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奮力託舉你當學霸,你勢不可擋成學渣。”
近日,北大教授丁延慶“現身説法”,吐槽女兒不如己,擊中不少城市家庭的教育焦慮。
視頻中,這位從小被譽為“神童”,6歲能背新華字典,北大本碩士畢業,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的丁教授,坦言“女兒學習跟不上,焦慮到睡不着覺”,最終苦笑認命,接受孩子不如自己的“天道”。
無獨有偶,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也表達過同樣的觀點。她在一次演講中説,自己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身處國內教育金字塔尖的清北父母一代,在吐槽孩子這件事上“殊途同歸”,意外嗎?其實,這戳中的正是當代教育痛點。
這幾年,教育焦慮甚囂塵上,中招最深的莫過城市中產家庭。
深陷內卷教育和雞娃大戰,舉全家之力,將資源和關注傾注到一個孩子身上,任何學業表現的不如人意,都成為壓垮學霸家長的情緒稻草。
如果説,過去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還只是為人父母的天性,當今一代,生娃而不“雞娃”就是糟糕的家長,雞娃時無法接受孩子的平庸,就是高知父母的常態。
熱播劇《小捨得》更是借演員之口,道出全民教育焦慮,“我們這一代人的困擾在於,將來我們的孩子,很可能考不上我們畢業的那些院校。孩子長大後,收入不如我們,職位也沒有我們高,這或許是我們必須學着接受的事實。”
表面上看,社會競爭的加劇,上升通道的堰塞,不拼命努力怎麼實現出人頭地,是學霸父母們的口頭禪。拼盡全力,才能留在原地,躺平等於階層下滑,是城市父母藏在心底的恐懼。
實際上,這份擔心,既忽略了孩子成長的生理規律,也無視了智商或許不遺傳,但焦慮一定傳導的心理規律。
單純從智商來看,人腦的複雜,不亞於宇宙,人類的智商呈現正態分佈,智商並不總是代際傳遞。
人羣中,只有2.3%的人智商超過130,天才兒童更是少之又少。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的社會,從矇昧無知的史前時代進化到登上火星的科技現代。
微小的螢火蟲,也能發光發熱,小人物也能有大創造。單以智商論英雄,實在沒必要。
古人都懂得,一代英雄三代痴,還是虎父無犬子,都要看天賦和機遇,難道今人還要揠苗助長,逼子成才?
説到底,不少985、211畢業,出身海歸常青藤的父母一代,之所以無法接受孩子的平庸,還是因為他們只將教育視為“複製粘貼”的工具,把孩子當成小樹,栽進成功學的花盆裏,一旦長勢不合預期,就氣急敗壞,發出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哀嘆。
再者説,學霸父母也可能忽略了,動輒拿智力優勢碾壓,輔導作業時降維打擊,在父母精英陰影下成長的孩子,總是被比較,很少被肯定,難免失去青出於藍的動力。
瑞典作家弗雷德裏克·巴克曼説過,如果我們的孩子長大後沒有成為更好的一代,那繁衍後代還有什麼意義呢?
時代進步,人不是發展的工具,是社會存在的意義。更好的一代,不是後浪打翻前浪,深陷內卷的對立,而是找到屬於自己賽道,不忘藍圖和夢想,擁有熱愛生活不斷前進的動力。
特約評論員 白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