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閨蜜和基友一起聚會聊天時,都會説自己的另一半怎麼了怎麼了,説他這不好那也不好。
今天早上我的閨蜜,當然我是男孩子,因為玩得好,從小認識,所以他把我當作閨蜜看待,大家不要誤會,一個女人總會有那麼一兩個靠譜的哥們,在他們眼裏叫做男閨蜜,很純潔的那種感情。
今早閨蜜小云跟我吐槽説,又跟老公生了一肚子氣。週末打羽毛球時候多休息了會,被老公説了一頓覺得沒好好利用花錢買的時間,聽到這般吐槽,確實覺得很無語。打球本是為了鍛鍊身體,開心運動,卻被搞成為了打球而打球,非得把花的錢賺回來,於是乎跟閨蜜狠狠地吐槽一番。
從無數次和閨蜜相互吐槽自己的老公過程中得到一個結論,不管是吐槽老公的不修邊幅,還是不解風情,最終都會歸結到一個點,那就是跟老公三觀不合。得出這麼個結論以後,一頓唉聲嘆氣,該幹啥幹啥去了。
有網友提出觀點:現今中國男人普遍配不上中國女人,並列出5大論斷:
1、男人的無能造就了女人的強大,出現了女漢子現象。
2、中國女人賺錢養孩子一把抓,你們男人在幹嘛?
3、中國男人的發展腳步已跟不上中國女人,導致了高離婚率。
4、如今中國女人的付出要比男人多得多。
5、中國的母性教育,讓男人的狼性變為了娘性。
大家同意這樣的觀點嗎?其實我一點都不同意,相反現在的女人比起以前的女人已經不能比了,很多男的會出軌,而出軌的另一方就是別人的女朋友,一個一個男人在抱着另外一個女人的同時,是否也曾想過你的女朋友是否也在被別人抱着但是你卻毫不知情,回到家就像什麼事都沒有一樣。
如今的女的很多根本就不會做飯,家務做飯都是難得來幹,一個男人要承擔起家裏的生活費,情侶之家出去玩又是一大筆開支,或許女人沒有去算過,但是錢就這樣嘩嘩的流走了。女人總是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發脾氣,而男人又總是要去哄,哄着哄着等到男人累了,不願意再去哄的時候,要麼平平淡淡的過了,要麼就走上了情感的陌路。
那麼什麼叫做三觀不合呢?
那這些生活的雞毛蒜皮到底是不是可以上升到三觀不合的高度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何謂三觀。三觀,即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看法,人生觀是指對人生的看法,價值觀是指人們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這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人對世界對生活的根本態度。
所謂的三觀不合,無非就是對世界,對人生,對事物價值看法不一致。你愛乾淨,他邋遢不洗澡;你喜歡熱鬧,他喜歡安靜;你愛花錢及時享受生活,他愛攢錢尋求安全感;這些習慣也好,個性也罷,都是我們口中的三觀不合。
那我們應該怎麼應對三觀不合呢?
首先,接受對方的差異,理解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
相信大多數人在婚姻生活中都會碰到上文中提到的三觀不合的情況,不同生活背景的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完全合拍,甚是困難。我們所認為的三觀不合,有很多其實只是多年養成的不同習慣,原生家庭帶給他的深刻影響而已。
其次,不要將任何雞毛蒜皮的事都上升到三觀不合的高度。
每次閨蜜吐槽老公的時候總是覺得這三觀不合,日子沒法過了,過不了兩天倆人又寶貝來寶貝去,甜蜜互動,完全忘記了三觀不合這一回事。
我們八零後這一代,特別容易將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上升到理論高度,一言不合就三觀不合。如若事事上升到三觀不合的高度,有多少人的婚姻會面臨解體,又如何找到三觀完全合拍的人呢?
