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創傷”,是自給的
文 / 海綿
既往不戀,未來不念
此時的你,是否還因為昨天的種種不快而感到難以釋懷呢?
前些天夜裏散步時,在對岸恰巧遇到了一位一臉苦澀的男孩,他雙手緊抱着雙膝,望着前方宛如明鏡般的湖面默不作聲。
我深知此刻也許不適合搭話,奈何好奇心驅使,便上前寒暄了幾句。
令我驚訝的是,我頓時成了一名傾聽者,他怯怯地和我分享了此時的心情。
月光打在他臉上,他的羞澀被無限地放大,低聲講述着他那不願輕易透露的過往。
不出我所料,短短几分鐘男孩便離開了,臨走時同我形容了他此時的處境。
男孩常年閉門不出,內心卻十分嚮往外面熙熙攘攘的街道,渴望擁有一份正常的工作,但他害怕與人交流。
那一刻,我為能與他交流而感到由衷的榮幸。
男孩承認是打小就與父母關係不和,認為是小時候的家庭環境導致了他人際交往的失敗。他的不安和恐懼全都是真實的。
而他所有不安的表現也許恰恰是為了能夠達成“閉門不出”的目的。
典型的閉居者會認為把自己關在房間能夠將父母的關注集於一身,反之當自己投身於社會中時,難免會淪為無人重視的平庸之輩,因而滿足於現狀不求改變。
光陰沒能改變他的執着,他依舊沒法走出被陰影籠罩的時光。
可是,一個人的墮落真的與過去的遭遇密不可分嗎?
如果年幼時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是被冷落之類的事,無疑會對人格的形成造成巨大影響。
但經歷本身不會決定什麼,我們很容易將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禍首歸咎為過去所遭受的心靈傷害。
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對這件事的冷暖感知是當下的主觀感受。無論過去曾發生什麼樣的事情,現在的狀態取決於你賦予此次事件的意義。
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何種意義,展現了生活的決心。
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而是自己選擇如何生活。既往不戀,未來不念。決定你前行的,必然是當下。
願今天的你擁有一份好心情。
— 我是海綿,感謝翻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