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秒售罄!爾冬升新作《海的盡頭是草原》怎麼樣?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娛樂


1905電影網專稿 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作為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進行了第一次公開放映。總製片人於冬,更是當場宣佈,電影定檔9月9日,衝擊中秋檔。

電影自立項以來,就有非常多的期待擺在觀眾面前——

時隔6年,導演爾冬升水準如何?

基於“三千孤兒入內蒙”真實歷史故事的劇本,做了怎麼樣的改編?

“老戲骨”陳寶國“鎮場”的一票演員,是否能“就位”,拿到S卡?

作為首批觀眾,1905電影網第一時間奉上這份全網最新鮮的觀影測評。《海的盡頭是草原》在2個小時裏,導演爾冬升用最真摯的視角,近乎詳實地展示了“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歷史背景和故事。他恰當地將自己的風格,融入到這段故事中。以陳寶國和馬蘇為代表的一眾演員非常亮眼,作為大銀幕首秀的阿雲嘎和丁程鑫,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正如我們在映后街採中,大家所有的第一反饋那樣純粹、感動。

01

爾冬升過去的電影,最受關注無非兩種,典型的警匪片,像《門徒》《旺角黑夜》《新宿事件》;又或者《新不了情》《忘不了》為代表的愛情題材。但時常會忽略,在他這些電影中,那些植入的人文關懷,尤其他的處女作《癲佬正傳》,便完全是一部社會寫實題材的作品。

北上之後,電影《我是路人甲》更是將他對社會底層的關注放大。

時隔6年再拍片,爾冬升直言,這兩年的創作狀態,“不會再拍恨的東西,不會再拍人性黑暗,像我以前《旺角黑夜》那種電影,應該提供更多娛樂性、讓大家感到舒坦,就算悲劇也能讓人感受到希望。”

總之,《海的盡頭是草原》對於爾冬升而言,是延續,也是改變。延續了他過往對社會人文的描繪,改變了他對拍攝角度的着力點。

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或許從這種歷史創作的角度來看,《海的盡頭是草原》的關鍵,便是記錄。

戲外,爾冬升定期在社交平台發佈拍攝vlog,把這些經歷很直觀地記錄下來,呈現給觀眾;戲裏,他將陳寶國飾演的杜思瀚當作整個事件的記錄者,用眼睛記錄故事。

電影的第一個鏡頭,是童年杜思瀚的第一視角。甚至在這條故事線中,很長時間裏都保持了這個視角,而且從畫面處理上,也呈現出了兒時記憶的模糊感。

而《海的盡頭是草原》為了完成“記錄”最強化的表達,爾冬升放置了最核心的道具——相機(照片)。

主線故事是老年杜思瀚尋找60年前遺失的妹妹,他最終就是通過老照片,慢慢找回了那些記憶。當杜思瀚走上尋親的路途時,他隨身不離的便是相機,試圖用相機記錄內蒙風情,記錄這片養育了自己同胞妹妹的土地。

甚至在影片後半程的時候,陪行者望着被曝光的膠捲,發出了感嘆。杜思瀚則將相機和剩餘膠捲都送給對方,並留下一句,“以後的風景,都用眼睛看了。”

整個故事數次以定格的方式,切換着不同時代的故事。但這種記錄是多面的,是對家國曆史的記錄,也是對自己小家回望重建的記錄。

電影的劇本非常講究,打破了過往尋親回憶的電影套路,用了三條時間線敍事。除了杜思瀚找妹妹的現代戲;妹妹被送到內蒙,如何融入當地生活,與馬蘇飾演的額吉(蒙語,媽媽的意思)一家人成長的故事性。

還有一條線,展現了哥哥回憶為什麼會和妹妹分離的過程。比起另外兩條線,這條故事線,更像是杜思瀚對兒時記憶的挖掘,重新構建起自己,甚至母親,與妹妹的情感關係。

這條並行線實則是為劇情最後的反轉,乃至情感昇華提供了關鍵的情感鋪墊。多線敍事並沒有因此讓故事變得混亂,反而成為了影片節奏的調節器。

值得一提的是,《海的盡頭是草原》這種強情感的故事,並沒有刻意煽情,而是藉助了這些故事線的表達。當隨着更多故事浮出水面的時候,它也成為了情感的助力點。

02.

