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肉和紅燒肉的區別,口感,味道上都是有所區別的,貴者不肯吃
提起“東坡肉”不由的就會想起,宋人東坡先生的那首《豬肉頌》“黃州有好肉,價錢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很多人認為:“東坡肉”和“紅燒肉”是一種美食,都將東坡肉和紅燒肉淪為一談。確實,不仔細琢磨,是很難分辨出哪是東坡肉,哪是紅燒肉?甚至有人吃了一輩子,也不知道。東坡肉和紅燒肉區別究竟在哪裏呢?
東坡肉初創於宋代,是大文豪東坡先生的始創,他的《豬肉頌》足以證明,尤其是那句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是他自美”更能確定就出自宋朝時期。這首詩是東坡先生寫於黃州,也就是現在的黃岡。
徐州文史資料記載:蘇東坡在徐州為官之時,黃河決口,東坡以身試卒,與徐州築堤護城,經過七十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最終保住了徐州城,為了感謝東坡治理有方,抗洪有法,為答謝東坡先生,百姓宰豬烹羊,以示慰勞,東坡不好推辭,收下之後親自下廚做成了紅燒肉,回贈與徐州民眾,食後頓覺此肉肥而不膩,軟糯酥香,最後取名為“回贈肉”以示答謝,最後“回贈肉”這道菜就當地廣為流傳。
“東坡肉”是浙江著名的一道家常菜餚,據説:蘇東坡為官清廉,有愛民如子,在杭州抗洪有功,當地民眾為了答謝東坡先生,又聞東坡在徐、黃二州之時,最喜歡吃得就是燜豬肉了,為了紀念東坡先生,就將這種美味取名於“東坡肉”至此以往,東坡肉就成為了浙江名菜。
東坡肉和紅燒肉的區別
1、東坡肉的做法主採用了燉、蒸之法烹飪而成,在口感上整體香滑,火候足的東坡肉,肉的脂肪經過蒸制,幾乎微乎其微,所剩不多,而這些油脂經過蒸制,會滲透在肉中,因此菜餚會越蒸越嫩。
2、紅燒肉則是講究的肉色泛紅,而這種上色之法是通過“糖色”調配而成的,紅燒肉外微硬,裏肉軟糯,肥瘦相間,肥而不膩,而這種越是入味,菜品也隨之越結實。
東坡肉的做法:
所需食材:帶皮五花肉、紹酒、蠔油、大葱、生薑、生抽、白糖、食鹽。
1、將鍋燒熱,將五花肉皮朝下炙烤去除皮腥味,撈出用刷子刷洗乾淨,撈出控幹水備用。
2、鍋中加入適量水燒開,將洗淨後的五花肉放入,加入紹酒適量和生薑片焯水至五花肉五成熟,撈出晾涼後切成4釐米大小的方塊,再用棉線將五花肉繞四周綁起來。
3、在砂鍋底部墊蒸架,鋪上葱姜,再將五花肉放入鍋中,倒入蠔油、生抽、紹酒,再加入與五花肉齊平的水,再加入食鹽蓋上鍋蓋大火燒開,轉小火燜燉2小時。
4、湯汁濃稠時,再將五花肉皮朝上,再倒入湯汁,放入蒸鍋中燒開蒸40分鐘出鍋即可上桌。
總結:
“東坡肉”和“紅燒肉”到底有什麼區別?這是兩種不管是在做法上,還是在口感、味道上都是有所區別的,東坡肉採用的是以燜、燉、蒸的方法為烹飪,色澤紅亮,味醇汁濃、口感酥爛香滑且不肥膩,而紅燒肉則採用的是煎、燒、燉的方法烹飪,和東坡肉的“燜香”成反比,口感軟糯略有甜香之味,所以東坡肉和紅燒肉,無論在烹飪上,還是口感、味道上是完全不同的。
本文相關詞條概念解析:
東坡肉
東坡肉又名滾肉、紅燒肉是江南地區漢族傳統名菜,屬浙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東坡肉,色、香、味俱全,深受人們喜愛。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滾肉是福建莆田地區知名的一道菜,莆田滾肉在當地有很高的地位,因燉制翻滾,就可知是滾肉。滾肉、紅燒肉、東坡肉是一種肉,叫法不同,感覺滾肉最貼切這道菜,滿口留香,想吃肉就吃滾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