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被罵慘了!靠"搬運"年入12億,卻拉黑老教授,勸退中科院

由 士振文 發佈於 娛樂

前有視覺中國“天價版權費”讓官媒“不敢配圖”。

今有中國知網“天價訂購費”讓高校“不堪重負”。

近日,一則“中科院因近千萬的續訂費用不堪重負停用中國知網數據庫”的消息在網絡上持續發酵,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讓中國知網(CNKI)和中國科學院一起上了熱搜。

對此,有網友表示:壟斷生意好做,現在店大欺客!還有網友表示:中科院幹得漂亮!更有網友氣憤表示:這麼赤裸裸的壟斷!反壟斷法到底在哪兒?

隨着該事件熱度居高不下,中科院和知網先後對此事進行了回應。

昨日,中科院向媒體證實,網傳的近“千萬級別”續訂費用和停用知網訪問一事屬實,年內應無合作計劃。

今天,知網通過媒體回應稱,“網傳中科院停用知網”一事不屬實。

中科院和知網各執一詞,讓該事件熱度居高不下,截至目前,該事件的閲讀數已超過1億人次。

年均漲幅近20%,10年6所高校與知網“斷交”

實際上,中科院不是第一家停用知網的科研機構。據不完全統計,近10年間,至少有6所高校公開表示對知網的漲價行為“不堪重負”,其中包括北京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金陵科技學院、集美大學。

而這6家高校之所以停用知網,原因都是因為知網收費太貴,讓眾多高校不堪重負。

知網、維普、萬方是我國三大文獻數據庫平台,其中萬方和維普每年的價格是固定的,而知網會在第一年的基數上每年有一個固定漲幅。

有媒體報道稱,近年來,知網價格年均漲幅近20%,續訂費動輒高達千萬元。

據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稱,多年來,CNKI數據庫對續訂價格始終維持着較高漲幅。2021年,中科院集團CNKI數據庫訂購總費用達到千萬級別,該數據庫高昂的訂購費用已成為中科院集團資源引進中的巨無霸。

早前,武漢理工大學曾在官方微博發佈相關聲明稱,CNKI公司對該校的報價,從2010年到2016年(報價)漲幅為132.86%,年平均漲幅為18.98%。續訂價格高得離譜,該學校與知網進行過多次談判,均未達成一致,所以決定停用知網。聲明還稱,這些年來,CNKI公司漲價幅度過大的行為已經受到全國很多高校的抵制,包含許多知名的985高校。

正如網友所言:天下苦知網久矣!

知網憑什麼越來越貴?

據公開資料顯示,知網是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收錄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從本科階段開始,知網就幾乎是學生檢索、下載學術資源的唯一正規渠道。

換句話説,知網在學術領域是絕對的龍頭老大,號稱高校佔有率100%,具有很強的議價能力,價格也遠遠高於競品。

知識收費本無可爭議,但知網仗着強大的學術資源和龐大的用户羣體,在學術界網站中的一家獨大,讓多家高校深感無奈,收費機制飽受爭議,知網多次被質疑存在壟斷行為。

近年來,知網嚴控賬號,學校賬號較少流出,外部賬號比較稀缺,導致價格上漲。加之翟天臨論文事件讓學術領域整頓趨嚴,知網進一步加大對外部賬號的打擊,導致知網供貨量迅速減少,價格飛漲,越來越貴。

此外,應中宣部及相關部門要求,一方面與知網合作的大部分期刊投調整了起發版面數,期刊起發門檻提高,相應的價格也隨之上漲。另一方面知網針對專業性較強的期刊收稿更加嚴格,一般的代發機構需要走的流程也就增多,價格也隨着增加。

多種因素疊加下,知網的價格每年都在上漲。高昂的費用讓高校苦不堪言,也讓知網飽受詬病,爭議不斷。

“借雞生蛋”,年入近12億,拉黑老教授惹爭議

有媒體報道稱,2005年,知網的總收入為1.58億元,截至2000年,知網的總收入已經達到了11.68億,毛利率高達60%。

實際上,知網靠知識掙錢,但自己本身卻不生產知識內容,而是拿別人的知識產權去賺錢,被稱為“知識的搬運工”。

去年,89歲的趙德馨教授一紙訴狀將知網告上法庭,理由是知網擅自收錄自己百餘篇論文,經過8年維權,趙德馨教授獲賠70萬元。

接受採訪時,趙德馨教授氣憤表示:“不給我稿費,卻向讀者收費!我下載自己的論文還要收錢!”

有網友算了一筆賬,160餘篇論文獲賠70萬元,平均一篇論文也就4000多塊錢,一點也不多。

而在知網下載一篇論文收費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雖然單價論文收費不算高,但寫一篇論文需要借鑑到的論文文獻不止一篇,綜合下來,畢業生完成一篇論文需要支付給知網的費用並不低。趙德馨教授的百餘篇論文為知網帶來的收益遠不止70萬。

知網敗訴後,刪除了所有趙德馨教授的論文,並表示不再收錄趙德馨的文章,此舉也被網友解讀為:知網看似是在“刪除侵權作品”,但很顯然這是在“挾私報復”,“拉黑”老教授。

事件發酵後,知網的做法被網友們嘲諷是“借雞生蛋”,吃相難看的知網,被各大官媒怒批,還被網友罵上熱搜。

有專家指出,知網最大的問題在於,尚未形成一套合理的收益分成機制,也沒有探尋出知網、學術期刊和作者三方利益平衡點。

東南大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某博士表示:知網如今已成毒瘤,弊遠大於利。

壟斷,侵權,收費昂貴,謀取暴利,這樣的知網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