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是2019年最火的一部片子,奧斯卡影展、威尼斯影展、戛納影展等等,被新聞媒體炒的鋪天蓋地,參與這部片子的電影人們也拿獎拿到手軟。由於本人一直對好萊塢爆米花片不感冒,尤其是美國英雄電影,實在提不起興趣。之前對《蝙蝠俠》系列有過涉獵,因此,當時竊以為《小丑》也不過是“英雄打壞人”的臉譜化劇情。一直拖到現在才看,着實驚人,觀看期間,數次拍掌叫絕。
在電影一開場,導演將“小丑”這個平凡到塵埃的人物放在了“民主運動”的大環境下。由於政治人物都在謀取利益,不關心社會生活,因此工人罷工,垃圾堆積嚴重,老鼠包圍城市,示威遊行此起彼伏。
小丑一直強調他不關心政治,對於一個政府來説,這樣的公民本來是人畜無害的。他們對政治不感興趣,只要過好自己的生活,經營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讓老婆孩子有個熱炕頭,對社會從來不製造麻煩,也不惹麻煩。可是,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小丑這樣平凡到塵埃中的人物也逃不過社會制度崩潰時的悲劇命運。
俄國戲劇家契訶夫説過一句話,當第一幕中把槍掛在牆上時,在最後一幕必然會把槍打響。導演菲利普斯顯然深諳此道,他在第一幕中就安排了胖同事給小丑一把槍,為整部劇埋下了伏筆。之後小丑不斷地玩弄這把槍,觀眾已經冥冥中感覺到這把槍要開的危險宿命。最後這把槍不僅如契訶夫所料的那樣打響了,而且還打響了數次,次次讓劇情昇華到高潮。因此,要分析整個故事中小丑的心理扭曲我們可以把槍看作一個引導劇情走向的線索。
四種刺激下正常人也無法倖免
一個人心理扭曲大多是由於生活的悲慘讓其重構三觀,成為一個不正常的人。小丑的心理扭曲應合這個道理,整個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段刺激,再加上他本身有的病症,使其在變態的路上一條道走到黑。
第一次刺激是失業之後無人憐憫,本身就缺愛的他,對人間感情絕望不已。廣告牌被搶明明不是他的錯,卻被老闆斥責一番,還扣了工資作為賠償。委曲求全的懦弱性格讓他既無力反抗街頭小流氓的毆打,也沒有勇氣同老闆爭論,維護自己的權益。可是,也正是因為社會羣體的冷漠,小丑這樣卑微者內心積壓下來的痛苦得不到宣泄,在無意識中已經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小丑的胖同事顯然和小丑有同樣的心理狀態,可不同的是,胖同事更想做一個正常人。於是,他把“對社會宣泄不滿”寄託在了小丑身上。他送了小丑一把手槍,這把手槍成為了整個故事的導火索。首先,在小丑給小孩子做滑稽表演的時候,槍掉了下來,工作丟失。本來想做脱口秀,結果上台後由於疾病和自卑,搞得一團糟,這項工作當然也不翼而飛。
這把槍作為第二次導火索就是在他失業後坐地鐵落寞的回家途中,看到幾個精英在欺負一個婦女,他的疾病犯了,大笑不止。這幾個所謂的精英不給他辯駁的機會,朝他無理的大打出手,逼迫他只能開槍。
一天內發生了失業和殘殺,讓他感覺自己對社會毫無價值可言。於是,此時的他極度缺愛,面對生活的摧殘他真的很需要關心。可是唯一親近的人——瘋癲母親,顯然給不了他這種慰藉。之後他在尋找韋恩做他父親時,更吶喊出,“我無意從你那兒得到什麼,只需要一點點温暖,一個擁抱”,可是,周圍人的冷漠讓他逐漸對社會有了錯覺,原來這個社會是沒有憐憫心,更無愛可言。
第二次刺激是無人傾訴,或者更準確地説是無人理解。從前小丑一直去社會公共心理醫生那裏做輔導,雖然女醫生不理解他,但是他尚可以傾訴。可是之後由於市政的敗壞,政府沒有薪水支付這些社會工作,於是,女醫生被迫離職。雖然之前他大聲質問女醫生,她到底明不明白他在説什麼,可至少還有個人能聽他説,現在什麼都沒了。這是第二次刺激,讓他感覺這世界荒蕪到只能由他一個人面對世間的冷酷。
不過,這兩種刺激尚沒有使他徹底瘋癲,其中主要原因是他至始至終都有妄想症。他看默裏的脱口秀,幻想自己上台表演,觀眾是友好的,默裏也是友好的,他為自己營造了一個妙不可言的美好人間,這樣可以平衡第一次失業的刺激,讓他覺得自己在這個社會中不是一無所用。
小丑搭電梯時遇到了女鄰居,並且喜歡上了女鄰居。於是,先是跟蹤女鄰居,之後幻想女鄰居同自己相愛,這樣平衡了第二次無人理解的刺激,讓自己有了陪伴。可接下來很快這種“平衡”被真相破滅。
首先,他看到默裏在播放他出醜的視頻,觀眾更是同默裏一塊兒嘲笑他,這讓他從自己塑造的美好人間氛圍中走了出來。小丑再一次看清了世界的冰冷,也再次確定了這個社會的確毫無温暖和快樂,而自己也真的毫無價值。誰知道,這次打擊還沒緩過來,第三段刺激激接踵而至。