海的盡頭是草原,南方海邊的女兒,終成草原的孩子。或許爾冬升自己是演員明星出身的原因,過往作品始終注重對明星的運用,幾乎過去每一部影片中,都採用了“知名影人+影壇新人”的模式。

爾冬升發掘新人的能力,早已成為他的招牌之一。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亦是如此。

“老戲骨”陳寶國始終是一條引子,一位觀察者、發現者,帶着觀眾去進入故事。對於影片而言,他的作用,正是觀眾的“相機”。

馬蘇飾演的額吉則是相機上的“快門鍵”。“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故事前後被改編過不少故事,額吉的角色始終是核心人物,她幾乎承擔了這段歷史背後的核心,也表達了作為母親的愛與無私。

馬蘇很好地詮釋了這位草原母親的內斂的一面。相較於其他母親形象,這位額吉並沒有太過強烈爆發的情感戲,只有非常純粹、真摯的感情表達,以及柴米油鹽的生活。

這種情感表達,對於演員發揮非常有限,但難度不小——要成為這個角色本身。從馬蘇亮相之後,能讓觀眾相信這位母親的堅定,以及對孩子的愛。

最令人驚喜的是,馬蘇此次全蒙語出演電影,零星幾個認漢字的橋段,也能在口音方面,很好地處理出當地人學語的各種細節。

而和她互動的小演員羅意淳,也就是飾演童年時期的妹妹杜思珩,非常重要。只有當兩個人的情感互動成立,整條故事線裏的羣戲才得以成立。

這位小演員把孩子天然的靈氣,都附在這個人物上,和草原風情結合,讓她的故事變得格外動人。

作為本片前期最受外界關注的兩位新人演員——阿雲嘎和丁程鑫,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阿雲嘎飾演的角色引入後,讓整個家庭更有情感動力,尤其是把額吉無私的一面,做了更強化的表現。這是阿雲嘎第一次參演電影作品,但過往其他作品中的經驗,讓他絲毫不遜色,加上蒙古人的身份,整體表演非常鬆弛。

丁程鑫飾演馬正元雖然戲份不多,但不管是從形象,又或者是表演方式,並沒有因為首次觸電,而表現出緊張的細節,反而將草原變成了自己舞台,很好地融入其中。

03


於冬在映前提到,“這是一段共和國的難忘記憶,是一段歷史佳話。”這個故事過去被改編成各種影視作品,但仍是一個可以被無限開發的寶庫。

從《海的盡頭是草原》來看,創作團隊從小家到大家,最終又是落到“家”本身。

片尾,額吉有一句和杜思珩親生母親的時空對話,“雖然未能相見,但是感謝你生下她讓我們都撫育過她。”她完成了一位母親的博愛,同時也完成了國家的使命,這種情感是無價的,令人動容的。

在映後,我們和現場觀眾隨機聊了聊,大家不約而同地給出了好評,對每個演員都有高度的評價,更表示自己都被感動。只是我們發現,大家各有不同的感動。

有人從收養孤兒的地方開始動容;有人因為妹妹還沒接受額吉一家,但額吉始終幫忙她而感動;也有人感動於妹妹被狼追趕時,草原哥哥們出現的那一刻。

《海的盡頭是草原》為大家記錄下了這段歷史,最後觀眾模糊了的眼眶,是被故事的温柔打動。迴歸情感,不管是當初歷史上的民族大愛,還是故事裏額吉一家,對於妹妹的温柔情感,都是能直達當下觀眾的。

這份愛就像草原一樣寬廣,而電影記錄下的故事,也會隨着後期上映,跟着希望一起,被散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