再次,給對方以寬容,給對方以耐心。
婚姻生活中,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或者出現非常糟糕的情況,如家庭暴力,吸毒,出軌等等,給對方一些寬容,給對方一些耐心,不要輕易給自己的婚姻生活下結論,不要輕易放棄,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修煉自己的心靈。
最後,溝通是解決三觀不合的根本之道。
婚姻生活萬年不變的道理永遠是溝通。出現我們所認為的三觀不合的情況時,請耐心的與對方溝通,明確的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時向對方表示,雙方可以一起嘗試着共同努力,求同存異,而不是必須在任何事情上都必須時刻保持一致。
如果你喜歡花錢享受生活而對方又很愛節約攢錢的時候,可以雙方溝通制定出一個合理可行的家庭財務計劃,就可以避免在這類事情上出現衝突。
如果你對生活要求很高事事講求精緻,而對方大大咧咧滿不在乎的時候,這個時候,可以分別按照對方的標準體驗一段時間,到時候自會各自有體會。只要用心,只要還有愛存在,任何問題都可以找出合理的解決之道。
這幾天,有一篇《九零後是和我們不太一樣的中國人》在網上熱傳,再次給“90”後貼上“不勤奮”,“普世”的標籤。
這兩個標籤真的可以概括神秘的“90後”嗎?
復旦大學國家網絡傳播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上海開放大學信息安全與社會管理創新實驗室、復旦發展研究院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三家機構聯手製作發佈了一系列對於90後的調查和報告。調查的主體是1708位在校大學生新浪微博用户和1915個活躍在互聯網上的80後90後用户。在這裏,你可以量化認識90後的三觀。
比如,他們中40.2%的人會關注女大學生是否應該接受被包養這樣的道德倫理問題,36.9%會關心地溝油這樣的民生問題,卻只有19.7%的人會關心制度政策問題。
在對青年一代關注領域的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生活類和娛樂類話題是他們所最關心的(貌似與上一輩沒有太大的不一樣),但他們對政治卻很冷感,在八大類中排在最末。有位博士曾説,在綠皮火車上,他常常能聽到認識不認識的人聚在一起討論國家領導人的佚事八卦,在潔淨的高鐵車上,他從未碰到過這種情景。難道真是乘坐高鐵的青年一代不再像上一輩那樣關心時政了?
數據裏顯示,青年一代對經濟的關注比時政略高,畢竟現在90後也已小跑進股市,如果牛市持久一些,這個表裏經濟這項指標恐怕要往上調。而在可判斷態度的樣本中,大概有近九成的年輕人對我們國家的未來持樂觀態度。
不過,樂觀的90後如何關心我們的經濟呢?
上述那篇文章裏大概是從新聞裏得到的印象,説他們“不再願意選擇無休無止的加班,他們開始對承載着資本主義神話的流水線深惡痛絕,他們更願意選擇那些創造力的工作,如果生活逼得他們選擇單調的流水線人生,他們寧願縱身一跳”。
有多少比例的90後會選擇不自由毋寧跳我們不知道,不過,這份報告裏的數據卻顯示,和中生代相比,青年人對當下中國經濟現狀的認識並不是那麼“理性”。他們對宏觀經濟發展下出現的結構失衡問題並不關注。1915個青年人,關注壟斷行業問題的比例僅為11.1%;而在中生代羣體(60、70後)樣本中,這一比例為29.3%。
對於“國進民退”現象,與中生代17.7%的關注比例相比,青年一代6.6%的關注比例表示出這個羣體的淡漠態度。
唯有在税收問題上,無論是新生代還是中生代,在表達了態度的樣本中,都有八成以上的人覺得“税收較高”。
既然維護個人權益享受自我生活已經是一種普遍追求,那麼90後們強調“自我”的人生觀,量化出來會是什麼樣子的?
這份報告裏的數據説,對於90後來説,理想人生的要素,“舒適”這項得票率最高,有27.1%,其次是成就感,然後是家庭,至於“愛拼才會贏”什麼的,用90後的話説,估計會被認為“什麼鬼”:
不過90後也並不是徹底背離了老一輩,比如他們仍然很重視家庭,而且他們選對象的標準,居然不是“顏值最重要”,反而與上一輩的差別並不是很大,人品、性格與素質倒是從老一輩那裏就一以貫之的美好品德。
有趣的是,在調查中,很少人把家庭背景作為找對象時最為看重的因素,但仍有32.0%的男生更傾向於選擇門當户對的女生,而女生這一比例為25.0%。看來對於許多90後來説,鳳凰男配孔雀女,也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愛情範本,因為還有51.5%的女生,想找比自己家庭背景更好的。
相親時,紅娘常常會問:你想找個什麼樣的人呀?
答:性格好的。
紅娘犯難,什麼樣的才算性格好呀?有的人喜歡活潑的,有的人喜歡安靜的,還有的人在相親網站上自信地寫“動靜皆宜”,這的確是個千古難題。
不過這個報告顯示,對於90後來説,外向開朗的人要比沉靜內斂的人更受歡迎:
然後,我們都要找“素質好”的,紅娘又得犯難:什麼樣的才叫素質好呀?
