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雙決”報道組 涼山報道
1993年,“山鷹組合”成立。三個抱着吉他,留着長髮,來自大涼山的年輕人,組成了中國第一支少數民族原創音樂組合,《走出大涼山》《七月火把節》等歌曲廣為傳唱。中國流行音樂自此開始,增添了獨具魅力的涼山色彩。
27年後,在涼山州西昌市的工作室裏,“山鷹組合”主創“老鷹”吉克曲布,抱着吉他,撥動琴絃,哼唱的,依然是大涼山的歌謠。
從當年走出大涼山,到如今回到大涼山,那位青澀的長髮披肩的年輕人,鬢角,也有了白髮。
作為涼山第一代彝族流行音樂歌者,吉克曲布將涼山的高山、河流、人物,甚至藍天白雲都寫成了詩,被稱為“彝族流行音樂教父”。如今,他正致力於涼山民族音樂的傳承與保護,在涼山打造彝族音樂基地。
從“山鷹組合”開始,上世紀90年代至今,“彝人制造”、吉克雋逸、吉傑、莫西子詩、海來阿木……越來越多的大涼山歌者走出大涼山,登上耀眼舞台。他們正在將涼山,唱給世界聽。
吉克曲布接受封面新聞採訪
走出涼山:
3個彝族青年全國走紅 單張專輯銷量80萬
吉克曲布的工作室,位於大涼山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內。閒暇時間,他喜歡倒上一杯茶,戴上墨鏡,懶懶地斜坐在編曲室的椅子上,抱一把吉他,輕彈哼唱。
吉克曲布在工作室彈奏吉他
“涼山彝族音樂,一大把歌曲都是在這兒誕生的。”一曲彈畢,吉克曲布突然有些感慨:時間,過得太快。
1992年,吉克曲布在昭覺縣的一座礦山上班,因思念母親,寫了人生中第一首母語歌曲《想媽媽》。
歌寫好後,他和朋友找來一台錄音機,自彈自唱,將歌錄了下來。沒想到,這首歌意外走紅,很快就傳遍了昭覺縣的大街小巷。
經過朋友介紹,吉克曲布認識了瓦其依合和奧傑阿格,三人成立了“金絲鳥”藝術團,找了12名伴舞演員,開始在本地演出。
吉克曲布回憶,當時,藝術團走的是“鄉村路線”,沒想到會發行正規的唱片。關心彝族文化發展的原副州長巴莫爾哈,為他們取名為“山鷹組合”。鷹是彝族人的圖騰,巴莫爾哈希望,他們能像山鷹一樣,飛得更高更遠。
上世紀90年代,走出大涼山闖蕩的“山鷹組合”
上世紀90年代,“山鷹組合”的專輯宣傳照
1994年,“山鷹組合”在貴州畢節參加杜鵑花節,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著名音樂製作人陳小奇,之後與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簽約,推出了他們的第三張專輯《走出大涼山》。
《走出大涼山》,也是“山鷹組合”的第一張國語專輯,有主打歌《走出大涼山》《七月火把節》等,發佈之後,很快走紅。
其實,《走出大涼山》這首歌,在他們之前發佈的母語專輯中已有彝語版,叫做《心想事難成》。
“當時創作這首歌曲,是因為我和父親吵架了。”吉克曲布的父親並不支持兒子唱歌,而是希望他能夠當公務員或者工人,父子兩人為此意見不和。
當時,吉克曲布留着一頭長髮,“周圍的人都不喜歡,説這種裝扮唱歌跳舞是‘二流子’行為。”
“差一點,我就沒能當成歌手,因為全部的人都反對。”吉克曲布説,後來,他毅然把工作辭了,“然後我和我父親吵得不可開交。”
父親一怒之下,將吉克曲布的吉他摔了,6根弦只剩下3根。他抱着斷絃的吉他,衝到了樓頂上,用剩下的3根弦,聲嘶力竭地歌唱:如果我能心想事成,我要到北京,去看那堵老牆;我如果能心想事成,我要坐上飛機,我要去看宇宙……
吉克曲布的夢想實現了:3個彝族青年紮實的唱腔和不羈的造型,結合來自大涼山的原創音樂,在當時的樂壇令人耳目一新。《走出大涼山》專輯,銷量達到了80萬張。
當年自己有多火?吉克曲布回憶,當時他們的唱片銷量,是太平洋影音的第一梯隊。他們還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歌迷寫來的信件,信寄到公司,幾個大麻袋裝起來,看都看不完。
“山鷹組合”近照
回到家鄉:
走紅之後“隱退”,創作屬於涼山的歌
從“山鷹組合”開始,音樂的種子,在大涼山深處開始萌芽。
1996年,曲比哈布、曲比哈日、倮伍阿木3人,組成了“黑虎三人組”,開始了自己的歌唱生涯。1998年,三人前往北京簽約公司,更名為“彝人制造”。2000年,他們的首張國語專輯《彝人制造》一炮打響,摘得當年的多個流行音樂獎項。
在新世紀之交,來自大涼山的“天菩薩組合”、吉狄康帥、沙瑪沙軍等一批彝族歌者,也在走出大山,獲得了成功。
出人意料的是,1997年,合約到期後,正當走紅的“山鷹組合”沒有選擇續約,而是“隱退”,回到了涼山。
他們開始走進大山深處採風,抱着錄音機,給村民唱歌,也請村民唱歌給他們聽。每次下鄉,錄製的磁帶都是一大包。
3年採風時間下來,3個人對音樂的理解,有了質的變化:彝族人的音樂文化、家鄉的變化該怎樣去表達?