小丑偷讀母親的信,裏面説他是政治人物韋恩的私生子,結果他去求證,發現母親説全是謊言。更讓他崩潰的是,母親本是唯一陪伴他的親人,現在發現自己並非母親親生。另外,母親有精神病,在他小時候還時常被母親虐待。如果説之前發生的所有都在顛覆他對外界社會的認知,那麼現在身世的揭露又顛覆了他對自己認知。因此,第三次刺激是親情的破滅,讓他直接墜入到地獄的谷底。
小丑痛苦地淋了一場雨,跑到女鄰居家希望能夠得到安慰,可是看到女鄰居一臉驚恐,又明白了一個真相,原來女鄰居根本不是自己的女朋友。他回憶起和女鄰居的種種,這一切的相愛不過是自己的幻覺而已。這便是第四次刺激,即愛情的破滅。
失去工作讓他感覺自己沒有社會價值,無人理解讓他感覺極度孤獨,身世悲慘讓他無法面對自己,愛情破滅讓他覺着人間不值得留戀。這四種刺激放在一個正常人身上都會瀕臨崩潰,何況是小丑這樣一個本身就有精神疾病的人。
破壞是唯一出路
當生活中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之後,正如魯迅説的,“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顯然,小丑屬於前者。如果之前他只知道忍氣吞聲,希望世界和平,那麼當一切都在把他逼向一個陰暗的角落時,他立刻出現了反彈情緒,從一個極端又滑向了另外一個極端。小丑變得不可忍受一切,他要破壞整個令他痛苦的世界。一切都沒有了意義,於是他把母親殺了,這樣他放下了從前所有的負重,讓他感到輕鬆,也得到了一直追求的快樂。
接下來小丑要把一切令他痛苦的事物都破壞掉,他需要這種破壞的快樂,因為這是他唯一不尋求死亡、唯一存在於這個世界的理由。如果説上次在地鐵上他開槍打死幾個精英還有一絲罪惡感,那麼現在當他明白這些人是他痛苦的根源時,他的三觀已經重新構建。那些“壞人”的死亡只會帶給他快感,他開始了替天行道的復仇之路。
導演的抒情技巧
導演厲害的地方在於,他清醒地知道如何帶動觀眾的情緒。電影最開始出現的畫面小丑陰暗的氛圍下,小丑為自己畫着妝容,扮着刻意的笑臉,之後又瘋瘋癲癲揮舞廣告牌。觀眾從第一幕就看到了這個人物內心中追求快樂不得的痛苦。這種情緒在菲尼克斯精湛的演技下,緊繃了一個半小時。
小丑遇到四次刺激讓他幾度在崩潰的邊緣掙扎,可是每次眼看情緒就要崩掉,由於小丑生理性、無意識的幻覺防衞,一再努力平衡這種崩潰,讓情緒的釋放總是戛然而止。可是這樣的自我防衞並不能在深層次消除內在痛苦的能量,只會不斷地積蓄,同時,這種積蓄情緒的導演手法也使得觀眾的情緒繃到一個極點。銀幕內外,猶如岩漿湧動,亟待噴射。
終於在劇情的最後半個小時內開始接連引爆。小丑用枕頭悶死他母親算是一次小爆,之後殺死他的同事讓劇情走向了第一個高潮,這個高潮在之後被警察追逐的一段中得到昇華。小丑融入了四處遊行破壞的隊伍中,周圍都是小丑面孔,似乎暗示着小丑的痛苦實則是社會冰山的一角。車廂內代表政府的警察被小丑們推擠毆打,車廂外火光四溢,怒吼不斷,一時間讓整個氣氛有了一種恢弘的暴力美學。
當小丑走進訪談室時,由於他的自我覺醒,我們從他怪異的舉止中已經冥冥中感受到這個人物極度危險,為周圍人即將可能面對的災難憂心不已。果然,小丑先是用特別的方式同觀眾打招呼,尤其輕吻女嘉賓,令她措手不及,一時間整個節目變得極為尷尬。之後,小丑從沉默開始緩緩到來,直到情緒飽滿,在張狂的痛斥和笑聲中一發不可收拾,終於一槍爆頭,觀眾如同灌了一杯烈酒,衝上腦門。
可以説,在最後半個小時營造高潮的部分,導演沒有把高潮持續表達,而是選擇潮起潮落,波濤洶湧。在一段高潮之後立刻用平和的氣氛進行人物的心理塑造,繼而進入到接下來的高潮。這樣的高潮一浪更比一浪高,讓觀眾如痴如醉。
除了導演對場面調度的把控外,攝影也是功不可沒的。此片中的鏡頭有許多是仰拍,小丑居高臨下的樣子,就算是在他最懦弱、卑微的時候,也讓觀眾不寒而慄,知道這是個危險分子。
另外,在交代小丑暗流湧動的情緒變化時經常使用長鏡頭,觀眾看着停住不動的鏡頭裏小丑在人羣中游蕩、不知所措的樣子,着實為他感到活着的悲哀與可恨。
在最後的半個小時裏,小丑的特寫鏡頭多為逆光拍攝。在風起雲湧的遊行暴力氛圍下,暗藍的背景加上絢爛的黃光,這種手法居然讓小丑因為背後的光而變成了一個光輝熠熠的英雄。
總的來説,此片是我看過電影中難得讓我覺着稱得上完美的一部,從導演、編劇、演員到攝影、剪輯、配樂,全體創作人員技術過硬,配合的天衣無縫。用來拉片絕對是首選之作。
【來源:瘋帽子部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