這個報告可以告訴我們的是,90後們看重情商明顯超過看重智商:
另外,90後也並不排斥文藝青年,讀書畫畫這些高雅型技能比洗衣做飯等經適型技能更受用,33.3%的男生和43.4%的女生希望他/她們的對象是個文青,談談電影讀讀詩。另外,還有10.6%的女生希望男朋友有高超的拍照技能,這對於她們的社交網絡建設是極好的。
90後自然是要比上一輩開放,此前曾有一個調查稱七成的80後在戀愛一年後同居,婚前同居這個問題,在可清晰判斷態度的樣本中,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也都已經不是問題:
此前曾有一個80後調查稱,80後們女大三的搭配滿意度比較高,大叔配蘿莉其實很難走下去,不過90後“蘿莉”對“大叔”的好感度很好,在表達了態度的樣本中,有27.3%的女生願意找比自己大的,而傾向於找“姐姐”的男生不到10%,願意找“弟弟”的女生就更少了,僅3.2%。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得兒體”:看來我不是一個標準的九零後啊
網友“封同學”:感覺自己都不是90後了
網友“徐思”:戀愛和約炮不是一回事吧
網友“Tsghj”:90後自己都覺得,真的不如以前的人了。80年代那時候一切才是新的
網友“酸菜”:七零後年輕時的喇叭褲沒被標籤過嗎,八零後年輕時被七零後標籤的話還少嗎,九零後正年輕的時候被標籤只是因為你們老了,每個時代所處的環境不一樣,每一代人也都會長大,沒經歷就沒法苛刻的差評九零後,誰都需要成長
網友“好好先生”:我們90後的錯咯= =
網友“Ruin”:樣本抽取明顯有問題
網友“雪域蓮城”:呵呵…得來這裏調查,這裏的九成都愛政事
網友“E·S”:關心政治又能怎樣。不過又不是所有90後都一樣,大數據時代再進行抽樣調查,樣本本身有問題
網友“Free&kensou”:雖然我也不完全同意調查結果,但是對政治不那麼關心確實是真的。只能説國家好,有問題不能説,動不動就敏感話題了封鎖消息了,爸爸媽媽也説公開場合不要輕易談政治,不然踩了地雷自己都不知道。有時候別總説我們變成什麼樣子了,而是研究一下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原因在哪裡。
(1970-01-01)
薛之謙怒摔話筒保護學員罷錄事件:一個人的三觀正到底有多重要?
2017-08-28
粉象姑娘
點擊播放
GIF/1184K
來源 末那大叔
昨晚一檔選秀節目現場出現直播事故,評委之一薛之謙摔話筒憤然離場,原因是薛之謙現場表示當時節目組工作人員告訴他投某位選手一票,不要讓其輸的太難看,結果那位選手因為這一票晉級。
現場薛之謙氣憤地説因為這一票自己有責任,如果因為這改變賽果,辭掉星推官的職務。
點擊播放
GIF/1867K
他用十年走到了今天,他深知一個歌手的不易,他用心對待每位選手,他不允許任何一個選手的努力被扼殺,今天,他站出來了。
“我 不 想 他 們 像 我 一 樣 再 等 十 年”
他的行為不只是因為真性情與耿直,更是出於對每一位有夢想有才華的年輕人的尊重與愛護。
你們喜歡了那麼多年薛之謙,沒看錯人。
曾經有多少人不是你的粉,卻深陷你的人。
三觀正是這個時代的奢侈品。
我覺得,想要努力爬出圈子的人有兩種。一種是用當年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繼續懲罰別人。
還有一種是希望自己吃過的苦和遭受的不公,在任何人身上都不要再發生。
薛之謙做了後者。
聰明是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聰明如他,明白各種套路,卻放棄這些投機的所謂人生哲學,善良真誠地對待一切。
作為星推官他説過的,"我一定對你們負責"、"我們要對得起這些孩子,這是你們的職業。"
他的公正和責任心從來不是説説而已,對於音樂 薛之謙一直是認真的。
他微博上有這樣一段話:“我最害怕當你和你的朋友在談論音樂的時候,你説你喜歡薛之謙,大家會投來質疑的目光,我不想讓你丟臉。”
名利易得,初心難留。
我每次聽完《認真的雪》都會想起一句話,認真你就輸了嗎?
