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歡通過藝術表演展現平凡生活中深刻內涵的人。
他的性格內斂含蓄低調,他的世界一直在探索挖掘真實的自己。
他是喜歡扮演小人物的演員範偉。
他是多年佔據東北娛樂頭條的頂流人物。
他的作品曾火遍全國,他是春晚上的常客。
他的娛樂人脈資源曾讓同行們望其項背,他活的張揚霸氣。
他就是被尊稱小品王的趙本山。
如果不是下面這兩條消息,人們可能已經淡忘了退居幕後的趙本山。
今年年初一月份,趙本山向武漢捐款1000萬。
二月份,趙本山的新劇《劉老根3》以網劇的形式播出。
重點是傳範偉也會在劇中出現,但耐人尋味的是範偉是以客串的方式出現在劇中。
觀眾期待的這對笑星合體CP本來是追劇的動力,只是看到後來才發現“藥匣子”只存在台詞裏。
範偉如同驚鴻一現的在劇中曇花一現,這樣的合作,觀眾是不買賬的,漸漸的,這劇有些追不動了。
如今兩人貌合神離的合作關係,追根朔源,就要從起源尋起。
緣起緣聚
1962年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的範偉,憑藉自己的喜劇天分與努力,如今已經是國家一級演員,並且有着喜劇表演藝術家的身份。
他的成名與成功離不開自身的努力,更離不開一個人的提攜與賞識,他就是趙本山。
1957年出生於遼寧省鐵嶺開原地區的趙本山,從小熱愛表演。
多年後,他是本山傳媒集團董事長,除此之外,他還身兼數職。
1982年,趙本山還是西豐縣劇團的一名臨時工,當時因為機緣巧合,認識了鐵嶺市羣眾藝術館的館長李忠堂。
李忠堂對於他很賞識,於是由他出演了自己編制的農村題材小戲劇《摔三絃》。
趙本山在台上的表演十分精彩,贏得了觀眾的滿堂喝彩。
當時範偉作為觀眾在台下看到他的表演,也是讚歎不已。
從那之後,趙本山也漸漸的在鐵嶺站穩了一席之地,那一年,他才25歲。
而此時同為鐵嶺老鄉的範偉才20歲。
範偉在16歲之前,曾經因為身體原因沒能完成父母期待的舞蹈夢想。
1981年,19歲的範偉來到鐵嶺民間藝術團謀發展。
20歲時他師從陳連仲,學了四年的相聲,當時的相聲小學徒想要登台表演成為一個正式的角兒並不容易,除非自己能寫段子,有真功夫好本事才能有機會上台。
於是練完嘴皮子功夫的閒暇時間,範偉閉關修煉寫小劇本,在瞭解他的同行眼中,他是一個喜歡悶聲不響愛創作的人。
當年,範偉與趙本山都在鐵嶺曲藝圈裏面討生活,所以在一些聚會也經常能碰到。
趙本山從6歲起就跟着肓人二叔遊走各處跑場演出,早已見慣了各種場面,人情世故早已練就了長袖善舞的場面功夫。
他跟曲藝界的各領導關係處的都不錯,而範偉則從小在家人的庇護下成長,再加上他不喜歡交際只喜歡悶頭創作的性格,這種場面功夫他根本應付不過來。
所以,他對於趙本山的這種社交能力當年也是佩服有加,兩個人性格底版的不同,註定了未來的各有不同。
成名
兩個人當時在鐵嶺地區雖然經常碰面,但是當時二人並沒有預料後來會成為搭檔,也沒料想到會成就彼此的輝煌。
《摔三絃》讓趙本山在地方小有名氣,範偉也不甘示弱,他自知不能像趙本山一樣憑藉交際能力抓機會表現,於是,他越發專心致力於創作。
沒有表演經驗的他初次登台被羣嘲為“悲劇相聲”,但是胸懷丘壑之人不會計較世人不理解的眼光,他依舊在創作這條路上越挫越勇起來。
失敗是成功的親孃,他自編自演的相聲《無事生非》《英雄的啓示》等多部作品在遼寧地區多次獲獎。
但是漸漸的,他開始發覺相聲似乎沒有小品受觀眾歡迎,所以之後的作品,他創作了很多小品段子。
1991年和1993年,他分別憑藉《煩惱》和《小偷奇遇》這兩部小品,拿到了東北三省的戲劇小品類獎項,範偉的傑出與優秀漸漸的引起了趙本山的注意。
1990年,趙本山通過伯樂姜昆的推薦,登上了春晚的舞台,憑藉在春晚上的小品《相親》名震全國。
他一鼓作氣,接連三年在春晚上奪得該類節目的一等獎,小品王的稱呼也不脛而走。
小品的核心就是段子內容要精彩,這個時候,趙本山想起了喜歡創作的老鄉範偉
1993年,他邀請範偉來北京,當時趙本山正在籌備他的小品《走毛道》這部作品觀眾可能並不熟知,但當時範偉跟着已經成名的趙本山確實少走了不少彎路。
聯手合作
1995年,範偉首次跟着趙本山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他在《牛大叔提幹》中戴着眼鏡、梳着小背頭,西裝革履的一副扮相,行為舉止中把一個拿腔作勢的官場秘書派頭演的活靈活現。
這部作品讓全國觀眾對他有了初步的印象,該作品也獲得了觀眾的喜愛。
在此之後,他與趙本山的合作更加緊密起來,兩個人趁熱打鐵,《三鞭子》中關於鄉村的建設話題,反映的是鄉鎮幹部的實幹精神。
之後的《紅高粱模特隊》中表達的是城鄉人民生活的變化。
二人的精彩演繹都讓觀眾印象深刻,而之後的《賣枴》更是紅遍全國。
這個小品有笑料,有看點,多少還有點諷刺社會現象的意思,他們合作的均是有內核有笑料的作品。
2001年《賣枴》這部作品讓二人的合作達到了巔峯狀態,2002年的《賣車》更是獨創了小品也有連續劇的奇思妙想。
2003年小品《心病》讓範偉找到了扮演小人物的感覺,他的表演愈加的爐火純青。
從2004年到2006年,兩個人的合作完全是天衣無縫的強強聯合。
小品電視劇全面開花,《劉老根》《馬大帥》這兩部電視劇更是讓觀眾牢牢記住了這對喜劇笑星的CP組合。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人們對於他們聯合出演的方式已經形成習慣了,但是2005年的時候,兩個人之間就已經漸生嫌隙了。
流言蜚語
2005年8月,隨着高秀敏的離世,範偉和趙本山的組合也成為二人轉的模式。
範偉之後吐露從《賣枴》開始他就負責了大部分笑料,因為是直播小品的形式,他感覺疲憊而且有壓力。
2005年他在春晚表演小品《功夫》時,更是不慎將台詞説錯,將“一雙慧眼”説成了“一眼慧眼”可見確實如他所説。
那麼,他的壓力來源只是因為直播嗎?
