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深夜食堂》收官了——
這部曾經在開播之初引發了“現象性”話題的都市情感劇,曾經以強大的演員陣容,和知名的原版IP,揹負着巨大的收視期待,但是最終卻以2.7分的豆瓣評分慘淡收場——
猶記得在《深夜食堂》開播之初,率先公佈的這組海報,其明星排列得緊密程度簡直堪比早高峯的北京地鐵,那意思就是讓觀眾知道,這部戲大咖雲集羣星匯聚,可是結果怎麼樣呢?再一次宣告了日劇IP改編水土不服的困境——
從今年2月份起,網絡上翻拍日劇一部接一部,比如《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問題餐廳》、《求婚大作戰》,但是從播放效果上來看,無不陷入收視口碑雙低的窘境。
但是此前改編自日本IP的國產劇,都沒有陷入《深夜食堂》這種人人喊打的境地,説來也真是不可思議,怎麼一部都市温情小品,幾乎問鼎了華語電視劇史上最低分的“冠軍寶座”?直到嗶寶看了若干集才知道,關鍵就是因為有日劇版的IP在前,相比之下就讓這部“華語版”顯得既不倫不類(中國的深夜大排檔哪裏是劇中那樣的?)又沒皮沒臉(廣告植入的喪病程度都超過了《歡樂頌2》了),再加上浮誇的春晚小品式表演,和強拗的淚點和笑點,都讓原版顯得太美好,新版顯得太浮躁了——
日劇版《深夜食堂》,首季誕生於2009年,是松岡錠司,山下敦弘,及川拓郎,登坂琢磨,小林聖太郎執導的深夜時段電視劇,由小林薰領銜主演。而這部電視劇,改編自安倍夜郎在雜誌《‘ビッグコミックオリジナル》上連載的一部治癒系漫畫作品,據説是因為有一次,漫畫家安倍夜郎聽到某張CD裏的一首歌,間奏旁白説了一句“深夜零時起營業的炸串店”,這成了《深夜食堂》故事的起點。
從漫畫到日劇的改編,其實相當的成功,日劇版《深夜食堂》增加了更多温情脈脈淚眼朦朧的劇情,從而成為了一部散文詩一般“笑中帶淚”的都市小品。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移植到中國之後,《深夜食堂》就完全變了模樣?即便有精良的製作,大咖的加盟,卻依然是一部不但不感動,反而很尷尬的“大型明星廣告植入劇”了呢?
最早在黃磊《深夜食堂》的造型公佈出來的時候,就曾經惹起了不少網友的異議,説起來黃磊劇中的穿着打扮可以説是1:1嚴格cos小林薰(僅在脖子上圍了一條白毛巾以示區別),但是其實我們都知道,像這樣造型的飯館老闆——在中國壓根就不存在好麼?
這樣的cos,僅得其型未得其魂。而且黃磊老師在劇中總是滿眼深情飽含淚水,用一種“臨終關懷”的眼神看着客人,試問這樣的目光看着你,誰還吃得下飯?
日劇版的《深夜食堂》是一部很市井很家常很接地氣的"深夜單元劇"。但是從黃磊老師的造型你就能看得出來,中國的這一版,壓根就是一部凌駕於現實之上的“懸浮劇”——
兩相對比之下你會發現,黃磊的“深夜食堂”太光鮮了太明亮了,而小林薰的深夜食堂則是黑乎乎亂糟糟的一間陋室,但是偏偏是後者,才有真正的人間煙火氣,前者的那一間——怎麼看都好像是一間還能聞得出裝修味道的樣板間。
平心而論,《深夜食堂》沒有那麼爛,明星眾多拍攝考究,很多演員演技也基本在線。但是這部劇之所以觸怒了觀眾,最大的問題就是——廣告的植入,和故事的浮誇。基本上這兩點,就完全和原版IP的精神背道而馳了。
所以觀眾會覺得,為什麼華語版打光打得那麼講究,佈景布得那麼精緻?為了植入廣告啊!如果黑乎乎亂糟糟,那Logo怎麼看得出來麼?客户爸爸更不會答應啊!所以在觀看華語版《深夜食堂》的時候,嗶寶的感覺就是在瀏覽一個巨大的廣告PPT,感覺黃磊開飯館,根本不用下廚房,光靠出租廣告位都可以開得風生水起呢——
仔細看,菜刀上居然都有logo呢——