肖驍曾説:越來越多的人告訴你,認真你就輸了,因為他們想讓你和他一樣。
可認真你就輸了嗎?每個被世界嘲弄過的人,都假裝玩世不恭。
而你要告訴自己,不要裝逼,認真,努力。
我們為什麼會把一個人視為偶像?看過一個很好的答案:
“我想大概是因為他有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並且有消化這份成功的能力。
他掙了很多錢,三觀卻一直沒有變。”
一個人的三觀正到底有多重要?
我記得有次巴菲特到一個大學演講,一位女學生問他,我如何才能改變世界?
巴菲特回答她説,你是一個女人,將來會擁有自己的孩子,當你把他教育好,讓他健康成長,擁有幸福的家庭,就是在改變世界。
如果你是一位媽媽,那麼你的三觀將決定孩子的未來和家庭幸福。
如果你是一位偶像,那麼你的行為將影響粉絲的內心世界。
如果你是一位老師,那麼你的三觀將傳遞給每一個涉世未深的學生。
有人會因為偶像勵志,而發奮圖強。會因為喜歡的人萎靡不振而喪失鬥志,會因尊敬的人一句話而鼓舞,也會因崇拜的人一個行為而絕望。
每個人的三觀,是我們所有社會關係最欣賞的人的總和。
當你弱小的時候,你的三觀可以被人輕易踐踏。當你強大時,你的三觀可以影響別人。
顏值,才華,人品,説到底我們最在意的是三觀。
就像今天的薛之謙和曾經讓你無數次想點讚的那個人。
在人人都談論三觀的年代,哈維爾的那句話一直響徹在我耳邊。
“我們堅持一件事,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
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金錢,是他的三觀。
如果你也喜歡薛之謙,或者被他的行為所打動,那麼你也是一個陽光正能量的人。
願你,一路上上籤。
- END -
回覆“晚安”,陪你入眠,每晚更新
*片尾曲:薛之謙《來日方長》
粉象姑娘
文藝生活微刊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08-28)
李松蔚:三觀不合,如何相愛?
2017-08-28
媽呀我呀
點擊播放
GIF/27K
我知道你看不慣我,但你會慣着我。(文末有福利)
文 李松蔚
《他們談愛時不講道理》(點擊閲讀)火了。
朋友圈裏,一大半的轉發語都是「甜」。
不相信愛情的人都重新相信愛情了。一篇甜到讓人牙酸的專訪,居然做到了零差評。沒有人覺得做作或是尷尬,真是值得國產言情劇好好學習。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這些人很真實。
沒有天造地設的一對兒,只有湊合着過到一起的兩個人。乍一看還好,細看一地雞毛。愛情本來應該是公主和王子的專利,童話故事如水晶琉璃一樣華美。換成一個怎麼都看不上對方事業的人類學博士,和一個連對方喜歡什麼口味蛋糕都會搞錯的説唱歌手,一個小心思總得不到回應的新媒體編輯,和一個嚴謹木訥自認為擁有兩束型小便的算法工程師……這樣的組合算什麼呢?
博士對歌手的歌沒興趣。她靠在沙發上,冷淡而又刻薄地吐槽説,那些東西「膚淺」,「兒戲」,「低齡化」,過幾年就不好意思再喜歡了,除非「保持着普通的智力程度和有限的欣賞範圍」。這些,她會當着歌手的面説。
感覺下一秒鐘就要打起來了。
她又説,哈哈,他好像説要把我説的寫進歌詞裏。
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三觀不一致的人怎麼談戀愛?
他們常常遇到一些衝突,是因為「三觀不合」。
老公追求事業,而老婆看重家庭;老公重視理性,而老婆需要情感的慰藉;老公躺在牀上打遊戲,老婆想把牀給掀了;老婆買包,老公覺得是亂花錢;老公想看球,老婆想看韓劇;老婆週末想逛街,老公想宅在家;甚至於一個看中醫,一個看西醫,一個信命,一個信科學……都會成為勞燕分飛的理由。
聽得多了,我自己也有一些惶惑:談戀愛之前最好先比對一下雙方的三觀?差得太遠,是不是就算了?白頭偕老的人,剛好都是三觀一致的?
