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回來了!中國電影市場的可能性在不斷被重新定義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娛樂

1905電影網訊回來了!《長津湖》《五個撲水的男孩》《皮皮魯與魯魯西之罐頭小人》重新定檔國慶假期!中國電影市場時刻都在發生着變化,並以最好的一面展現。

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2021年暑期檔調查結果顯示,暑期檔觀眾滿意度85.6分,為今年截至目前檔期滿意度最高分。

觀眾滿意度調查數據頻繁上升,2021年春季檔觀眾滿意度得分83.1分,成為2015年開始調查以來同檔期最高分。

除此之外,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是全球第二,2021年更是一舉拿下冠軍。可見,中國從電影大國到電影強國的路上,又邁進了一步。

前進的步伐是腳踏實地,在過去市場中,電影銀幕數正在穩定增長,觀影人員也在不斷拓寬。中國電影市場的可能性在不斷被重新定義,每部電影在宣傳時,都被賦予“最”,進而拔高商業價值,試圖創造電影紀錄,可事實上,今年電影市場已經許久沒有出現全新的票房紀錄了。

大家期盼未來的中秋檔和國慶檔的市場表現,但這些檔期之外呢?當我們用票房數據去認證電影的成功時,或許,現在我們應該靜下來,重新定義“電影票房”的意義,讓電影強國真正百花齊放。

1

中秋檔、國慶檔,似乎成為了當下大家眼中的香餑餑。

從2020年之後,中國電影市場的檔期依賴越來越嚴重,在今年春節檔、清明檔、五一檔屢屢創造奇蹟之後,端午檔的成績似乎讓大家進入了一種冷靜期。檔期是關鍵的,但不是最重要的。

春節檔的《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説家》《人潮洶湧》;清明檔的《我的姐姐》《哥斯拉大戰金剛》;五一檔的《懸崖之上》《你的婚禮》《掃黑·決戰》……所有影片放在一起,把力量無限聚集。

在這些電影中,春節檔的《人潮洶湧》和五一檔的《掃黑·對決》一開始都不是幸運的,從票房走勢來看,更多機會和收益均發生在節假日後半程,乃至之後的工作日,憑藉影片本身的高質量,博得更多的關注度。

可見,口碑的重要性也在檔期之中尤為重要。

《了不起的老爸》雖然並沒有獲得多麼驚豔的票房成績,但依舊能憑藉完整的故事,收穫一定的認可,也在後續的市場中,出現逆跌效應。

原本劍指七夕的《盛夏未來》,在提檔之後,並沒有因為檔期而使得影片大打折扣,相反憑藉不錯的口碑,獲得較為平穩的市場反饋。

目前電影市場更偏向存量市場,過多電影在初期就選擇定檔重要節假日,但在面對大片時,一味改檔,消耗的是影片在觀眾心中的好感。即將在中秋檔上映的《狗果定理》,從五一檔到端午檔,一直到現在的檔期,似乎是平日的日子有“攔路虎”,讓它望而卻步。

電影市場不該在特定情況下火熱,相反這種熱鬧應該是常態化。只有當電影院保持足夠的影片數量時,它才能真正刺激觀眾進場。培養觀眾的消費習慣,不是往後退步,變成單純地節假日觀影,而是在大眾告別996的時代,用電影豐富娛樂生活。

目前市場中,大多數購票者仍只是“觀眾”,而不全是“受眾”,只有在全民話題和效應刺激下,才找到進影院的動力。如何讓觀眾把“看電影”變成日常,是每個電影從業者需要長時間攻克的問題。

2

不可否認的是,如何對電影市場進行精耕細作,成為擺在片方面前的一道新題,其中,動畫電影和紀錄電影尤為關鍵。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後,下一部國產動畫電影的奇蹟在哪呢?

