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太升:功夫胖給張藝興寫的歌詞差之又差

丁太升:功夫胖給張藝興寫的歌詞差之又差

  功夫胖:有人一輩子靠吃瓜評論吃飯。

  樂評人丁太升在《天賜的聲音》惹了無數簍子,包括:薩頂頂的僵硬和矯揉造作、王晰的土味喊麥、汪小敏沒有特色、李泉演唱不足、高進太土等。最近丁太升又惹到了功夫胖,稱功夫胖給張藝興寫的歌詞差之又差。

  在週四晚播出的《我是唱作人》裏,張藝興以《湘江水》獻給他的家鄉長沙,在作詞一欄可以看到,歌詞由張藝興、功夫胖共同完成。歌詞是寫長沙,功夫胖是長沙説唱代表人物,加之兩人是高中同學,這首歌邀請功夫胖作詞完全在情理之中。

  節目播出後,丁太升寫了那期《我是唱作人》的樂評,在張藝興《湘江水》對戰劉思鑑《讀自》這輪,丁太升表示他會投給張藝興,但明確指出了歌詞的不足,“而歌詞,則是差之又差,缺少真情實感的愛,只能依靠一些地標符號去強調我愛長沙,這樣表達出的情感是虛假的,立不住的,是塑料質感的。這種寫法是過於虛張聲勢的,是無力的。非常遺憾。”

  某網友稱,功夫胖是公認的湘江詞王,然而丁太升並不買賬,認為“之前寫得好不代表這首一定好”。

  對於“公認”,另一位網友指出,這不是自詡的,而是説唱圈公認的,並稱這次不如以往,但不至於差之又差。

  丁太升的回應依然是“很差”。

  某網友表示,這首歌的詞像十幾年前小縣城電視台宣傳片。丁太升贊同了該網友的評價。

  隨後丁太升將網友的那句評價做了延伸,以《獅子山下》《東方之珠》舉例説明如何寫一座城市,並再次強調功夫胖的歌詞是在堆砌地標符號,沒有真情實感。

丁太升:功夫胖給張藝興寫的歌詞差之又差

  對於丁太升的言辭,功夫胖回應稱,“有人一輩子靠吃瓜評論吃飯”。

  隨後丁太升又回覆了兩條微博。

  事情就是這樣,我談談我的看法。

  寫一座城市,難免會提到一些城市地標以及與該城市相關的生活方式,比如《湘江水》裏的“嶽麓山、烈士公園、一橋(橘子洲大橋)、過江隧道、嗦粉、剁椒拌飯”,目的是引起家鄉人民的情感共鳴,再比如C-BLOCK早期的《長沙策長沙》,提到了“白沙井、白沙煙、白沙酒、馬王堆、檳榔”,又比謝帝的《這才是成都》,更是將成都的地名一一羅列。

  丁太升認為,真正好的作品,哪怕是寫跟你的人生毫無關聯的城市,你也能從中找到類似故鄉的感動。我想到了一個例子,趙雷的《成都》,趙雷是以過客的身份寫成都,他對成都並不瞭解,小酒館在玉林西路,而他寫成了玉林路,所以趙雷《成都》擊中人心的是愛情、離別、求而不得,並非城市風味。後來謝帝寫了首《這才是成都》反擊趙雷,用地標、生活方式寫出了成都的煙火氣。趙雷的是抽象,是遊記,是外地人的成都,而謝帝的是具象,是生活,是成都人的出成都。所以無所謂對錯,只是創作角度不同。

  趙雷的《成都》讓成都以外的人找到了類似故鄉的感動,這是丁太升推崇的創作方式,而功夫胖的《湘江水》跟謝帝的《這才是成都》相似,以地名、生活方式、方言引起當地人的情感共鳴。丁太升認可的創作方式是引起所有人的共鳴,而功夫胖、謝帝用接地氣的方式勾起當地人的回憶,這只是兩種不同的創作方式,不能説前者比後者更高級。

  至於所謂的“十幾年前小縣城電視台宣傳片”,那現在的大城市宣傳片是怎樣的呢?我特意看了下《北京2019》一帶一路宣傳片,依然是那兩個關鍵詞:城市地標、生活方式。

  一首寫給自己城市的説唱,讓一個外地人聽,城市地標、生活方式不熟悉,方言也聽不懂,沒有共鳴很正常,不喜歡也正常,但絕不代表歌詞“差之又差”。

  丁太升曾任摩登天空企宣總監,參與數十張唱片的企劃推廣,不能説他不懂音樂,但細分到説唱領域,他未必聽過太多説唱,如果他聽過上面提及的《長沙策長沙》《這才是成都》,還有隱藏《在北京》、霧都的《霧都夜話》、魚頭的《All In Ma City》,就明白功夫胖的《湘江水》為何會那樣寫了。

  不過,丁太升説出那樣的話我也能理解(常規操作了),不毒舌還是丁太升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5 字。

轉載請註明: 丁太升:功夫胖給張藝興寫的歌詞差之又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