想一想也是,如果你喜歡的事情在對方眼裏如同兒戲,你引以為豪的事業被對方用充滿不屑的口吻嘲諷,你怎麼忍?畢竟涉及到「原則問題」。
「你的歌很幼稚。」
「你懂個屁,這是藝術!」
兩個人誰也不能説服對方,這怎麼相處?
別説,還真有辦法。
辦法就是——允許這種不一致存在。
再把它變成別的東西,比如寫到歌詞裏取樂。
嘲笑另一半,或者接受另一半的嘲笑,有時跟自嘲一樣,是一種非常高級的幽默。用起來並不難,但不是誰都會在有麻煩的時候想到要用。
當你拿它搞笑的時候,它的性質就變了。它沒有那麼致命,不再是一個必須平息的分歧,必須動手解決而後快的問題,只不過是生活中一個有趣的素材。它仍舊存在,也仍舊讓人不爽,但不爽本身是可以莞爾一笑的東西。
「也就是對我,她才這麼刻薄。」
男生很酷,他不是非要讓女生支持自己,那些差異和分歧只要唱出來就好。女生也很酷,就算她看不上男生做的事,她也只是用一種故作冷淡的態度在一旁吐槽,而不是把他的樂器鎖起來,逼着他趕緊找一份正經工作。
那份「我知道你看不慣我,但你會慣着我」的自信讓人動心。
不是每個人都會寫歌,但很多人都會這樣相處。
開始的時候,我們小心翼翼地觀察對方喜歡什麼樣的人,討厭什麼樣的人,不惜讓自己扮演出不同的樣子,去討對方的歡心。那時候的關係,是一種完美的幻象:我們真的很適合對方。她理解我的一切,我也能滿足她的全部。我們剛好就是為對方設計而成的,嚴絲合縫——不然我們為什麼在一起?
但是日子長了,大家開始想要做自己。
時刻讓對方感覺到舒服,背後往往是刻意的迎合和委屈。有多少人能有那種幸運:永遠不必費心去假裝什麼,就恰好是對方需要的那一款?
總有一些時候開始繃不住了。——其實也不是真的繃不住,而是關係到那個份上了,覺得不妨輕鬆一點,讓對方看到自己更真實的一面也無所謂。於是女神和男神的人設都崩塌了。兩個人分別嘀咕:他怎麼是一個豬隊友?家裏什麼忙都指望不上,脾氣還大。她也變得這麼不可愛,不懂得支持和理解。
懷念剛在一起的時候,那時候真的會覺得這個人是不一樣的。經歷了現實的洗禮,才意識到自己想多了:「原來TA跟其他人也沒什麼區別」。
但是怎麼辦呢,已經都在一起了。
我想説的是,愛情這東西並沒有很偉大。
我們習慣把它想象成偉大的,是在偶像劇或是言情小説裏,你可以遇到一個完完全全懂得你並且滿足你的人,你什麼都不用做,僅憑「愛」這個字本身,就會得到TA無微不至的寵溺。即使三觀不合,也會受到無條件的包容。
等到我們真的相愛,過上一段時間,往往會發現真實情況不是這樣。
愛解決不了什麼問題。它只負責把兩個人拽到一起。
難得被理解,常常會失望。三觀不合的時候我們會爭吵,「包容」的同時也在會看不慣。女生嫌男生尿尿把小便滴到馬桶圈上,理工科出身的男生用科學原理解釋了為什麼這種現象會屢禁不止。當然了,女生根本不想聽。
難道小便問題因此就解決了嗎?
恐怕沒有。我們可以預見到,男生還會繼續「控制不住」地弄髒馬桶,女生還會接着碎碎念。——兩個人還會這麼走下去,磕磕絆絆的。
問題還在。其實任何一個人願意改變自己,要解決這個問題都不難。要麼是男生多加註意,要麼是女生少説兩句。這很費勁嗎?一時半會是不難做到。剛在一起的時候,多半是能做到的。問題是一輩子這樣嗎,何苦呢?
「這很費勁嗎?」我們撇撇嘴,「不就是讓TA為我改變一下而已。」
我們跟對方想要的不一樣。女生很小氣,男生很幼稚。
但我們誰也不急着説服誰。
這並不是説,兩個人都要開開心心地接受這個現實,你尊重我的個性,我也理解你的需求。如果能處到那麼好,那説明你們之間是有多小心啊。
相愛的人是不用太小心的,所以吵架和傷心都在所難免。也説不定有不想再走下去的時候,但之所以「甜」,不就是因為最終又走下去了嗎?
