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死刑是如何執行的?"千刀萬剮"是割多少刀?

  古代刑法中“死刑”是如何執行的

  2013年3月1日,製造“湄公河慘案”、殺害中國13名船員的緬甸籍大毒梟在雲南昆明被執行死刑。CCTV對行刑之前的過程進行了現場直播,引發爭議。其實,早在中國古代,處決死囚都是“現場直播”,允許公眾“圍觀”。

  古代都有哪些死刑?

  商紂王最早使用“醢(脯)”

  “炮格”“焚”“烹”等酷刑

  古代稱死刑為“大辟”,即大罪的意思,是古代懲罰犯人最狠的刑法條款。

  死刑在中國出現時間很早,上古三代時期的“五刑”中,便有“大辟”之刑。具體都有哪些種類的死刑,清末法學家沈家本曾作過考證,其《歷代刑法考》共列出了24種,分別是:醢(脯)、炮格、焚、烹、轘、沈(沉)河、陵遲、支(肢)解、磔、要(腰)斬、梟首、戮屍、斬、絞、罄、棄市、笞殺、考竟、剖心、射殺、射鬼箭、生瘞、投崖。

  這些死刑是依處決犯的方式來劃分的。如醢刑,是把犯人殺死後再剁成肉醬。在刑法史上,最早使用此刑的,是商朝末代之君紂王,《呂氏春秋·恃君覽·行論篇》記載了此事:“昔者紂為無道,殺梅伯而醢之。”

  除了“醢”,《歷代刑法考》還記述了“炮格、焚、烹、轘”等處決犯人的酷刑——

  炮格,又稱“烙刑”,將塗抹上油脂的銅柱架於炭火上燒烤,強令罪犯在銅柱上行走。因為太滑,犯人往往墜落炭火中,被活活燒死。《史記·殷本紀》記載,此刑也系紂王發明,據説為取悦寵妃妲己。

古代死刑是如何執行的?"千刀萬剮"是割多少刀?


  烹,是將犯人放在大鍋裏煮,也系紂王最早使用,他曾將周文王長子伯邑考如此烹殺。西楚霸王項羽勸降漢王劉邦手下週苛,周不從,結果被項羽“烹”了,此即《史記·項羽本紀》所記,“項王怒,烹周苛。”

  轘,又稱車刑,東漢許慎《説文解字》中稱,“車裂人也”,即把犯人綁在朝四個方向跑的馬車後面,將犯人撕裂。此刑後期方式簡化,將犯人直接綁在馬後,即俗話所説的“五馬分屍”。

  古代死刑處決方式有什麼變化?

  隋朝始廢“鞭刑及梟首”

  唐代改絞刑為“斷右趾”

  上述死刑和行刑方式可謂恐怖至極,但古代中國刑法雖嚴,但大多數時候並不提倡酷刑,漢朝以後,《歷代刑法考》中所列的極刑大多數都廢止了。

  據程樹德《九朝律考》,漢律中的死刑僅有三種:即梟首、腰斬、棄市;晉代的死刑與漢律相同,也是梟、斬、棄市三種;到南北朝時期死刑減為兩種,如梁朝死罪只有“梟首”和“棄市”兩種。


  楊堅(隋文帝)代後周建立隋朝後,廢除酷刑。據《隋書·刑法志》所記,楊堅“蠲除前代鞭刑及梟首、轘裂之法”。楊堅覺得梟首、轘裂這類處決犯人的手段太殘酷了,僅保留斬、絞二種死刑。

  唐朝繼承了隋朝的立法思想,唐高祖李淵制定的《武德律》對罪犯的懲罰已比《隋律》減輕很多,如將50條應判處絞刑的死罪改為肉刑“斷右趾”,李世民仍覺得太重,減為“加役流”。

  《資治通鑑·唐紀九》記載,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全國一年“斷死刑才二十九人”,達到封建法學家所希望的最好效果——“刑厝”(有刑法而不用)。

  唐代最能體現“刑厝”精神的案例發生於貞觀六年。當年十二月辛未日(臘月二十二,公元633年2月9日),李世民在批核死囚名單時心生憐憫,將全國共計390名死囚放回家過年,約定次年秋天回來領刑。第二年九月,死囚如期回來受死,無一逃走。李世民很滿意,大筆一揮將他們全部無罪釋放。

  在隋唐時期,中國刑法基本立法原則是“慎刑”、“少殺”,對死刑控制很緊。如貞觀五年(公元631年),李世民下令將大理丞張藴古在街市上斬殺,過後感到後悔,因此下詔:今後有死刑犯人,即使下令立即處決,仍須三次複議才能執行。

古代死刑是如何執行的?"千刀萬剮"是割多少刀?


  “千刀萬剮”到底是割多少刀?

  明代凌遲屬“非常之法”大太監劉瑾被判“剮”3357刀

  宋代,刑法又趨嚴厲,在絞、斬二死刑基礎上,推出了惡名昭著的“凌遲”。所謂凌遲,即用刀一塊一塊割下犯人身上的肉,也就是俗話説的“千刀萬剮”,讓犯人在極大的痛苦中慢慢死去。

  據宋馬端臨《文獻通考·刑考六·刑制》記載,宋朝於天聖六年(公元1028年)啓用凌遲酷刑,當時是趙禎(宋仁宗)當皇帝,在荊湖一帶(今湖北省境內)出現了“殺人祭鬼”的惡俗。趙禎聽彙報後非常惱火,批示今後主謀者一律處以凌遲,即民間俗稱的“剮”。

