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江大河》小説裏楊巡到底做了什麼,梁思申始終不肯原諒他?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娛樂

阿耐筆下的楊巡,一介草民,不通文墨,卻嘴甜機靈,滿意靈活,能吃苦耐勞,從挑着擔子吆喝賣饅頭到擁有自己的公司橫霸一方。這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楊巡自己知道。

十五歲的小楊巡,從村子裏走漫長的山路去鎮上吆喝着賣饅頭,無論是晴光瀲灩,還是風雨交加,青澀稚嫩的少年永遠在賣饅頭的這條生意路上暢通無阻。因為他得賺錢養家,他得供弟妹上學,得讓失去愛人的母親心裏多一絲温暖的安慰。

靠着機靈與一張能説善談的巧嘴,低聲下氣只為別人買他幾個饅頭。哪怕總有人要斷了楊巡這唯一的一條養家的財路(攤子被抄了不少回),可楊巡第二天照樣笑意洋溢的挑着擔子賣饅頭。

因為生活不容許他後退一步。他的身後,是母親,是弟妹。

光是靠着賣饅頭,那微薄的收入又怎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呢?在車站轉悠着賣饅頭時,聽説東北的機會多,能賺大錢。於是説服了母親,獨自一人踏上了去東北的路。

而這條路,是楊巡成功的開始,也造就他悲哀悽涼的結局。

東北市場,楊巡租了一個小店面,靠着賣電線維持生計。可卻又因為合作伙伴賣假貨,楊巡遭受牽連,攤子被砸不説,還被打成重傷。

堅強的楊巡,獨自在黑夜裏將悲傷默默與明月訴説,獨自舔舐傷口,第二天又收拾好低落的心情開始電線生意,拖着綁繃帶的胳膊,像當初賣饅頭似的在街上吆喝,一遍又一遍地吆喝着賣電線,來往的行人卻匆匆而過,連一個眼神都沒給他。

楊巡領悟到,做市場生意可比批發電線來錢快,於是和母親商量,由母親出面,靠着在鄉下積累的人脈和人情,借錢來做生意。

不得不説,楊巡眼光獨到,腦子靈活。資金到位後,楊巡火力全開,又將市場名頭靠掛在雷東寶的廠子上,就一心一意的做起了電線生意。在這期間,為了招攬生意,不善酒量的楊巡喝到頭暈嘔吐,但為了生意,又不得不繼續回去接着喝。

只是楊巡的努力,辛苦打拼的所有都是給他人做了嫁衣裳。市場被搶,又一次被打的身受重傷。楊巡頹廢的坐在路邊,眼裏淚光一片。這個堅強又青澀稚嫩的少年,終於撐不下去了,“就是想賺點錢,讓家人過得好一點,怎麼就這麼難呢?”

如果就這般輕易的被打倒,那麼楊巡就沒有後面的輝煌成就了。

這時候的宋運輝卻是節節高升,一步步的走上坡路。他靠着宋運輝結識的人脈,認識了留學歸來的梁家千金梁思申。

梁思申談吐高雅大方,身姿高挑曼妙,見過大世面又五官精緻,這一下就讓這個窮小子浮想聯翩,做起了美夢。當然,夢能否實現,這是次要的,主要還是想借着梁思申實現自己的財富路。

為了能給梁思申留下一個好印象,談成合作,楊巡穿着整齊的西裝,看上去玉樹臨風,翩翩公子哥一個。在東海的酒店裏送上價值連城的紫檀木裝着的梳妝鏡。梁思申笑得意味深長,打趣楊巡説他不會是想追她吧?

楊巡神色一頓,立馬笑意盈盈地岔開話題,引着梁思申的思路跟着他走。梁思申猜到楊巡的最後意圖,是想雙方合作在東海開一個酒店。梁思申認為這個主意不錯,便同意拿出2000萬注資。楊巡大喜,發誓會專心經營管理。

但是,楊巡藉着梁思申的信任,在創業的同時,居然做假賬藉此來撈錢。

起先的梁思申並不知情,所以楊巡以此得了不少錢。楊巡的思想狹隘,只盯着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打算,紙包不住火,事情東窗事發,被梁思申的外公發現時,臉色慘白,辯解是為了公司的利益,為了梁思申。

可這套説辭不足以説服梁家人。於是梁思申撤資,斷了和楊巡的往來,這讓楊巡的事業元氣大傷。

合作,主要是建立在雙方平等利益的基礎上,一旦這個平衡被打破,傷害了合作人的利益,那麼這個合作就會到此為止。梁思申和楊巡便是如此。

楊巡做假賬的行為失去了梁思申的信任,也損害了她的利益,那麼這份生意也就沒有了合作的必要。誰會跟一個沒有誠信的人談生意講合作呢?沒有人願意當傻子,也沒有人願意給人當槍使,將辛苦打拼的錢白白地拱手讓人。

當然,這世間也許有這樣的人,但他們是為了情義二字,無怨無悔。但顯然的是,楊巡沒這個運氣,也沒這個福氣。他的舉動,令人震驚也感到意外,一手好牌被他打的稀爛。上天給他的機遇他遺憾地錯過了。

若楊巡沒有犯傻,那麼藉着梁思申手中握有的資源能讓他往後的事業越來越順心,也能讓他走得越來越遠。在感嘆楊巡傻的同時,也不免為他感到遺憾。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姒莞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