所以,回到那個問題:三觀不合的兩個人還能相愛嗎?
我想,也只有三觀不合的兩個人,才能看到相愛吧。
祝有情人七夕快樂,但如果不快樂也無所謂。
今日色號:水棕
圖:《簡·愛》
更多交流
加入李松蔚老師「宇宙後援會」
和崔璀掌門一起 Change Your Life
一
七夕送禮小分隊
結婚好幾年了,一直下不了決心要孩子。
聽女同事講生養孩子的事,只覺得可怕。
朋友圈刷到曬孩子的視頻,手指會不自覺加速。
直到某天我不小心點開了一個視頻,
看到一歲的小孩搖搖晃晃地走向鏡頭後的媽媽,
嘴裏咿咿呀呀的,臉上是完全綻放的笑——
那個瞬間我忽然覺得,好像也沒那麼可怕吧?
那天晚上開始,我和老公沒有再用避孕措施……
今天,來回答我們一個問題,
哪一刻,你決定要生個孩子?
掃下方二維碼留下你的故事
我們隨機抽3個小夥伴,
送Momself定製「不靠譜有辦法」T恤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馬娘娘”:結婚之後就想要孩子,越快越好,後面隨着我們生活的瑣碎往事,我越來越不想要孩子了!很慶幸我沒有懷孕!
(2017-08-28)
4月5日,小説家黃易因中風去世。消息傳來,我頗有些驚愕和失落。去年我還在手機上看他的《日月當空》,怎知這樣一個開創了新武俠時代的人物竟這樣走了。
黃易 資料圖
不少讀者也許和我一樣,認識黃易是從租書店開始的。90年代末上高中的時候幾個同學騎着自行車放學回家,都會先經停一間已經忘了名字的小小的租書店,店裏排列着好幾排用角鋼焊接的書架,上面滿滿當當地塞滿了各種小説,有給女孩子看的言情小説,有金庸、古龍的經典武俠,有各種漫畫,還有好幾排是給專門留給黃易的。當時的感覺就是這個黃易真會寫,一寫就是這麼大一排。而且黃易的書有個特點,一套書能有好幾十本,每本都不厚,當時借書有限制數量,借三五本回去,很快就翻完了,要往下看還得等明天,真是心癢難耐。
要借黃易的小説,還得靠運氣好,因為他的書實在太熱門。金庸古龍的書,放在書架上都是嶄新的、整整齊齊,黃易的呢,晚去一會兒就借完了。即便是成功借到,拿在手裏也是爛唧唧、皺巴巴的,有的“精彩”部分還不知道被誰撕下來充做私藏,難以想象都用它做了什麼。
現在想起來,那個時候的我們正巧趕上了那個武俠小説風氣轉變的時代。
一方面,正如温瑞安説:“90年代一開始,海內外‘俠壇’有兩大盛事:一個是武俠電影的復甦,二是中國大陸對武俠小説出版權的下放和‘開禁’。”另一方面,盛名已久的大俠,諸如金庸、古龍、梁羽生、卧龍生、司馬翎等或退出江湖、或不幸去世,武俠世界陷入了難以為繼的境況。
巨大的市場召喚之下,黃易橫空出世。
黃易的作品《月魔》
黃易的作品被讀者和評論家稱為“玄幻武俠”,這個稱謂出現在1988年。作家葉永烈曾解釋説:“我所見到的最早的玄幻小説,是 1988 年香港‘聚賢館’出版的黃易的《月魔》。……出版商趙善琪先生送給我一本香港作家黃易的小説。趙善琪先生在序言中寫道:一個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的嶄新品種宣告誕生了,這個小説品種我們稱之為‘玄幻’小説。”這段話不僅點明瞭“玄幻小説”最初的定義,還明確指出黃易是玄幻小説的代表。
黃易的武俠小説,之所以能清晰地被認定為“新武俠”,最主要是他的武俠世界觀是完全迥異於前代作家的。
傳統武俠作品傳承了司馬遷《遊俠傳》中的精神:“言必行,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千里誦義者也。”“俠義”乃是傳統武俠作品的精髓和根基。無論是慷慨赴義、為國為民的郭靖,還是為情所困、執拗真誠的李尋歡,都是講究江湖道義,心懷奉獻精神的俠客。這種俠的精神,脱胎於傳統儒家文化“家-國”、“孝-悌”、“仁義禮智信”的道德觀念。遵循這個觀念的,就是俠、是“好人”,而背離這個觀念的,就是賊、是“壞人”。
