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大聲:科學家發明測癌筆 確定是否存在病變可以有96%的準確率
新聞閣今日最大聲欄目為您提供手機鳳凰客户端今日最大聲欄目的網頁版,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中新網9月8日電 據俄羅斯衞星網援引《時代》雜誌報道稱,美國德州大學的科學家們推出了一種新的筆式工具,可以幫助在10秒鐘內檢測出患者體內的癌細胞。
用於診斷疾病的稱作MasSpec Pen的設備由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家發明。據《科學轉化醫學》雜誌消息,這種“筆”可以用於在手術期間快速區分腫瘤與健康組織,並儘可能準確地將其切除。
目前為了在手術期間區分染病和健康的細胞而使用冷凍切片,即將部分腫瘤組織冷凍並送去進行細胞學分析。在這種情況下,每個樣本的研究可能需要30分鐘或更長時間,此時患者在手術枱上仍然處於麻醉狀態,這增加了感染或麻醉負面影響的危險。
不同於手術期間檢查組織的通常方法,MasSpec Pen是檢驗分子,感染組織的分子排列在不同種類癌症情況下各不相同。同時,不用收集感染組織:儀器釋出一滴水,被檢器官分子移動到水滴中,然後藉助質譜分析儀加以檢驗。據悉,使用MasSpec Pen確定是否存在病變可以有96%的準確率。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有態度網友0710Tz”:有這麼神?神筆馬良…
網友“真話不中聽”:又是美國人乾的!
網友“m186****7532”:人類的未來不在中華
網友“陸玉敏”:尿液檢測癌症讓癌症遠離我們
網友“馬上雲下”:萬惡的資本主義~
網友“有態度網友06LAGz”:美帝人類的希望!
網友“往事如煙”:癌症可以檢測出來
網友“瀋陽用户38xxxx851”:這麼快 靜觀其變
網友“妖歌一曲”:看清楚是手術中識別,用於切除腫瘤周邊組織時用,而不是早期腫瘤篩查,標題混淆概念的嫌疑
網友“歐陽大俠3cd1f”:什麼東東都是美帝鼓搗出來的。
在科幻電影中,經常可以看到用意念控制一個人,讓他幹什麼就幹什麼!然後,在現實中,這一幕或許即將發生。
近日,美國一所大學的物理教授利用一種叫做“熱磁刺激”的技術,移植特製的DNA序列及依附於特定神經元的納米顆粒,移植結束後,大腦就可以通過磁場進行控制人體的肢體活動。
這項實驗目前只是在“小白鼠”身上實驗,實驗較為成功。根據這位科學家介紹,被控制的小白鼠可以聽指令做一些活動,例如跑步、轉圈等。
對於這項發明實驗,網友表現的十分好奇,紛紛表示要試一試。至於怎麼試?這個可能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了!
當然還有一些網友不忘了關心關心霍金先生,表示先讓霍金試試,這個發明一定可以讓霍金站起來的!
不過,這位科學家説了,這項技術目前尚未成熟,尚未進入使用階段,而且會要做好保密工作,這項技術絕不能被濫用,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2017-08-20)
曼徹斯特大學的一位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創新的方法來控制我們的花園和農場的綠蠅。用的就是天敵法。
科學家發現天敵對於控制綠蠅的方法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即使天敵死了,也同樣有效。
科學家發現在綠蠅的基因裏就帶有對天敵恐懼的因素,它們會對捕食者做出很恐懼的反應。
科學家對不同的綠蠅都做了同樣的測試,發現它們對天敵的恐懼都是一樣的。
而當科學家吧死亡的天敵也安放在此地是,令人驚訝的是,綠蠅還是非常懼怕,繁殖速率還是非常的底,
這種辦法有天然的,有機的,無害的,她可以很好的解決害蟲的繁殖問題。
(2017-08-10)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基因療法,成功治癒了實驗鼠的哮喘,將來可望用於一勞永逸地治療包括哮喘在內的各種過敏症狀。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一個免疫學研究小組開發的這種基因療法,
通過消除免疫細胞的“記憶”,使其不再攻擊相關蛋白質,從而避免過敏。
免疫系統為生物機體抵禦外來病原體侵襲,但有時會錯誤地把無害目標當成“敵人”攻擊,從而引發過敏反應。人們經歷的
過敏症狀或嚴重哮喘就是免疫細胞與過敏原中的蛋白質反應引起的。
一些嚴重過敏症狀會大幅降低生活質量,甚至可能致死。
研究小組負責人雷·斯特普託表示,
治療哮喘和其他過敏症的難點在於
,免疫細胞中的 T細胞會對過敏原蛋白質留下免疫“記憶”,因而
對治療產生抗藥性。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把造血幹細胞抽出來,把一種能調節過敏原蛋白質的基因移植進去,然後把造血幹細胞移植到實驗動物體內。
這些改造過的幹細胞會分化增殖形成新的能表達這種蛋白質的血細胞,並靶向“關閉”免疫細胞對這種蛋白質的過敏反應。
目前新療法只針對哮喘進行了實驗,研究人員希望將它擴展應用於其他過敏症狀,包括花生過敏、海鮮過敏等,
目標是將其發展成簡便、安全的療法,一次性治癒過敏症狀。
- E N D -
(2017-08-01)
近日,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納米技術專家王中林先生帶領的研究小組研發出了一款神奇的眼鏡。它可以捕捉你臉上哪怕最細微的動態,繼而做出指令。想象一下,走入自己的房間後,只要一擠眉一瞪眼,燈光和暖氣就會自動打開。來自於印度科技大學的 AmbarishGhosh(未參加研究)這樣説道:“它是一種非常敏感的技術,十分適合應用在操作空間比較狹小的地方。”
早在 2013年,王中林院士就曾示範如何使用摩擦電效應來汲取能量。而這正是該技術擁有超高敏感性的原因。它所裝備的摩擦電產生器(triboelectricgenerator)作為新型傳感器,正是摩擦電效應的應用。摩擦電產生器是由許多小的電極組成的,而電極則由塑質端和金屬端組成。
由於這種傳感器的體積十分小巧,它可以輕鬆的裝在眼鏡裏。當佩戴者每次眨眼時,眼鏡周圍的皮膚都會產生動作,當傳感器捕捉到這個動作時,就會導致塑質端和金屬端的開合,進而形成電信號。如此一來,2-3個連續的電信號足以創作出一條新的指令了。
這種信號在無線和有線環境下都可以傳播,意味着它可以讓很多設備實現無線操控。另外一個可能的應用就是用該項技術來控制殘疾人的義肢。
不過,眨眼是無意識動作的一種,所以它有可能會向設備發出錯誤的信號,導致發生意外。對此,王中林院士表示道:“你可以為開關設置一個閾值。”只有收到的信號強度高於閾值的時候,指令才會被觸發。也就是説,只有使勁眨眼的時候才能向設備發出指令。
這項技術有很大的應用潛力。根據Ghosh的説法,它還可以用來接收其他的肌肉信號或是用在需要實時監管的環境裏(比如説化學實驗)。現在,研究小組已經開始研究該項技術在其餘人體器官和智能機器人上的應用。王院士表示,如果他們可以增強信號強度的話,這項技術將不再需要外接電源。
(2017-07-31)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