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三體》製片人力挺王傳君,卻遭羣嘲!觀眾較真的不只是演技問題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娛樂

#王傳君#

《三體》播出後,多少人迫不及待搬好小板凳坐等追劇。首播播放量輕鬆破億,觀眾的熱情不言而喻。然而期待越高,失望越多。

對沒看過原著的人來説,理解劇所傳達的意思可能有點難。對看過原著的人來説,或許會覺得節奏太慢。從觀眾反饋來看,似乎對這部劇不是很滿意。

作為主演之一,王傳君在劇中扮演丁儀。他是鼎鼎有名的科學家,一直身處物理學最前沿。人物海報上,王傳君留着長髮,戴着眼鏡,頗有幾分憂鬱氣質。

照理説這樣自帶神秘感的角色是能夠為演員加分的,出乎意料的是,這次觀眾沒有延續當初支持《我不是藥神》的熱情,評論區幾乎是一邊倒的差評。

從外表到台詞到演技,觀眾統統給出不合格的成績。“像一個被科研任務逼瘋了的研究生”、“沒演出科學家的感覺”,可以看出王傳君沒有演出觀眾想要的感覺。

儘管有人提出異議,認為王傳君的表演挺好,沒必要上綱上線,然而差評仍然如潮水般湧向王傳君,更多人不看好他的表現。

很快製片人發聲力挺王傳君,解釋了他的表演狀態,隨之而來的是觀眾更為洶湧的不滿。

既然劇播出了觀眾就有評判的權利,當觀眾認為演繹存在問題的時候,片方應該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反過來教育觀眾

後來製片人再次表示自己不在乎被罵,感謝幫自己找問題的觀眾,但為團隊兄弟説話是必須做的,希望理解。

大家為什麼對王傳君的表現不看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源於他的表演不自然,不貼近現實中的言談舉止,給人感覺太刻意,從而無法產生代入感。

另外,他的台詞功底不算紮實,聽起來費勁,專業水平有待加強。

就以他飽受爭議的一段表演為例,本該展示悲傷的環節演成了宣泄情緒,製片人的説法是丁儀未婚妻去世沒幾天,所以他不會是一個正常的科學家的狀態。

這個説法多少有些牽強,原著中對丁儀的描寫是平靜之中的哀傷,重創之後的失魂,而不是莫名其妙發脾氣,將暴躁和不耐堆在臉上。

歸根結底,他沒有全身心融入劇情,彷彿一個人遊離於場景之外,看了自然會出戲。

時間撥回到5年前,一部《我不是藥神》橫空出世,熱度口碑一樣不落,同時票房突破30億大關,可以説是叫好又叫座。

那時的王傳君用“如日中天”來形容一點不為過,憑藉此片一舉拿下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人氣和事業都迎來了小高峯。觀眾們會自然地把他和演技派聯繫在一起,對於他的實力是深信不疑的。

時過境遷,觀眾再提到他,已經有了不認可的情緒。這不全然是他的演技出了問題,還有角色與本人契合度不夠的因素。

演員和角色相互成就,如果角色和演員適配度不高,觀眾看劇就會有一種如鯁在喉的感覺

同為《三體》主演的張魯一曾陷入相似的境地,入行以來接了不少有水準的戲,《麻雀》、《他來了,請閉眼》、《嫌疑人X的獻身》、《精英律師》口碑收視率都很不錯,觀眾早就在心裏把張魯一劃為實力派陣營。

然而,事業順風順水的他因為一部古裝劇而遭遇羣嘲,差點跌出演技派名單。這部劇就是《大秦賦》,張魯一扮演秦王嬴政,生母趙姬的扮演者是朱珠。

問題在於,張魯一是1980年生人,朱珠是1984年,比張魯一還要小四歲,卻要在劇中演他的母親。光從年齡上來看,觀眾就不太能接受這一設定。

劇中有一段是嬴政被冊封為太子,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母親趙姬。當朱珠滿懷深情望向張魯一,激動地説“我兒子要當太子了”的時候,大家已經在強忍不適,説是兄妹也有人信。

不過話説回來,無論是哪個演員,職業生涯不可能毫無敗績。幾部作品走紅不代表從此就暢通無阻,總會遇到一些與自己不適配的角色。

面對質疑與批評,最重要的是調整好心態,找到問題根源所在,瞭解自身優勢和短板,接觸下一部戲的時候就會明白應該向何處發力。

當然,演員的當務之急仍然是磨練演技,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有了好演技才能支撐好角色,才有可能得到觀眾的認可。

一部劇好不好,演得怎麼樣,觀眾有最大的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