2006年,範偉跟趙本山提出了退出合作的關係,趙本山也只是説了一聲好而已,並未挽留,那個時候,趙本山徒弟不少,走了一個,他並未在意。
範偉離開了春晚,離開了趙本山,他把東北的家搬到了北京,他自己也加入了中國煤礦文工團。
為了讓孩子能在北京讀書,他拜託過趙本山幫忙,當時趙本山也是盡過心出過力。
畢竟,兄弟散夥情不散,這份感情實屬難得,只是坊間另有一個説法讓這份情多了一絲複雜的味道。
據趙本山合作8年的編劇何慶魁透露,範偉離開趙本山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有一年,趙本山帶着範偉和高秀敏去四川演出,多場演出跑下來,收入40多萬,趙本山只給了範偉7000元。
這件事情讓何慶魁略感不安,因為有一次他和範偉合作時,演出收入2萬多,他給範偉的演出費是1萬,給自家媳婦兒高秀敏1.5萬。
於是他提醒趙本山是否給範偉的太少了?
怎知趙本山惱羞成怒的反問他,你給他那麼多,讓我以後怎麼給?並且説道:他在我這成名還想賺錢?想賺錢去別的地方賺錢!
這句話想必後來是傳到了範偉的耳中,即使沒有這些話,想必以北京的物價,範偉做為家中的主要勞動力,他也要為一家人着想。
2008年,範偉客串完趙本山的電視劇《關東大先生》之後,兩個人徹底各走各路了。
從此以後,範偉真的跑到別的地方去賺錢了。
演員範偉
從2003年開始,範偉出現在馮小剛的電影《天下無賊》中,他一口結結巴巴的地方口音,一出場就讓影院的觀眾捧腹不已。
同一年,範偉出演導演安佔軍執導的影片《看車人的七月》。
票房雖然不高,但是範偉憑藉塑造小人物的精湛演技,一舉奪得影視圈含金量相當高的一個獎項--加拿大蒙特利爾最佳男主角。
從此,更加奠定了他力圖在光影世界中縱橫的雄心壯志。
2006年,他出演《芳香之旅》為了與片中人物貼合,他瘋狂減肥,減了近20斤的分量,他的敬業精神讓劇組人員感嘆不已,再也沒有人質疑他是混圈子的人了。
同一年8月,範偉在拍戲時不慎連人帶車摔到了深溝中,在清醒過來時的第一反應是別殘廢了拍不了戲。
當時劇組人員眼淚都掉了下來,從那一刻起,人們才真正瞭解他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真的很愛拍電影。
範偉憑藉他的一腔熱情與精湛演技不僅贏得了影視圈眾人的認可與贊同,也為他贏得了很多金光閃閃的榮譽。
《芳香之旅》讓他榮獲第20屆開羅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最佳表演獎”。
2016年更是憑藉《不成問題的問題》一舉奪得金馬獎影帝的殊榮。
兄弟重逢
今年2月份,趙本山與分別十多年的老搭檔再次重逢,兄弟同框的畫面感動眾人。
滿頭白髮的趙本山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叱吒春晚的常客,滿面風霜的範偉也不再是侷限於鄉村題材劇集中的小人物。
多年前兩個人彼此成就,多年後各有所成。
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人曾經結伴同行,強強聯合,為我們留下了太多值得回憶的歡聲笑語。
他們在合作巔峯期忽然大路朝天,各走一邊,那些傳言以及兩人之間的分分合合,撲朔迷離,如同亂花漸欲迷人眼,讓我們不得而知。
如今老友重逢,相看兩無言,淚流滿面的畫面還是讓我們感慨不已。
生活不是劇本,對於作為觀眾的我們,雅俗共賞,各有所愛,正如範偉與趙本山不同的藝術追求,不論對與錯,是與非,友誼地久天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