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歌響起,空氣中瀰漫着往日的氣息。一段時間以來,羅大佑、崔健、林子祥、葉倩文、周杰倫、孫燕姿、王心凌接踵而至,從60後到90後,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歌,並在歌聲中墮入那“永遠不凋零的花”一般的“年少時的夢”。
僅僅用“對華語樂壇現狀的失望”恐怕不足以解釋這一股大規模的潮流性懷舊。而若是進一步觀察,會發現懷舊風潮中其實還隱含着華語歌壇振興的希望;而音樂產業的互聯網轉型,也對聽眾提出了新的要求。
為什麼懷舊:經典的陳列
傳統唱片業時代,每個人接觸到的音樂都是有限的,聽過百十張唱片已經算耳歷過人了,大部分人是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傳播渠道獲取音樂資訊、建立審美標準,而這些傳媒也由此樹立權威,推出偶像和金曲。一方面,很多聽眾因此養成了被動接受的聽賞習慣;另一方面,音樂生產者和傳播者為了佔據市場頭部,也會對產品質量設定標準並對優質產品加大宣傳力度。藝人和歌曲的品質上佳、宣傳到位、知名度高,就容易成為集體共有的時代記憶的一部分。
互聯網時代,流媒體平台成為音樂產業的主導。好的一面是,音樂載體數字化,海量的音樂撲面而來,每個人都可以近乎無限地接觸到任何音樂,而且獲取的成本急劇下降,收聽極為便捷。其副作用在於,對普通歌迷而言,可能還沒做好自主選歌的準備,選項過多以至於手足無措,此時,算法推薦又來取代專業媒體推薦“幫助”我們做選擇。很多生長於傳統唱片業時代的聽眾逐漸意識到自己被算進了流量圈套,裏面的音樂品質並不令人滿意,同時,他們也發現之前所有時代的經典老歌都現成躺在曲庫裏,聽老歌就成為自然的選擇,而懷舊本身體現為一種“經典的陳列”。
當集體性懷舊導致的“經典橫陳”成為現象,一個結果隨之派生——在短視頻音樂大肆掠奪我們的注意力之後,老歌也部分擠佔了新創佳作的生存空間。爛歌與老歌割據市場,精心的原創得不到足夠重視,很多音樂人也心灰意懶,繼而,主流歌壇創作乏力、整體水準下降,聽眾們對樂壇更加失望,懷舊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這個過程中,音樂綜藝也在推波助瀾。近十年來,以《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的崛起為標誌,音樂綜藝大有成為主流樂壇主要輸出方式的架勢。音樂綜藝動輒上億的大製作,使其內置了規避風險、保證資本收益的邏輯。以經典老歌充當分眾時代歌迷的最大公約數,以求保障節目人氣熱度,是穩健的商業選擇。音樂綜藝主導的系統化的老歌翻唱,不僅迎合了聽眾自發的懷舊需求、甚至人為製造了“懷舊時尚”。
懷舊的意義:文化的年輪
每一代人都會不由自主地美化自己青年時期的記憶,藉此來自我肯定人生價值,“年輕時聽過的歌就是最好的歌”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而每一代人成長為社會主流後,就會有意無意地推崇曾給他們留下美好回憶和人生意義的年輕時的歌,在懷舊中把這些歌“經典化”。這種集體行為的重要意義在於,它為我們積累下豐富的音樂遺產,形成一圈圈的“文化年輪”。羅大佑的歌業已內化為華語流行音樂主幹上堅實的年輪,孫燕姿的作品也將在懷舊中成為新經典。
華語流行音樂歷經貶黜、蹣跚躑躅,一度只能靠大量翻唱外國歌來填充市場,經歷數十年的發展後,卻也積累下幾輩音樂人創作的大量原創經典作品可以供當代人懷舊,並且能在懷舊中各取所好,拉開曲風、年代的層次,這給了我們對它保有信心的底氣。至於如今聽眾借懷舊發出失望甚至批評的聲音,除了可看作對音樂人的鞭策、對樂壇進步的要求,還側面反映出這樣一個事實:主流聽眾羣的音樂品位在提升。
我們聽着鄧麗君重新學會了談情説愛,經由羅大佑、崔健認識到流行音樂的人文厚度和批判力量,在李宗盛那裏感受到都市男女細膩而隱秘的情感,又通過周杰倫見識到天馬行空的才華和新世紀的活力……曾經滄海難為水,有過這樣的音樂啓蒙、被這等品質的音樂培育過耳朵,很難對那些粗製濫造卻橫行樂壇的短視頻歌曲輕易就範。聽眾通過懷舊展示出品味,形成市場導向,倒逼音樂產業提升產品質量,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從音樂產業方的角度而言,這場懷舊風潮也有助於他們從“流量為王”的迷思中覺醒。傳統唱片公司被互聯網大潮沖垮,音樂產業主導權被流媒體平台篡奪,以資本流動而非產品製造為核心的流媒體平台幾乎全面倒向流量變現的盈利模式,音樂淪為短視頻的附庸、吸引流量的工具,其內在的商業與藝術的平衡被打破。這場潮流性的懷舊明確地向市場釋放出信號:高品質的音樂同樣能帶來流量,才華橫溢的音樂人才是真正的頂流。王心凌在“浪姐”舞台上,靠一分多鐘的《愛你》就點燃了80、90後的青春記憶,爆紅並非由於炒作,而在於作品本身:歌曲在融入加勒比樂器音色與雷鬼曲風、以及安置和聲節奏與旋律節奏的錯位等方面展現出精巧的製作工藝,加上藝人本身過硬的唱跳實力和契合作品的形象風格,使歌曲甜美而熱情的感染力“不動聲色”地浸潤觀眾心田,即便在時隔18年後再聽也能瞬間找回年輕時心動的感覺。周杰倫僅在線播放演唱會錄影,就能引來千萬級的觀看量,製造節日般的網絡狂歡;新專輯發佈更猶如重磅炸彈,預售當天就賣出兩百多萬張,先行曲《最偉大的作品》MV播放量輕鬆破億,橫掃各大流量榜單,這是實實在在的靠大量佳作築就口碑才能達到的商業奇觀。觀察到這些案例有助於音樂人和行業恢復信心,重新相信精心做好音樂、悉心培養藝人是能夠獲得回報的、是可持續發展的。
同時也要看到,大部分聽眾由於在主流渠道找不到好歌而對樂壇不滿、進而把目光投向老歌的時候,忽略了更廣袤的音樂生態空間,那裏蓬勃生長着難以計數的新生代音樂人彷彿散落在電子荒原的珍寶,等着我們去發現、去賞識。音樂產業的互聯網轉型無疑對聽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可能不得不轉變收聽習慣,跳出傳統媒體時代養成的被動接受的思維定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帶來的信息獲取便利衝破繭房,主動建立自己的音樂趣味,才能找到那些有營養的音樂,做一名合格的網生時代的音樂欣賞者。
懷舊有其重要意義,但華語樂壇要繼續發展,新人新作才是希望。生產、傳播、聽眾三方都有理由保持信心,相信華語樂壇明天會更好。我們需要新歌,有品質的新歌,讓這一代年輕人在若干年後也能安然地懷舊。
作者:趙樸 流行音樂研究專業博士、杭州師範大學副教授
策劃:邵嶺
編輯:徐璐明
責任編輯:柳青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