前面忍了這麼久,直到這一罐子“老壇酸菜”拿出來的時候,太多觀眾終於按捺不住了!我們可以容忍一部電視劇在畫面裏張貼Logo,卻不能容忍它在廣告裏“植入”劇情啊!當黃磊撕開一袋xx老壇酸菜方便麪,給三個大齡未婚女青年來了一次“我下面給你吃”的心靈按摩的時候,網友們終於出離憤怒了——
黃磊版《深夜食堂》的第一集,就是一出xx老壇酸菜牛肉麪的加長版廣告情景劇。劇中cos了原版《深夜食堂》中的“泡飯三姐妹”,將“泡飯”巧妙地改換成了“泡麪”,這一下客户找到了廣告賣掉了,接下來怎麼演,那就是客户爸爸説了算了吧——
原版中的“泡飯三姐妹”是這樣的,普普通通的都市女性,30多歲大齡未婚——
新版中的“泡麪三姐妹”,妝容一點兒不花,花型一絲不亂,偏偏喪失了“真”的質感。
從新版《深夜食堂》第一集你就看得出,為什麼這部劇口碑撲街了。因為它光是簡單粗暴裏給人物貼一個標籤,然後浮皮潦草想當然地,去編織這個人物的故事,而且編得既不接地氣,又毫無誠意。比如劇中的“泡麪三姐妹”,編劇先是為他們三個各自貼上了“女博士”、“名牌控”、“傻白甜”的標籤,似乎這就是她們“嫁不出去”的終極理由,然後讓她們先是彼此温暖,然後再相互傷害,從而將原版中温情脈脈的女性情誼,變成了一幕為了渣男大打出手的撕X大戲——
生怕觀眾覺得還不夠,還讓她們真的撕扯起來,大齡剩女“深夜食堂”上演“全武行”,敢問編劇是對這一人羣懷着怎樣的惡意……
最後是黃磊老師出面,下廚煮了一碗xx老壇酸菜牛肉麪,吃完之後,大家“相視一笑泯恩仇”,再強行播送了一段哪兒都不挨哪兒的心靈雞湯之後,這集就結束了——
所以你看,網友給它打出了2.7分還是有理由的!
其實在《泡菜三姐妹》的故事結束了之後,《深夜食堂》後面的幾集故事稍微好了一點,比如趙又廷出演的單身爸爸那集,就比較温情動人;而海清出演的那個患了失智症的媽媽,雖然表演略誇張,單身也能打動一部分觀眾。
但是已經來不及了,《深夜食堂》此時已經成為了一個“羣嘲”的箭靶,於是這部劇的口碑就這樣一路下滑。
嗶寶想和大家討論的是,日劇版和國產版《深夜食堂》到底差在哪裏?僅僅是沒有廣告嗎?不不不,國產《深夜食堂》的方向,其實一直就錯了——
日劇版的《深夜食堂》之所以動人,在於它有一個先天的基因:那就是將鏡頭對準了一些都市邊緣人。這其中有脱衣舞女郎——
這其中有娘裏娘氣的異裝大叔,和酷絕人寰的黑社會大佬——
以及夢想成為明星卻怎麼也實現不了的二十八線歌手——
以及脱衣舞娘、同性戀者、變性人、妓女、黑道混混、AV男優(畢竟正經的上班族是很少在半夜十二點之後光顧食堂的)……。他們是一羣身世畸零的失敗者,卻偏偏在每集20分鐘的小故事裏,散發着微微的光和熱,因而有了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惺惺相惜,而其實這大概就是《深夜食堂》最動人的地方。
但是在中國版當中,或許是為了應對審查,或者是為了方便植入,我們所看到的出場人物,大多都是普通人身份,所以人物的身上就沒有那麼慘淡的微光,再加上他們發妝容太靚麗了造型太考究了,怎麼看都是從衞視黃金檔的貼片廣告裏走出來的,所以硬生生將這部原本可以深入人心的電視劇,做成了一幕凌駕現實懸浮萬里的“植入劇”。
植入無可厚非,但是植入到這種程度真的會動搖了一部劇的根基和主旨。因為根基不穩劇本浮誇,所以的每一個出場人物都在“尬演”,你問什麼叫“尬演”,在嗶寶的印象當中,春晚那種假裝高潮強行煽情的表演方式就叫“尬演”,它是一種非常耗費體力的表演方式,卻讓觀眾既無法感同身受,又難以達成認同,順便還為表演者感到尷尬——這就叫“尬演”,我們遺憾地發現,《深夜食堂》當中依次登場的食客們,幾乎都在“尬演”——
這個cos龍哥的黑社會老大一出場,嗶寶簡直是崩潰的!(ps:背景音樂應該切換成《二泉映月》)——
你發現了麼?他們既不是在演人物,也不是在演狀態,而是在演表情包。相比之下,看看獨孤的美食家井之頭五郎先生,是怎麼演“好吃”的——
是不是後者更誘人一些?