這3年“蟄伏”後的感悟,吉克曲布總結為:我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應該怎麼辦?
吉克曲布
此時,時間已進入新千年。2002年,“山鷹組合”發佈第六張專輯《漂人》,裏面有一首《大小涼山》,就體現了對故鄉的眷戀和思考。2003年發行的專輯《憂傷的母語》,則是對彝族文化傳承的一種呼籲,歌曲幾乎都是關於故鄉,關於民族,關於大山,是唱給涼山的歌。
和吉克曲布一樣,作為“山鷹組合”曾經的一員,“彝族歌王”奧傑阿格説,他最初開始接觸音樂,也是從一把吉他開始的。“我們經常開玩笑講,一把吉他,就改變了我們這一羣人,一把吉他,就改變了涼山音樂的現狀。”
2006年,奧傑阿格打造的“太陽部落”組合,拿下“第十二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銀獎。四個年輕帥氣的小夥,被點評專家譽為國內“最美和聲”。
2009年,吉克曲布打造的“南方葉子”組合,亮相央視“星光大道”,技驚四座,獲得好評如潮。
吉克曲布和學生“小青蛙”組合練歌
文化傳承:
建音樂基地,將涼山的歌聲唱給世界
午後,陽光透過玻璃,在吉克曲布的工作室,三個年輕人正圍坐一起練歌。他們是吉克曲布的學生,也是“小青蛙組合”的成員,專注於彝族原創音樂。
組合成立不久,歌曲還不多,但他們已經有了不少粉絲。現場,三人合唱的一首彝語歌曲《阿依木呷》,曲風清新,節奏歡快,婉轉動聽。一把吉他彈奏,三人輕輕哼唱,吉克曲布也在一旁坐下,打着拍子。
近年來,吉克曲布選擇留在涼山,繼續從事音樂創作。他的學生,包括吉克雋逸等一批又一批的彝族新生代歌手走出了大涼山,閃耀舞台。
2012年,《中國好聲音》舞台上,吉克雋逸憑藉一首《不要怕》,讓全國觀眾記住了這名來自大涼山的女孩。彝族音樂和彝族歌者,再次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2014年,《不要怕》的原創者、來自涼山的民謠歌手莫西子詩,以一首《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裏》,讓涼山這片歌者輩出的土地,聚焦了更多的目光。
到2020年,涼山歌手海來阿木創作的一首《點歌的人》,火遍大街小巷,成為抖音神曲。
吉克曲布認為,不同的時代,造就不同的人。如今,越來越多的涼山歌者,能夠站上更大的舞台,這令人欣慰。
吉克曲布接受封面新聞採訪
作為涼山州政協委員,吉克曲布也一直在致力於彝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從涼山的發展來看啊,變化特別大。”吉克曲布説,特別是近幾年,通過精準扶貧,各種外來的支援,改變天翻地覆。今年,涼山所有的貧困縣,也都將脱貧摘帽。
吉克曲布一直有這樣的擔心:物質生活滿足之後,要警惕文化的荒漠化。他認為,在涼山脱貧奔康過上幸福生活的同時,也應該進行引導,把精神文明建設和彝族文化傳承重視起來,要讓涼山的民族文化,充滿立體感。
就文化傳承方面,在吉克曲布看來,現在也好,未來也好,彝族音樂的可挖掘性很大。
“這麼多年來,我們涼山音樂廣為歡迎,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每個縣的音樂風格都不一樣,所以涼山盛產音樂。”吉克曲布説,他之所以選擇從北京回到涼山,就是想要在涼山打造一個彝族音樂基地,培養更優秀的歌者,讓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彝族音樂的魅力,將涼山的歌聲,唱給世界聽。
他的想法是,打造彝族品牌的世界音樂。“因為少數民族的音樂做好了,它才是世界的,做不好,它仍然是民族的。所以,我一直在推廣、挖掘、整理,希望出一些更好、更能與世界接軌的一些作品出來。”
目前,涼山正在大力發展文旅產業。吉克曲布認為,涼山是少數民族集聚區,需要將大量的民族文化融入旅遊產業,助力其可持續發展,從現在開始,就應當重視打造。
“民族文化,不應該在最好的時代流失了。”吉克曲布説,所以他呼籲:怎麼樣在最好的年代,抓住一些最好的東西,讓它在未來發出更大的光芒,維持更久的生機。
每年11月,彝族年,吉克曲布都會自己出錢舉辦一場彝族年音樂晚會,已連續9年。晚會上,從大涼山走出去的著名彝族歌手會齊聚一堂。今年第十週年的演出,已經在籌劃之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