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今天的街道,外賣騎手不缺。在快節奏的生活背景下,許多獨居的年輕人懶得做飯,基本的吃飯都是點個外賣。 畢竟,一個人做飯的重量很難掌握好。菜太多浪費,菜不夠吃。這時候點一份外賣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外賣工人已經成為一個新的職業,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做外賣工人。在市場上,甚至有一種現象,他們不願意在工地上工作300天,寧願滿街提貨。一方面説明外賣工人的工資水平還是比較高的,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引起重視。外賣人數大幅增加的背後,是很多原本屬於製造業的人被“搶”走了。
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許多新的行業確實誕生了,同時也給更多的人帶來了機遇。電子商務平台的興起帶動了快遞行業的發展。這個時候很多人寄快遞。外賣平台的興起也給了很多隻能在工廠工作的人更多的選擇。比起工廠枯燥的日常工作,很多人更傾向於選擇空閒時間更多的送貨員。
正因為如此,製造業才會出現“招人難”的問題。年輕人不願意進廠,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送外賣和快遞。大街上有騎手,真的浪費了幾百萬勞動力嗎?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很久,會發生什麼?畢竟對於一個國家來説,製造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曹德旺,作為一個企業家,只能感嘆到這一點,他知道無論房地產或其他行業多麼發達,真正的製造業都不能“丟失”。
隨着外賣行業的發展,自然需要大量的人從事這個行業。數據顯示,預計未來五年網絡合同分銷商的需求將達到3000萬,分銷勞動力的缺口還將長期存在,因此網絡合同分銷商未來的市場前景可能會更廣闊。從線上送貨員的定義來看,是指通過移動互聯網平台接收或檢查客户訂單,然後根據訂單的需求將貨物送到指定地點的服務人員,外賣兄弟就是其中的典型。
由於巨大的市場需求,網絡合同分銷商的數量急劇增加,每天在路上跑的網絡合同分銷商達到了一百萬。大家都選擇提貨,這些人工真的浪費了嗎?要知道無論從事什麼行業,本質都是為了賺錢。近年來,由於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弱。
勞動力需求量大,主要是那些低端流水線企業。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業想要獲得更多的成本,自然不會給工人更好的待遇。這就導致了市場上一個奇怪的現象,企業一邊喊着找不到人,一邊不願意給工人漲工資。在這種背景下,許多人不喜歡留在工廠,選擇了另一種職業。
從送餐工人的工資結構來看,獲利的主要是接受訂貨的數量。 至少時間是自由的。家裏有事,不接單就關平台。如果你想賺更多的錢,你可以接受更多的訂單。換句話説,只要努力的外賣哥每個月有五六千的收入,都沒有問題。反觀另一邊,要是這樣的薪水在廠子裏,那怕是要加好久的班才能拿到這些錢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不難理解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提貨,而來工廠上班的人卻越來越少。看現在的國內市場,似乎最熱門的職業不再是教師、會計,而是一些與互聯網相關的行業,比如快遞員、快遞員等。不管你在哪個城市,街上都不缺外賣工人。因為不管是哪個城市,一個送貨員找工作都不難。
其次,在外賣領域,門檻比較低。不管之前從事過什麼職業,只要會玩手機,按導航找位置,都可以輕鬆做好這份工作。相比之下,製造工廠的門檻提高了,工廠裏一些大齡員工不願意招人。同時對學歷也有一定要求,所以這個時候招人自然更難。
談到工廠,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厭惡。 因為在廠子裏流水線工作很單調,時間不夠自由。我每天重複同樣的工作,只能靠加班才能拿到高工資。再加上年輕一代觀念的轉變,很多人覺得在工廠上班是“不稱職”的,只要能拿到高工資,寧願拿外賣。
如果這種現象繼續下去,工廠招人只會越來越難。對於企業來説,如果繼續使用舊的管理模式,不重視員工的工資和工作環境,就無法長期留住員工。改變工資和為年輕人提供更多保證是企業永遠活命的要害。 這樣,與其説外賣“剝奪”製造勞動力,不如説廠家自己不能留下人。
要知道時代一直在進步發展,任何一個停滯不前的行業都有被淘汰的風險。就像電商平台的出現,和實體店一脈相承。包括外賣,不可能一直這麼受歡迎。一個新行業出現後,送貨人員會不會被其他行業取代,誰也説不準。
簡單來説,製造業和外賣行業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外賣騎手的激增,不是製造業人的“攫取”,而是時代發展趨勢的必然結果。工廠只注重自己的利潤,忽視員工的工資,自然會導致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在工廠工作。
工廠一方面想招年輕人,但另一方面只有年紀大的人在工廠工作。其實這已經暴露了問題。不改的話,以後只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賣兄弟這樣的羣體,自由職業會成為更多人的選擇。那麼對此你們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你們在評論區留下你們寶貴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