而到了黃易這裏,正邪兩道被抹掉了界限。雖然濫交算計殺人不眨眼,但我還是一個大俠。《大唐雙龍傳》中的寇仲、徐子陵分分鐘就得根據不同勢力的利益關係而改變立場,充分驗證了什麼叫“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跋鋒寒在大漠殺人無算,最終也安得善果;最極端的如《翻雲覆雨》中的韓柏,武功全是睡姑娘睡出來的,簡直不要太讓全天下男人嫉妒。而反派角色如龐斑、石之軒、孫恩、綰綰、慕容垂等都表現出一種為了追求理想艱苦奮鬥的執着堅韌。真正被讀者厭惡的壞透了的角色,可謂少之又少,一隻手都數得出來。
黃易的作品《大唐雙龍傳》
在黃易的作品中,只有圍繞利益的較量,而鮮有家國情懷,異族入侵、國破家亡被單純設置成故事背景。《邊荒傳説》中,燕飛擊敗慕容垂,邊荒人並沒有北上驅趕胡人,而是安安穩穩地過着小日子,贏來了繁榮;寇仲雖然拜一心存續漢人的宋缺為岳父,其實打的卻是找個政治靠山的算盤;就連《破碎虛空》這樣一部反映武林正道合力對抗元軍的作品:
“祁碧芍凝望傳鷹的雙目,察覺到他眼裏的豐富感情,輕輕道:'傳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你絕世天資,何不隨我等共抗大敵,救萬民於水火之間。’
傳鷹好像給冷水潑下,一陣心灰意冷,襲上心頭,淡淡道:‘傳某胸無大志,實難負重任。’只覺懷中美女,身體忽爾轉硬,兩人雖仍緊緊相擁,但剛才的柔情蜜意,卻是消失無蹤。”
對國家民族那麼不上心,這要放在以前,別説是當主角了,簡直活該送給各路英雄千刀萬剮。
對比金庸《天龍八部》中的喬峯,搞不清楚自己的民族成分最後落得悲劇收場,黃易筆下的人物並不關注“宏大的歷史敍事”,反而更注重個人的生命體認,崇尚個性、強調個人解放,具有濃重的功利主義色彩。
然而,黃易小説的要旨既不執着於入世救民於水火、挽大廈之將傾,也並非執着於世俗層面上的功名利祿,他的超越性體現在“出世”也即對“天道”的追求上。
黃易的作品《日月當空》
大俠浪翻雲説:“唯能極於情,方能極於劍”。情,指的是感情,或者似乎可以擴大為“慾望”,而“劍道”的終極目標是尋找天道——“遁去的一”。在黃易構築的世界裏,在某種的“心法”指導下,對物質慾望的無止境追求是一窺生命奧義的路徑。魔門兩派六道,其中花間派的傳人侯希白是個風流倜儻的畫家,天生情種韓柏是個色鬼,他們都有追求天道的慧根。而“天性好道,獨身不娶”的石龍師傅,反倒是第一章就被弄死了。
“取利,進而窺天道”,黃易通過玄幻將世俗快樂與終極關懷緊密地聯繫起來。這是他區別於舊式武俠,開創“新武俠時代”的內核。究其根本,乃是時代變化在武俠世界中的反映,也是快速變動社會中的當代人一邊極度關注個體價值實現,一邊又對生命意義充滿懷疑的心理反映。所以他的小説總能搔到最癢的地方,贏得無數讀者的心。
黃易認為,所謂功夫,是“人類超越自己幻想中的一種可能性,具有永恆動人之美,若止於技藝,只屬於下乘而已。”。“在高手對壘裏,生死勝敗只是一線之別,精神和潛力均被提升至極限,生命臻至最濃烈的境界。那是隻有通過中國的武俠小説才能表達出來的獨特意境。”這也正是他的小説看完以後連像樣的招式也記不住一個,他還依然被人公認為“新武俠時代”開創者的原因。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霖霖清風”:雖然沒看過,但看完編者的評論覺得黃易寫的小説有自己的個性。
網友“老漲”:印象最深的是大段大段不可描述內容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