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統編教材”學寫作:課文中的“美食”
跟着“統編教材”學寫作:課文中的“美食”
文/郭學萍
也許有人以為,讀透教材是為了“考試”。這樣的理解就狹隘了。讀書當然免不了“考試”,但不全為“考試”,它為一個人終生髮展奠基。
今天,長辮子老師就和大家聊一聊統編教材1-6年級中的“美食”。常言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認真閲讀下面這些關於“美食”的文字,不知不覺中可以實現下面兩個目標:
1:積累有用的寫作素材
2:學習有用的寫作寫法
【統編教材·一下】
課文10《端午粽》
【讀寫遷移】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粽子的外形與口味。我們可以仿照課文中的寫法,也來説一説:
舌尖上的美食
我喜歡吃的美食是()
我看到了
我聞到了
我聽到了
我嚐到了
我感覺到了
我……
【統編教材·二下】
課文6《千人糕》
【讀寫遷移】
這篇課文詳細介紹了千人糕是怎麼做成的?學了課文之後,我們可以和科學老師合作,瞭解一件衣服的形成過程。
我們還可以帶着孩子讀一讀於虹呈的《盤中餐》,瞭解一粒米的生命過程。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閲讀探尋過程。
識字2《傳統節日》
識字4《中國美食》
中國美食,美不勝收。這樣的識字課讓孩子們的味蕾和文字一起打開。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繼續補充閲讀一些和美食相關的童謠。
比如,南京人,就會讓孩子讀《金陵小吃》。你在哪個城市,你又能找到哪些關於美食的兒歌、童謠呢?
當然,如果你是高年級的孩子,還可以利用節假日,多逛幾家小吃店,做一本《南京的美食》這樣的“圖畫書”。
南京的味道
【統編教材·三下】
課文1《古詩三首》
“吃貨”蘇軾,什麼美食都可以下筆。蔞蒿、蘆芽這類鄉間野味且不用説,就算有毒的河豚,他也説:“值得一死於是!”翻譯成白話就是:“河豚太美味了,嚐到這樣的美味,就算是死了也值得。”
當然,光會吃不會做,還算不上真正的“吃貨”,我們可以一起讀讀他的《煮肉頌》。不知道你能否讀懂這道菜的做法,我是看出來了,這道菜的關鍵功夫在——小火燜。
三下第三單元:《中華傳統節日》(綜合性學習)
圍繞《中華傳統節日》,可進行的活動太多了。如果把自己在活動中象深刻的事寫下來,那就更燃了。
端午寄情
文/子曰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首歌謠,眼前浮現的,是碧綠的艾葉、喜氣洋洋的龍舟,還有那香噴噴的粽子。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之中。現在,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都會在農曆五月初五的時候吃粽子,划龍舟,插艾葉……雖然離端午節還有一個多月,但我很想跟奶奶學包粽子,奶奶欣然答應。
包粽子,首先要將箬葉洗乾淨,用熱水泡軟,再將糯米等餡料準備好,就可以開工了。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把兩片箬葉背對背疊在一起,捲成漏斗狀,放入餡料。接着把粽子放在盆邊敲一敲,讓內部的糯米緊密一些。然後把多出的那部分箬葉順着同一方向折起來,捏出四個角。最後纏上細線,打好結,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其中,第三步是最關鍵的部分。我在完成這一步時,兩隻手總是不聽使喚,不是捏得太鬆,讓糯米漏了出來,就是捏得太緊,把好不容易才做出來的四個角捏得變了形。瞧着我包的粽子怪模怪樣地倒在桌上,奶奶忍不住笑了。我卻高興地把它拿在手裏,左看看,又看看。畢竟,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啊!
第一鍋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包粽子,包的是一份快樂的心情;吃粽子,吃的是一份古老的文化。我在粽子的清香中,傾聽着屈原《離騷》的聲音:“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懷念屈原!懷念端午!
一篇好的文章,要有文化含量。小作者子曰的《端午寄情》,不僅擁有祖孫端午文化傳承之情,更有對傳統文化人物代表屈原的懷念之情。
【統編教材·四下】
課文19《我們家的男子漢》
四下沒有具體談美食的,但著名作家王安憶的《我們家的男子漢》中有一段“他對食物的興趣”描寫,很值得借鑑。因為美食是“吃貨”們的,僅有美食描寫,沒有“吃貨”演繹,怎能表現出美食的“誘惑”?
