莫如深,從帽子店的新主人和女孩子們、馬車伕、門童、直到她的哥哥,每個人似乎都給她透露了一點關鍵信息,但每個人説的話都是不完整的,碎片的,斷裂的,在142分鐘的時間裏,這個姓氏為萊特的女子穿梭在布達佩斯的大街小巷,從白天到黃昏到黑夜,想要弄明白萊特家族的來龍去脈、父母怎麼死的?更重要的是,哥哥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革命者還是惡魔?帽子店裏的秘密是什麼?自己應該何去何從?影片就是由這樣的懸念所構成,而我們作為觀眾和這個女子一樣,期待最後的真相,為了這個真相,142分鐘,我們就這樣沉浸在其中。

陳捷  | 《日暮》:誰能幫我看清楚這個世界?
02

視角:沉浸、受限又漫長的凝視

沉浸是這部影片的一個關鍵詞,也是最大的亮點。正如很多觀眾看到的,《日暮》和《索爾之子》的運鏡幾乎完全一致,導演繼《索爾之子》後再度使用了沉浸式視角,影片中大段採用了手持(為了攝影機的靈活運動,準確捕捉人物的面孔)、跟拍(從面孔到後腦勺,沉浸式視角)、淺焦鏡頭淺景深場景(突出面孔特寫,模糊環境)長鏡頭(強調敍事完整性和沉浸感),儘管在匈牙利幾位著名導演的風格中長鏡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但這大概是導演拉斯洛最鮮明的,打上他個人烙印的影像風格。手持跟拍長鏡頭,帶來的正是一種沉浸感受,觀眾彷彿貼着女主人公的後背邊走邊看,和她一樣,是一個布達佩斯古城裏的遊魂。沉浸式鏡頭的好處是,令觀眾身臨其境,對壓抑、沉重、危險境遇更加感同身受。但拉斯洛的沉浸式鏡頭與眾不同在於,這是一種受到侷限的視角,淺焦跟拍和淺景深凸顯了面孔和後腦勺,但環境背景卻是虛化而模糊的。

比如在影片中有很多大段持續跟拍後腦勺的鏡頭中,當女主人公扭頭向左向右看向周圍的環境時,最詭異的現象出現了,沒有主觀鏡頭告訴我們她看到了什麼,在一段連續跟拍的暴力場景中,我們只看到了她在看,她的驚恐,她和她身處的混亂的環境,但所有的細節,都是模糊不清的。一面拉着你沉浸其中,一面又把你推開,觀眾所沉浸的如同夢境。如果説這種運鏡風格的背後有某種貫徹一致的哲學理念,可以説,導演在影片中使用的視角,不是全知的上帝視角,也不是全然的主觀視點,而是每一個受侷限的個人,看到自己所身處的世界和時代的不完整的、受限的視點。影片中女主人公最重要的一句台詞是:你能幫我看清楚嗎?她自己已經知道無法看清楚這個世界,作為觀眾的我們也無法幫她看清楚,穿越回1910年代的導演也許同樣如此。

有意思的是,同樣的沉浸式受限視角,在《索爾之子》中被廣為接受,在《日暮》中卻遭遇很多質疑。《索爾之子》的侷限性是特例的,又有着可理解的普遍性,在二戰集中營的環境中,主角視點的侷限和對殘酷環境的迴避,是觀眾完全可以理解並接受的。但在《日暮》中,一個古老帝國的黃昏,依然散發出驚人的美麗,觀眾甚至渴望一個全知的上帝視角,去俯視一眼布達佩斯的美景,失望在所難免。《日暮》表達的侷限性是普遍的,包括了所有人,女主人公、觀眾,還有導演本人,卻極易被誤解和忽視,就如同我們常常忘了,自己其實並非無所不知。侷限的視角意味着一個人僅憑自己的眼睛,無法真正找尋到歷史的真相,更不用説去作出選擇和判斷。同樣,觀眾僅憑一部電影,一個主人公的視角也無法找到歷史的真相。如果説《羅生門》等影片正是以多線多視角敍事的方式來克服這種侷限性,《日暮》則反其道而行之,拉斯洛試圖通過一個幾乎令人難以容忍的女性侷限視角來再度提醒,在回顧歷史和反省自身時,這種無法克服的侷限性。所以,當看到那些模糊的影像時,不要急於去否定和抗拒,要想一想:當你身處於一段歷史當中,很有可能,你其實並看不清它。

陳捷  | 《日暮》:誰能幫我看清楚這個世界?
03

主題:帽子店的日暮

全片最重要的人物設定和環境設定,是萊特家族的繼承者和帽子店,直到最後,人們呼喊的名字也是萊特、萊特。帽子和帽子店究竟意味着什麼?這是我們首先要思考的問題。拉斯洛·奈邁施在專訪中説:“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帽子,無論富窮。這些非常個人化的私人物品有時候會傳遞出精細微妙的生活信息,包括它們主人的品味、地位、財富、文化等等。這個由代碼和符號組成的分層世界,非常有趣。”如果帽子是身份的象徵,帽子店是什麼呢?就像一個真實存在過的皇宮,裏面充滿了盛世華服和美顏,“三十五毫米攝影機讓影片中的每一幀畫面,都充滿着油畫質地般的唯美”。正是這唯美,遭遇了致命的恐怖,墮入萬劫不復的黑夜。日暮不是黃昏,而是黑夜來臨之前,不是夕陽無限好,像很多電影那樣描繪動亂或大戰前的寧靜和美好,而是黑雲壓城城欲摧,是大戰的預告和前奏。這個時代是萊特帽子店的日暮,也是奧匈帝國的日暮,是奧匈帝國的統治者哈布斯堡皇室的日暮,是我們在童話中熟悉的茜茜公主和弗蘭茨皇帝的日暮。

影片的結局,戰爭爆發,奧匈帝國轟然倒塌,一段匈牙利的歷史戛然而止,留給我們更大的問題是,戰爭和帽子店的這個故事之間,有着怎樣的因果聯繫?是什麼力量讓一個強大的帝國轟然倒塌,一種古老的文明化為灰燼?我想,導演要探究的主題可能也正在於此。如他在接受採訪時所説:“我想要拍一部電影,關於一個年輕女性,她的個人命運也影射了這個世紀的命運,個人故事和更大的歷史相互輝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070 字。

轉載請註明: 陳捷 | 《日暮》:誰能幫我看清楚這個世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