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三味,總有一款饞住你
每天一篇原創,今天是第1107天
《管見參考》
全國走好網上羣眾路線典型案例
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成績突出個人
紹興市網上文化家園示範項目
紹興市全民閲讀優秀項目
芒種的日子,想起了你……
管見的美食江湖·第九十三站
鄉愁
文/管見 美食主播/俞偉
農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農曆五月(今年是閏四月),有芒種節氣,在這段時間裏,有芒的麥子要快收,有芒的稻子要快種。
相對平常時節,農忙時大家會吃點好的,吃得好,才能有力氣。
在芒種時節,對以往鄉村的食物,我有別樣的記憶。
白米粽
除了閏年(今年便是閏四月),芒種與端午在時間上很接近,而糯米又很扛得住餓,因此,家家户户會多包一些粽子,既是端午節的美食,也是勞動時的點心。
暮春初夏,一陣風,一陣雨,田泥被雨水泡得發軟。
要插秧了,喊上親朋好友,幫忙一起下田幹活,等自家的活好了,再去別人家幫工。
秧田間,雨霧中,子規聲遠。
到了半上午,太陽昇起了兩丈高,水田綠了一小半。主人家就挑着點心擔子來了,一人兩個白米粽,一碗鹹鹹的乾菜湯,一點紅紅的古巴糖。
等主人家喚了三五聲,插秧的人才直起腰,走到田埂邊吃點心。
粽子是頭天晚上煮好的,剝開粽葉,冷糯米裹得緊緊的,咬起來更有韌勁。
温潤的糯米,裹上草木的清香,隨着初夏的山風,從唇齒之間向田野瀰漫開來,踏實滿足。
豬油醬油炒飯
半上午吃的是粽子,半下午的點心就是豬油醬油炒飯。
請人幫忙種田的當天,主人家起早去買了點肉,精的少,肥的多。
夾精帶肥的切成大塊,加入一大盆油豆腐,燒成紅赤香濃的油豆腐肉,是中午的主菜。
剩下的肥肉,切成小方丁下鍋,不一會兒,鍋底就滲出了油,當肉丁從粉紅變成透明時,就用文火慢慢熬,熬出一大碗豬油和半碗油渣來。
剛熬完豬油的鍋,直接下鹹菜和豆腐乾,翻炒均勻,通體閃亮,當中飯的菜蔬,既體面又下飯。
到了半下午,將冷飯打散,用豬油炒熱,條件好的,還會打個雞蛋進去,再加入醬油,炒拌均勻,讓每粒米飯都沾上豬油和醬油,起鍋前撒幾粒葱花,趁熱挑到田邊。
布穀鳥飛過鏡面似的水田:“割麥插禾,割麥插禾。”
聽得主人家心花怒放,吃得幫工們意猶未盡。
鹹肉蒸筍乾菜
精打細算的人家,會省下一塊過年時的鹹豬肉,藏在乾菜堆裏,深居甕裏,不露聲色。
芒種,正式請它出山壓陣。
鹹肉呈淡黃色,隱隱有硃砂、橙紅的肌理。連皮帶肉切成厚塊,一塊塊斜放着疊在一起,底下鋪厚厚一層筍乾菜,上鍋蒸熟。
淡黃的鹹肉,烏黑的菜乾,鹹香撲鼻,是晚飯的主菜。
家底殷實的人家,還會單獨炒一盤,鹹肉切成薄片,配上姜和蒜,大火猛炒,晶瑩剔透,不粘不連,不柴不膩,是晚飯的加菜。
芒種時節,起承春收夏播,轉合秋收冬藏,一點一滴,一菜一飯,是當下的生活,是美好的嚮往。
白米粽、豬油醬油炒飯、鹹肉蒸筍乾菜,這芒種三味——
是舌尖上的記憶,
是生命中的過往,
是眉頭下的鄉愁。
主播説
讀着文章
《貝加爾湖畔》悄然進來
很多芒種
在過往的歲月靜靜地飄散
能夠留給自己不多
比如白米粽
比如李健那融化冰雪的深情
把你的故事告訴我,我來釀成美酒......
分割線
看了這篇文章的你
右下角點個“在看”,可好?
歡迎入羣
一、“熱愛2020”羣(羣友自己決定一個喜歡的項目,每天堅持並在羣裏打卡),目前91人。
二、“思維訓練營”羣,目前100人。
三、“每天耕田”(每天寫作)羣,目前90人,羣裏要求所有的人每天堅持寫作並打卡,還有文壇大咖隨時指導,你來不?
四、“進一寸的歡喜”(英語學習)羣,目前128人。
五、“野蠻人之家”(運動健身)羣,目前28人。
作者介紹
管見:
高級編輯
中國網錢江潮評特約評論員
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户端特約評論員
浙江省電視藝術傑出貢獻獎獲得者
點在看、轉發、分享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