總而言之一句話,國產《深夜食堂》是一次非常失敗的翻拍,嗶寶希望後面翻拍劇的質量可以好一些——
mainContent end
新浪娛樂訊 6月30日晚,自播出以來話題不斷的《深夜食堂》收官了,回溯過往,其反響如起伏的波浪。播出前,由於匯聚強大演員陣容,以及日本IP自帶的粉絲基礎,觀眾曾對這部劇有更高的期待。結果開頭兩集“泡麪三姐妹”單元的硬廣植入、浮誇演技,卻使得這部劇剛出起跑線就栽了大跟頭,觀眾們也發起了浩浩湯湯的“為《深夜食堂》寫故事”的民間運動, 挑剔着劇裏不夠本土化的佈景、美食和服裝。不過,隨着後續單元的播出,該劇口碑也出現轉機,比如《馬克的女兒》、《紅燒肉》等原創故事的走心與演員的演技在線,使得不少觀眾驚呼“若調整故事順序口碑將是另一番天地”。
一曲歌畢,筵席散場,再去打翻那一碗泡麪已經無太大意義,那是藝術創作與商業資本之間的一次失衡。其實無論是日本IP改編,還是在單元劇的創新方面,《深夜食堂》都有很多的經驗可以去總結。豆瓣評分不能全然代表一部劇的真實水準,我們也不應該忽略劇中所呈現引發共鳴的人生故事,難得的人文關懷,以及幾位真演員的出色表現。
國情不同空間有限 日本IP本土化真挺難的
作為一部改編自日本漫畫IP的電視劇,中國版《深夜食堂》自開播以來,不僅菜品和人設被網友質疑“照搬日版”,就連佈景和整個基調都似在往日版方向上靠,引起網友質疑,難道日本IP本土化就那麼難?
答案或許是肯定的。在《深夜食堂》之前,內地對日本IP的引進改編還有電視劇《求婚大作戰》《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問題餐廳》、電影《麻煩家族》《嫌疑人X的獻身》等。有業內人士統計,目前已公佈的翻拍日劇已達十五部左右。這與近幾年國產劇原創匱乏,大量湧入的商業資本緊盯IP的大環境有關,再加上“限韓令”之下韓劇改編的受阻,而日劇的低價版權、知名度和看似簡單易懂的情節,使得近兩年的日劇IP引進形成了井噴。
然而,就目前的狀況來説,成功翻拍者幾乎沒有。中國版《求婚大作戰》共32集,將日版一集的故事用三集來演完,注水嚴重。劇中還出現了日本特色的花火大會、棒球大賽等經典場景,但棒球術語令中國觀眾一頭霧水,主角們身穿漢服看花火大會更是違和。中國版《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也觀眾戲稱為“cosplay劇”,連女主角把花戴在頭上、愛嘟“鴨子嘴”賣萌,男主角畏畏縮縮、出門永遠都要戴帽子這些小細節都一一照搬。
由此看來,將日版一季10集抻出40集的《深夜食堂》所出現的劇情注水、原版照搬、演技浮誇等問題,其實是目前日本IP改編的通病。再往深處探究,刨除這些細枝末節的問題,《問題餐廳》照搬日本職場嚴重的男尊女卑、在一個公司幹到老的潛規則,既不適應中國國情,也讓中國觀眾看得很尷尬。
其原因在於,中國社會形態、文化心理與日本大不相同,甚至某些方面背道而馳,改編便難免水土不服。另一方面,日本版權方對於改編的要求也頗為嚴苛。《深夜食堂》總導演蔡嶽勳[微博]就曾透露,日方的審核是非常嚴苛的。例如漫畫原著作者安倍夜郎就曾提出一些決定性的要求:所有的故事必須要發生在底層,不要去拍上流社會的事情;老闆臉上這條疤不能變,連位置都不能動;菜色不要是餐廳的大菜,希望是在家隨手打開冰箱、拿東西出來就可以做的。
在有限的框架內,滿足嚴苛的要求,《深夜食堂》的中國本土化改編無異於是帶着鐐銬在跳舞,無論怎麼做都可能是個兩難——照本宣科地拍攝,被質疑“本土化失敗”,但若有過多的原創和創新,又可能得罪版權方和IP粉。
其實,蔡嶽勳有日本題材本土化經驗,出自他手的台版《流星花園》、《白色巨塔》、《戰神》,都是台劇的經典。但這些劇都是偶像劇色彩濃厚,不似《深夜食堂》植根於地方色彩濃厚的美食與社會故事,也便不太涉及“本土化的難度”。