  凌遲殺人手段早在秦漢時即已出現,但未入正式法典,只是“家法”中的私刑。宋代詩人陸游認為,到五代時“始於法外特置凌遲一條”,目的是加大死刑的威懾力。其實,凌遲在南北朝時的北齊已成為官刑,開國皇帝高洋便使用過此刑,只是叫法不同,稱作“輕刀臠割”。

  目前能查到的最早含“凌遲”的刑法條款,出現於“遼律”中。《遼史·刑法志上》記載,遼國不僅使用和恢復了過去的絞、斬、梟、磔、炮等酷刑外,還有凌遲、肢解等極端處決死囚手段。


  將凌遲真正廣泛使用的,是以酷刑著稱於史的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明太祖)治國用重典峻刑,犯大逆、惡逆、不道、採生折割等共計13種罪,要判處凌遲。其中的“採生折割”,類似現代活摘人體器官。

  凌遲在明律中屬於“非常之法”,常規死罪只有絞、斬二種,但濫用凌遲現象明顯。同樣是凌遲,刑有輕重之分,直接表現於刀數上,民憤越大,危害程度越高,受刑刀數越多。最少割8刀,並以8為基數,翻倍增加:24刀、36刀、72刀……最多3600刀。

  明熹宗天啓二年進士鄭鄤,被閹黨誣以“杖母不孝”、“奸妹”等忤逆不道之罪,遭凌遲冤死,被割了3600刀。實際刀數也存在隨意判定的現象,如犯謀反罪的大太監劉瑾,被判割3357刀。

  古代行刑為何多在鬧市?

  秦朝處決死囚“梟首示眾”唐代“凡決大辟罪皆於市”

  死刑是極刑,其目的是震懾,維護社會秩序。在這種理念下,古代處決死囚都是公開的,而且在人多的地方行刑,允許羣眾圍觀,“圍觀”就是看殺人,這無異於現代電視的“現場直播”。

古代死刑是如何執行的?"千刀萬剮"是割多少刀?


  古代處決犯人,一般選在街頭、鬧市區。《唐六典·刑部》中規定,“凡決大辟罪皆於市”。北京有條歇後語,叫“鶴年堂討刀傷藥——死到臨頭”,就是因為鶴年堂藥店在清代京城有名的刑場菜市口附近。

  漢律中規定的梟首、腰斬、棄市三種死罪,也都要選擇在清朝菜市口這樣的地方執行。梟首,即砍頭,頭砍下來後要懸掛在木杆上頭“公示”,這是秦朝處決死囚的常用手段,即所謂“梟首示眾”,後來也有將頭顱懸掛於城門樓上的。至於“棄市”之刑名,則直接因為行刑地點位於“市”,犯人在街市上處死後,不準收屍,原地“曬屍”一定時間,供公眾觀看。

  三國時蜀國都鄉侯劉琰便被處以“棄市”之刑。而其遭此極刑,竟然是因為他吃醋,懷疑老婆胡氏與後主劉禪有染。胡氏很漂亮,進宮給太后拜年一個月後才回家。劉琰“家暴”一通胡氏後還休了她,結果被胡氏告到朝廷,遭到極刑。


  “曬屍”時間一般是三天,高湛當皇帝時(北齊武成帝),於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完成的《齊律》中規定,犯人被處死後要“陳屍三日,無市者列於鄉亭顯處”,意思是,如果行刑地不在街市上,要將屍體陳列在鄉間公共場所顯眼的地方。

  古代為何要“秋後問斬”“午時三刻”行刑?

  唐代“日未後乃行刑”明代“斷屠月”“禁殺日”行刑“杖八十”

  古代對行刑的月、日、時很有講究。除“決不待時”的重刑死囚外,絕大多數朝代行刑都有固定的時間。《唐六典·刑部》中曾明文規定,“每歲立春後至秋分,不得決死刑。”

  一般來説,古代多選擇在秋分以後、立春以前處決死囚,即所謂“秋後問斬”。這是為了順應天時,合秋冬肅殺之氣。在固定月份之外,如果非要處決犯人,也要避開正月、五月、九月,因為這三個月份是“斷屠月”。

  在可以行刑的月份,也不是哪一天都可以殺人,1、8、14、15、18、23、24、28、29、30這十天叫“十直日”,屬於“禁殺日”,是絕對不能行刑的,即使是“決不待時”的死囚,也不能在這月、這日行刑。另外,24個節氣日、國慶節、皇帝生日等重要日子也不能“殺人”。

古代死刑是如何執行的?"千刀萬剮"是割多少刀?


  如果不按法定時間行刑,責任人要被嚴懲。《明律·刑律·斷獄》“死囚復奏待報”條規定:“若立春以後、秋分以前決死刑者,杖八十;其犯十惡之罪應死,及強盜者,雖決不待時,若於禁刑日而決者,笞四十”;唐宋也是“杖八十”。

  行刑時間一般都選在白天,即便是夜間,也要等到天亮以後再動手。唐宋多在下午日昳之後行刑,即《唐六朝·刑部》中“日未後乃行刑”一説。日昳之時是古代12時辰中的未時,對應現代24時製為13時至15時,“未後”在冬天來講,太陽開始落山已近黃昏。選擇這個時辰應是替死者考慮,方便死刑犯“託生”。

  明清似乎多選在午時,對應現代24時製為11時至13時,明清話本小説裏所謂“午時三刻”大概就是因為有此背景。選擇午時則是為生者着想,午時陽氣最旺,鬼魂難以作祟,監斬官、行刑者不怕“鬼魂”纏身,避免遭“報應”。

  當然,這些是迷信説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92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代死刑是如何執行的?"千刀萬剮"是割多少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