這是不少觀眾和業內對暑期檔的最大期待,單就7月,《俑之城》《濟公之降龍降世》《白蛇2:青蛇劫起》,幾乎每週都有一部全年齡段的動畫電影,出現在市場中。

從電影的物料,以及後續的宣傳發行上可見,這些電影的量級能和不少真人電影相媲美,可最終除了《白蛇2:青蛇劫起》的5.62億之外,其他動畫電影票房整體僅維持在千萬量級。

會是遺憾嗎?可能並不全然。

中國電影市場中,目前動畫電影票房破10億的,僅有6部作品,但從歷年上映影片來看,國產動畫電影競爭力正在不斷增強,自2018年以來,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均為國產電影,尤其是從2019年開始,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反超進口電影。

但整體上看,國內動畫電影市場呈現明顯的“二八”結構,票房過億的影片以兩成的數量,貢獻了八至九成的票房,頭部效應凸顯。

動畫電影缺的是機會,以及時間。

相對真人電影,一部動畫電影的製作時間較長,從投入製作到上映,2年的時間都已經算是高效的,像《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類處於手工作坊式創作的動畫電影比比皆是,其投入的成本事實上也遠比大家想的多。

春節檔上映的影片《新神榜:哪吒重生》拿下4.56億票房,並不算失敗的數據,但對於出品方而言,卻仍只是“賠錢賺吆喝”的狀態。而相比大多數的動畫電影公司,《哪吒重生》背後的追光動畫已經進入一個良性的創作空間,以一年一部的速度進行創作。

“我並不認識這是失敗,至少讓觀眾看到了更多的影片。大家總在説國漫崛起,從《大聖歸來》就開始了,等來了一部《魔童降世》。市場發展不是靠1、2部電影,必須要有更多的作品。”資深電影人對我們提到,過去的動畫電影市場裏,除了那些好萊塢動畫之外,能成為典範的,可能每年就1-2部,我們需要更多動畫作品刺激這個市場,帶動更多的年輕動畫人進行創作。

如同《大聖歸來》上映時,有媒體談到的,“動畫電影不止是給小孩看的”。6年過去了,觀眾和媒體對動畫電影不再帶有過多的獵奇,片方在檔期選擇上,也敢大膽地瞄準春節檔和國慶檔。

國產動畫電影正在處於提質的階段中,可只有形成持久穩定的創作力,才能帶來更穩定的優質內容,真正地培養民眾對動畫電影的觀影習慣。

這種邏輯方式,對於紀錄電影市場亦是如此。

且看近期熱映的電影《1950他們正年輕》,口碑高達8.7分,但票房平平,導演在線求排片。不僅如此,紀錄電影《二十二》導演郭柯也為其吶喊。畢竟,兩部電影題材類似,但後者的票房是當下電影市場中,唯二破億的作品。

紀錄電影相對動畫電影,更需要空間和時間。

2021年目前已有18部紀錄電影上映,僅次於2019年的23部。數量雖少,卻常有像《武漢日夜》《九零後》《大學》《龍虎武師》等精品作品問世。

紀錄電影《武漢日夜》和《九零後》的亮眼成績,更是讓人看到了紀錄電影市場未來的可能性。

紀錄電影體量小,意味着可投入的電影宣傳和發行的預算有限,這就需要片方精打細算,讓作品找到真正的觀眾。《九零後》找到了中學學生家長和老師,以細分市場點映發酵的高口碑,贏得影院經理的信心;《武漢日夜》則把握時代情緒,以國民記憶獲得更多的掌聲和認可。

數量的變化只是第一步,如何讓真正的受眾成為觀眾,這第二步才是目前在票房之外,大家該冷靜思考的。

3

事實上,觀眾對電影的評價已經進入第二種時態。

雖然《速度與激情9》拿下了近14億的票房,但和大家前期預期的20億票房相差不少。除此之外,近日上映的《明日之戰》《混沌行走》等好萊塢特效大片,即便有“小蜘蛛”和“星爵”撐場,依舊沒有獲得票房的成績。

可見,觀眾對於電影內容的甄別要求越來越高,好萊塢不再是電影票房的“萬金油”。

當然,觀眾的觀影審美仍在培養,像《吉祥如意》《第十一回》等高口碑文藝片,面對着大家“用腳投票”的情況。這類藝術性較強的電影,同樣需要市場進行時間和空間的消化。英國電影《困在時間裏的父親》目前票房累計超3000萬,對於一部文藝電影而言,已是不俗的票房。

電影市場中,不是所有小成本影片能“以小博大”,我們需要無數個3000萬實現可能。小小的成功,才能贏得更大的機會,對於中國電影市場亦是如此。

當我們盯着電影票房時,或許可以同步把眼光放到另一個層面。不只看到單純的紀錄,而用心感受在每張票根背後承載的意義,這些意義彙集在一起,才真正刺激中國電影的下一次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