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
“雪糕刺客”成了熱門詞條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昨晚
#鍾薛高31℃下放1小時不化#
也衝上了微博熱搜
鍾薛高回應
近日
有網友將一支海鹽口味的
鍾薛高雪糕
放置在室温31℃的條件下
半小時後
雪糕表面的冰層化開
呈現奶油狀
50分鐘後
盒子裏的雪糕
處於比較黏稠的乳狀
而非水狀,整體形態完好
雪糕在室温31℃的條件下放置半小時後,表層冰面出現融化跡象 (圖源:網傳截圖 極目新聞)
雪糕在31℃的室温下放置近1小時後,仍然沒有完全融化 (圖源:網傳截圖 極目新聞)
有不少網友推測
雪糕不會融化
是添加了防腐劑、凝固劑
另有網友擔心
不會化的雪糕還能吃嗎
昨日
鍾薛高官方微博
對於網傳鍾薛高海鹽椰椰產品
長時間不融化問題做出了回應
↓↓↓
其稱並不存在不融化的雪糕,固形物高,水少,完全融化後自然就為黏稠狀,不會完全散開變成一攤水狀,而固體無論如何融化也不能變成水。
融化呈黏稠狀是因為這款產品配方中主要成分為牛奶,稀奶油,椰漿,煉乳,全脂奶粉,冰蛋黃等等,產品本身固形物含量達到40%左右,除部分原料本身含少量水外,配方未額外添加飲用水。同時對於添加問題,為在貨架期內保持產品的良好風味和形態,產品僅使用極少量的食品乳化增稠劑,均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添加,可放心食用。
對此
有不少網友仍然疑惑
照此推論
牛奶椰漿都是固體嗎
那麼“不化”的雪糕
究竟是怎麼回事?
中國食品安全網做了一個實驗
不化的雪糕
為了觀察雪糕融化速度
將山楂口味雪糕(左)
酸奶味雪糕(中)
牛奶咖啡口味雪糕(右)
進行對比
三支雪糕自冷櫃取出室內放置十分鐘後
其外觀並無明顯變化
三支雪糕
自冷櫃取出後50分鐘再觀察
山楂口味和酸奶口味雪糕
已經完全融化
而牛奶咖啡口味雪糕
僅四周有輕微融化
雪糕外形仍清晰可見
整體融化程度並不明顯
中國食品安全網稱
影響雪糕融化速度的因素很多
牛奶、稀奶油、全脂乳粉
等原料含量高的雪糕
融化速度慢
雪糕的固形物
可以理解為雪糕中除去水分後的幹物質
是雪糕中營養成分的來源
總固形物及蛋白質含量越高
如蛋白質、脂肪等含量
加上雪糕水份的佔比少
其融化速度慢就再正常不過了
有食品添加劑的產品能吃嗎
談到食品添加劑
不少人存在一個誤區
認為有食品添加劑都是不健康的
但其實
國家標準中對食品添加劑的適用範圍和使用量
均有明確規定
在標準規定的範圍內使用食品添加劑
都是安全的
而增稠劑是一種廣泛應用於食品中的添加劑
果凍、八寶粥、銀耳燕窩等食品中
都有增稠劑的身影
其主要作用在於改善和增加食品的黏稠度
並能使食品有潤滑適口的感覺
雪糕中常使用的卡拉膠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在冰淇淋、雪糕類冷凍飲品中
作為增稠劑可“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
上海網絡闢謠平台稱
“添加劑越多,越難融化”
的説法不準確
有研究對
穩定劑添加的濃度
分別是0.40%、0.45%和0.50%
的雪糕進行實驗
結果發現
當添加量為0.45%時
冰淇淋的抗融性最好
影響雪糕融化的因素很多
通常來説
固形物含量高的雪糕
比以水為主要原料的雪糕融化得慢
圖片來源:中國食品安全網
關於雪糕怎麼選
大家主要還是看配料表
要選擇乳製品排名靠前的
品質會更好
國家出手,專治“雪糕刺客”
近年來
“天價雪糕”成為一個話題
動輒十幾塊到幾十塊的雪糕
和“普通雪糕”一起躺在店家的冰櫃裏
讓你順便拿一個去結賬時
露出大吃一驚的表情
網友便給它們取名為“雪糕刺客”
與“雪糕刺客”對應
近日
有網友發明“雪糕護衞”一詞
指與雪糕刺客相反
每次看到就感覺心安
味道不錯價格合適
從小吃到大
得注意的是
近日
#7月起雪糕刺客或將無所遁形#
也登上了熱搜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消息
《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
7月1日起施行
①經營者應當以顯著方式進行明碼標價,明確標示價格所對應的商品或者服務;
②明碼標價應當根據商品和服務、行業、區域等特點,做到真實準確、貨籤對位、標識醒目;
③經營者不得不標示或者顯著弱化標示對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不利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根據規定
經營者應以顯著方式進行明碼標價
未來我們再也不用吃“啞巴虧”了
你最近有被雪糕“刺中”過嗎?
(原標題:鍾薛高回應雪糕高温不化,你遇到過“雪糕刺客”嗎?)
來源:央視網微信公眾號
流程編輯:tf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