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詩人李商隱任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僚,四川一向多雨多霧,陰雨綿綿。他身處異鄉,面對秋雨夜深人靜,勾起對妻子的懷念,作詩《夜雨寄北》詩:“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抒寫,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後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悦,反襯今夜的孤寂。這首詩即興寫來,寫出了詩人剎那間情感的曲折變化。語言樸實,在遣詞、造句上看不出修飾的痕跡。與李商隱的大部分詩詞表現出來的的辭藻華美,用典精巧,長於象徵、暗示的風格不同,這首詩卻質樸、自然,同樣也具有“寄託深而措辭婉”的藝術特色。
採桑子·畫堂燈暖簾櫳卷
唐-馮延巳
畫堂燈暖簾櫳卷,禁漏丁丁。
雨罷寒生,一夜西窗夢不成。
玉娥重起添香印,回倚孤屏。
不語含情,水調何人吹笛聲。
宿雲夢館
宋-歐陽修
北雁來時歲欲昏,私書歸夢杳難分。
井桐葉落池荷盡,一夜西窗雨不聞。
詩中描寫北雁南飛歲已將暮,鴻雁傳遞了與家人相互間的音訊,信中所訴夢繞魂縈的思情與夢中飛歸鄉里的情事孰濃孰淡,夢耶非耶,竟難以分別。詩歌語言清麗而悽婉。
滿江紅·月上西窗
宋-晁補之
月上西窗,書幃靜、燈明又減。
水漏澀、銅壺香爐,夜霜如雪。
睡眼不曾通夕閉,夢魂爭得連宵接。
念碧雲、川路古來長,無由越。
鸞釵重,青絲滑。羅帶緩,小腰怯。
伊多感那更,恨離傷別。
正是少年佳意氣,漸當故里春時節。
歸去來、莫教子規啼,芳菲歇。
減字木蘭花·花隨人去
宋-朱敦儒
花隨人去。今夜錢塘江上雨。
宿酒殘更。潮過西窗不肯明。
小羅金縷。結盡同心留不住。
何處長亭。繡被春寒掩翠屏。
烏黑的長髮像烏雲堆砌在枕上,髮間的翠翹也已經歪落。午睡間突然被驚醒,望着滿眼卻只是春色的温紅軟綠。輕柔優美的人兒,哪經得起又一春的歲月煎熬。只怕,人老珠黃玉減香消。 柳樹下的紅門伴着小橋。多少次等到天黑點上蠟燭映紅了窗子,多少次誤以為是他打馬經過。斷腸呀,風花雪月可憐無盡長宵。忍着萎靡的樣子,卻又,十分無聊。
惜分飛(歌樓別客)
宋-汪元量
燕子留君君欲去。征馬頻嘶不住。
握手空相覷。淚珠成縷。眉峯聚。
恨入金徽孤鳳語。愁得文君更苦。
今夜西窗雨。斷腸能賦。江南句。
木蘭花
宋-方千里
溶溶水映娟娟秀。淺約宮妝籠翠袖。
舞餘楊柳乍縈風,睡起海棠猶帶酒。
憔悴蕭郎緣底瘦。那日花前相見後。
西窗疑是故人來,費得羅箋詩幾首。
虞美人·碧溪曾寄流紅字
宋-蔡伸
碧溪曾寄流紅字。忍話當時事。
重來種種盡堪
有酒盈杯、聊為故人持。
夜閒剪燭西窗語。懷抱今如許。
尊前莫訝兩依依。
綠鬢朱顏、不似少年時。
江城梅花引(辛巳洪都上元)
宋-劉辰翁
幾年城中無看燈。夜三更。月空明。
野廟殘梅,村鼓自春聲。
長笑兒童忙踏舞,何曾見,
宣德棚,不夜城。
去年今年又傷心。去年晴。去年曾。
不似今年,閒坐處、卻不曾行。
憶去年人、彈燭淚縱橫。
想見西窗窗下月,窗下月,
是無情,是有情。
三奠子離南陽後作
金-元好問
悵韶華流轉,無計留連。
行樂地,一悽然。
笙歌寒食後,桃李惡風前。
連環玉,迴文錦,兩纏綿。
芳塵未遠,幽意誰傳。
千古恨,再生緣。
閒衾香易冷,孤枕夢難圓。
西窗雨,南樓月,夜如年。
《三奠子離南陽後作》是元 代詩人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為悼念亡妻張氏。
點絳唇·屏卻相思
清-王國維
屏卻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
不成拋擲,夢裏終相覓。
醒後樓台,與夢俱明滅。
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
這首《點絳唇》是一首難遣相思、孤涼悽惶的情詞。詞人一反常規,運用先寫情、後寫景的敍述方式,將幽清景色留至詞末,此時相思散去,空留一院丁香月色,殊不覺相思已全在其中,讓人讀後無限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