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雞蛋羹不適合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輔食添加3大原則,新手爸媽要知道

由 終廷花 發佈於 美食

蒸煮煎炸炒,雞蛋不愧是烹飪界的“百變食材”。不止是做法多樣,雞蛋中所富含有的蛋白質、氨基酸等有益物質,也是人體生理活動必然所需的營養成分。

“每天吃一個雞蛋”的飲食營養法則,受到業內人士肯定。

正是因為雞蛋的高營養、易吸收,才讓雞蛋羹成了寶寶暢銷的輔食食品。可看似易於吞嚥的雞蛋羹,並不是適合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你知道為什麼嗎?

嘟嘟是早產兒,一直比同月齡的孩子顯得要瘦小許多,疼愛孩子的嘟嘟媽特別着急。

某天,嘟嘟媽看育兒書上提及,在孩子4-6個月的時候可以適當添加輔食。嘟嘟媽立馬行動開始給孩子補營養。

什麼適合作為孩子的第一口輔食呢?沒有育兒經驗的嘟嘟媽請教了嘟嘟奶奶,奶奶説:蒸雞蛋羹吧,又滑又香,營養又好,孩子又能吞嚥。

嘟嘟媽一想也是這個道理,趕緊着手準備了雞蛋羹。嘟嘟很聽話,吃了好幾口媽媽精心準備的輔食。

可沒多久,嘟嘟就不對勁了,嚎啕大哭,小臉蛋憋通紅,過了一會又出現嘔吐症狀。不明所以的嘟嘟媽不敢怠慢,帶着孩子去了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嘟嘟全身上下出現了一整片紅疹子,醫生經過問診得出結論,是因為嘟嘟吃了雞蛋羹引起了蛋白質過敏。

配圖來源於網絡

嘟嘟媽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好心辦了壞事。她帶着哭腔詢問醫生:是不是自己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間太早?

醫生搖頭:和輔食添加時間無關,都是雞蛋羹惹的禍!

中國營養協會倡導孩子滿6個月後開始添加輔食,但每個孩子的成長有所差異,所以這一月齡只是參考值。當寶寶體重達到13斤左右,天生的“頂舌反應”消失,且寶寶運動發育也開始跟上,這時候就要考慮添加輔食。

不過雞蛋羹並不適合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因為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的寶寶,腸胃非常脆弱,雞蛋中含有的優質蛋白很容易導致寶寶出現嘔吐、紅疹、腹瀉等症狀,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威脅。

鑑於從母乳或者配方奶粉過渡到輔食的寶寶脾胃虛弱,因此初期的輔食最好是易消化、吸收的穀物,再加上6個月齡左右的寶寶,補鐵是比較重要的,因此寶寶第一口輔食最好是有鐵元素的營養米粉。

這裏需要慎重提醒各位家長,有的爸爸媽媽總是擔心市面上的米粉不乾淨、含有添加劑等,寧肯花時間精力自己去磨米粉,或者熬製米湯等。事實上,DIY的“特製餐”並不是最好選擇,因為其中所含有的營養元素達不到寶寶成長的需求。

原則一、品種要單一,不要混亂

很多新手爸媽都會“心急”的錯誤,恨不得把全天下的美食盛宴都擺到寶寶跟前,讓寶寶一次就能吸收所有的營養。事實上,初期的輔食添加一定要“單一”,正如上文所述,發育中的寶寶脾胃虛弱,對某種食物可能會產生“排斥反應”,若然混合多種食物進行餵養,一旦寶寶出現過敏等症狀,那麼無法追溯到源頭。

輔食添加的第一大原則是食物品種從少到多,每一種食物需要給孩子3天以上的適應期,到寶寶完全接受沒有“排斥”現象,那麼循序漸進開始添加第二樣食物,以此循環,直到第三樣、第四樣……

原則二:一口吃不出一個大胖子

新手爸媽都特別在意寶寶的“成長曲線”,總怕寶寶長得慢落後於同齡人,因此當寶寶開始添加輔食開始,就恨不得寶寶能“一口吃出個大胖子”。但寶寶嬌弱的腸胃一次性無法“海納百川”,一旦食物過量,反而可能給孩子造成負擔。

輔食添加的第二大原則是餵養食量不能貪多,從少到多,給予孩子一個接納的過渡期。

原則三:逐步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

孩子萌生出第一顆小乳牙的時候,新手爸媽們都是“欣喜若狂”,事實上乳牙的萌生也代表了孩子逐步有了咀嚼的能力。

咀嚼能力是需要進食過程進行鍛鍊,比如一開始孩子只能嘗試流質食物,到半流質食物,慢慢地可以嘗試糊狀食物,過渡到最後寶寶能夠獨立完成固體食物的咀嚼與吞嚥。而一部分新手爸媽總是捨不得孩子去“嘗試”,擔心他們無法吞嚥,引起窒息等,一直以來都以流質食物餵養孩子,這樣“過分精細化”餵養會影響孩子正常咀嚼能力的發育,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輔食添加的第三大原則是輔食濃度從稀到稠。

輔食添加是寶寶成長髮育的一個小小的里程碑。

需要注意的是,一歲之前寶寶輔食的添加不能放鹽,避免給寶寶肝臟造成負擔。輔食添加過程,爸媽們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接納情況,有些食物不合寶寶胃口,那麼一定也不要強迫,換個花樣或者隔段時間再給孩子嘗試。與此同時,要觀察寶寶的大便情況,出現腹瀉或者大便黏液狀態,一定要及時就醫。

一歲之後,孩子基本能夠接受正常的固體食物,能夠和爸爸媽媽同台吃飯,不用單獨“開小灶”了。但這期間的飲食也要遵守“清淡易消化”原則,每天食鹽的攝入量低於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