【統編教材·六下】
課文1《北京的春節》(老舍)
課文2《臘八粥》(沈從文)
無論是老舍筆下的年俗、年貨,還是沈從文筆下的等粥、吃粥背後,都有一個“吃貨”的身影,他可能是《煮肉頌》的作者蘇軾,也可能是王安憶筆下“我們家的男子漢”,還可能是正在埋頭苦吃的你!學完這個單元的習作,可以寫一種自己最喜愛的食物:
北京烤鴨
文/夏天
北京烤鴨的皮成金褐色,猶如塗了亮漆一般。那油彷彿要從皮裏滲透出來。那香噴噴的味道撲鼻而來,令人饞延欲滴。拿上一片嘗一嘗,那真是人間美味,那皮,油而不膩,那肉嫩嫩的,滑滑的,嘗一口,那滋味久久流在嘴裏。
我一看見北京烤鴨上了桌,就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塊,把它往嘴裏送,爸爸卻哈哈大笑,説:“烤鴨可不是這樣吃的。你有沒有看見旁邊有一些配料和調味品嗎?”於是,我照着老爸的樣子,先拿一張荷葉餅,然後在上面放一小塊鴨皮,再在上面放幾根葱和黃瓜,最後將它們包紮好。
原來吃烤鴨有這麼多講究!
介紹一種美味,可以圍繞這道美食的“色、香、味、形”來描述,寫出這道美食的做法、看相、吃法。當然,不是面面俱到,要有所側重。很顯然,《北京烤鴨》側重的是“看相”和“吃法”。
習作1《家鄉的風俗》
這是六下習作1,具體要求:寫家鄉風俗,寫自己參加一次家鄉風俗的活動經歷。要寫好這篇文章,並不是説等到六年級第一單元才來訓練,那就遲了。關於這方面的素材積累,應該從一年級就已經開始。反思一下:是不是這樣呢?
煎豆粑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第四小學 彭夏怡
豆粑在江西各地區不僅是一種特產,而且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和風俗,每到臘月快過年時,家家户户都要煎豆粑。
小時候,到了冬月,我最惦記的事情就是家裏煎豆粑。當我發現村東頭的空場上,有人曬出豆粑時,便一口氣跑回家,急不可待地把這個消息告訴媽媽,並催問:“我家哪天煎豆粑呀?”其實,無需我催問,還沒到冬月,媽媽已在籌辦煎豆粑了。
煎豆粑就是把脱了皮的麥子、大米和一些豆子,按一定的比例拌在一起,磨成糊狀,在鍋裏攤成大大圓圓的薄餅,再把冷卻的薄餅捲成筒狀,切成細絲曬乾。豆粑是我們鄉下冬季和第二年春季方便又經濟的食品。
煎豆粑燃燒的柴禾有講究,它要求着火快火力猛,同時,為了配合灶台上的起鍋下鍋,還要具備時着時熄的時間間歇性。冬月前,媽媽起早貪黑,上山耙回了許多樅毛,並曬乾捆好,以便煎豆粑時使用。
煎豆粑那天,家裏來了很多人,媽媽把磨好的豆粑糊糊用桶打到灶台上,嬸嬸在灶台上攤豆粑餅,奶奶在灶膛燒火。正因為如此,各家選定的煎豆粑日子要互相錯開,否則就找不到人來幫忙了。
不一會兒,就聞到豆粑的香味了。我和妹妹比過年還興奮,在灶間鑽來鑽去,忙着把豆粑餅端到外面晾乾,還不忘在這張豆粑餅上摳一塊,又到那張上摳一塊下來吃,咬一口,焦焦的、香噴噴的,比超市裏買來的鍋巴還美味。
夜幕降臨了,大人們還在忙着,我和妹妹的小肚子撐得圓圓的,在灶膛温暖火光的映照下,甜甜地睡着了。
豆粑承載着山裏人的勤勞和善良,也承載着兒時很多的快樂。
這篇文章生動具體地介紹了江西的特產,也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和風俗——煎豆粑。在平實自然的敍述中,我不僅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氣息,還體味到了融融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