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一女神,都沒救回這部爛劇
去年的奧斯卡最佳頒給《寄生蟲》,絕對是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消息。
第一次有亞洲電影,亞洲導演站到了這個獎項的制高點,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但仔細想想,也也有跡可循。
《寄生蟲》的導演奉俊昊不單單是韓國國寶級,也早就進軍了好萊塢。
這部拍攝於2013年的電影,豆瓣只有7.5分,但風格跟設定都是蠻突出的。
以至於7年後的今天,這部片還改編成了劇——
雪國列車2020
其一是影版《雪國列車》帶來的品牌效應,其二就是主演詹妮弗·康納利了!
12歲那年,在《美國往事》裏驚鴻一瞥,成了影史上一個不可忘卻的鏡頭。
咱們先從劇情聊起——
劇版《雪國列車》跟影版世界觀相同,世界因為核戰爭導致温度升高,科學家們嘗試改變這種極端氣候,往天上放了幾根火箭。
科學家們確實是降低了全球的温度,卻接着把地球給凍住了。
温度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地表已然不適合生物生存。
不過有一部分平民闖過層層圍捕,最後一刻上了車。
劇版《雪國列車》一開場其實蠻不錯的,把影版沒有時間描述的背景,做了一個詳細的補充。
在聊《飢餓站台》的時候,叔又説到那是一部“高概念”的電影;
通過一個強烈吸引觀眾的噱頭,圍繞它再進行詳細再創作。
“飢餓站台”其實就是豎版的“雪國列車”。
在平民闖入富人才有資格登上列車後,他們並沒有實現階級的統一;在列車上換了個概念:
無產階級成了車尾人。
一塊塊不知名果凍,賴以維持生存。
這樣的日子過了6年,情況愈發嚴重。
維持生命的不知名果凍越來越少,車尾人已經好幾年沒有新生兒,氣力也越來越少。
車尾人窮,但也不傻;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只有反抗, 而生產資料有限時,反抗只能通過暴力執行。
男主萊頓身強體壯、正直盛年,當仍不讓是領導者之一。
一半養老鼠,攢新的蛋白質;
另一半給“大力士”,顯然是秘密武器,為了暴力反抗而準備。
萊頓突然被前車的保安帶走;
車尾人的不穩定因素,再次增加。
換到萊頓的視角,被帶走的他經歷一系列檢查、強迫洗了個澡,吃了頓飽飯後,終於知道要幹嘛了。
人死在管道,下體被割掉,兇手不知所蹤。
也在這,劇版《雪國列車》的邏輯開始螺旋下跌。
把男主引入前車的這個引子,本身就很尷尬,
作為可以實現自我循環的列車,竟然在人員配備上缺失了秩序維護者這一環。
但這還不止,接下來女神詹妮弗·康納利的角色,更是崩塌。
首先,為全車乘客播報列車情況,温度、提醒各種注意事項。
帶男主參觀各種謀殺案相關的車廂;
畢竟穿一天高跟鞋,任誰都頂不住。
只見女神脱下高跟,換上衞衣,拿起水瓶走到車輛駕駛室,直接坐了下來。
“列車是你的,威爾福德先生”
等一下,看到這,你決然跟我説...這位從早忙到晚,比996社畜都忙的人...
居然是列車的創始人兼負責人威爾福德先生???
是那個你一整集都在渲染、都在強調的神秘人物、近乎“上帝”的存在???
各種不符合邏輯、敷衍輕佻的設定,讓這部大IP改編、有大牌演員參與的劇集,一下子就崩塌了。
豆瓣評分一降再降,從開分的8.0,掉到現在的7.4,比影版還低。
原因在於前面提到的那兩個bug之外,叔覺得劇版撲街的問題在於 “落差感”。
影版《雪國列車》高概念、反烏托邦的設定是很吸引人的,但因為電影的篇幅限制,並沒有辦法講詳細,鋪墊細節。
但出來的結果出乎意料,沒有達到觀眾的預期,反而給出更多不合邏輯的設定。
但換句話説,播了1集的劇給它定死刑又有點早,
接下來幾集《雪國列車》能否有翻身機會,就看它怎麼表現了。
▼
點擊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點個在看吧
↘ ↘↘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