而且,《深夜食堂》漫畫原著已經經歷過日劇、日影、韓劇等多次改編,留給中國製片方的空間更小,加之各個版本的粉絲眾多,自然而然對中國版報以高標準的期待,這也無形增加了《深夜食堂》相對於優秀成績的距離。此外,黃磊[微博]前一部作品《麻煩家族》 遭受口碑、票房雙失利時,曾髮長文自辨稱“不迎合市場、年輕人不喜歡”,但不少網友並不買賬。緊接着就是《深夜食堂》的開局失利,這都使得黃磊遭遇口碑危機,連鎖反應之下進一步拉低了《深夜食堂》的豆瓣評分。
當然啦,蔡嶽勳導演表示自己與黃磊都曾極力反對過多的廣告植入,但訴求失敗。不過對於觀眾 來説,強勢出鏡的泡麪使得他們對美食的美好向往心理落空,不去原諒也是情有可原。
原創故事紮實引共鳴 難得人文關懷應點贊
相比於本土化改編的“帶着鐐銬跳舞”,幾個原創故事就更顯創作者們的製作水準了。
《深夜食堂》 的原創部分故事紮實。《馬克的女兒》和《紅燒肉》都書寫着親情與陪伴。其中,前者關照被拐賣者的人生重建這種很具有中國社會意義的命題。而後者描摹老齡化社會中的長照家庭、老人走進黃昏之時的人生困境,無論是對於中國還是日本,都很具有普遍意義。
此外,《彼岸花開》單元,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時而清醒時而失憶的交錯人生,也讓觀眾感受到:對於愛情,遺忘可能是最大的恐懼,但對於遺忘,愛情或許是最好的治癒。
幾個原創故事中有人生的無奈,也有温情與救贖,但並不刻意煽情。就像那一碗打開蘇老頭兒笑顏的紅燒肉,火候把握地剛剛好。更重要的是,這幾個原創故事體現瞭如今集體專注於偶像劇式愛情的國產劇所少有的,對於弱勢羣體、邊緣人羣人文關懷。
實際上,日版《深夜食堂》食堂裏的食客們也大多都是邊緣人物,講述的是市井的温情故事。國產版《深夜食堂》的原創故事,對這一點的繼承還是值得點讚的。
演員演技參差不齊 試水單元劇模式有破立
由於改編故事和原創故事相間而行,《深夜食堂》不同單元裏的故事水準可謂是參差不齊。同樣參差不齊的還有演員。
不少觀眾對主持人吳昕、何炅[微博]的跨界演出耿耿於懷,而章魚香腸黑道大哥、雞蛋卷大叔、泡麪三姊妹們的演技,也被網友們評價為“處處踩雷”。不過,擁有“整容式演技”的趙又廷[微博]一出場,觀眾們又跟着他與小蘿莉動人的互動哭得稀里嘩啦。隨後,老戲骨金士傑所演繹的傲嬌毒舌小老頭與梁靜[微博]所演繹的土氣保姆,又被網友點贊為“王牌對王牌式演技”。此外,海清[微博]扮演的阿爾茨海默症患者也展現了“毀容般的演技”,病發不同階段的表情處理的肢體語言也處理地火候精準。
故事和演員參差不齊,這是單元劇模式所獨有的。中國版《深夜食堂》延續了日版電視劇的模式,以單元劇的形式呈現的,即由若干相對獨立的單元構成,每一單元本身自成體系,體現不同的主演和主題,但與其它各單元又能緊密聯繫、環環相扣,保留相同且相聯繫的核心元素。
單元劇在國外是一種成熟的影視劇模式,比如日本經久不衰的經典之作《奧特曼》、英國著名搞笑題材影視作品《憨豆先生》。當然,國產單元劇也有優秀的開拓者,例如《武林外傳》《家有兒女》,但多為主演較為固定、故事相對集中的情景式喜劇。
相對於以連續劇和系列劇模式為主的國產劇,《深夜食堂》做到了每個單元都有新主題、新主演,在每個單元后給觀眾提供新的期待。也因為主題的多樣化,其承載和傳遞出來的信息價值也就更多。而且,相對於情景式喜劇,它的故事也是工整的。雖然呈現的結果是各單元的故事、演員參差不齊,但這無疑是一次具有開創性的“試水”。
結語
《深夜食堂》的口碑不盡如人意,但我們可以從中汲取不少經驗,比如:IP不是瓦能靈藥,無論是改編還是原創,用心的故事與表演才是立身之本;電視劇屬於大眾文化,不應是不求商業收益的陽春白雪,但藝術與資本之間的平衡,仍然需要製作者們來把好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