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張柏芝與任賢齊再“合體”演繹《星語心願》, 唱哭謝娜, 斗轉星移物是人非, 不變的是他們深情的眼神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八卦

  我要控制我自己,不會讓誰看見我哭泣…心痛的無法呼吸,找不到這留下的痕跡……每當耳邊想起這首歌時,你是否會想起《星願》裏的“洋葱頭”和之間帶着悲傷又感動你無數次的片段。

  張柏芝與任賢齊做客節目,又唱起影片的主題歌曲,現場用高科技還原了當時的場景,似乎穿越時空,把我們一下子拉回了那個青葱歲月。

  張柏芝用略帶沙啞的深情告白,原汁原味地把喜歡洋葱頭,又顧忌女孩子的矜持這段完全呈現,現場很多觀眾都流出了眼淚,包括謝娜。

  據影片上映已近二十年的時間,斗轉星移物是人非,如今的張柏芝與謝霆鋒離婚後獨自帶着兩個孩子,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了,任賢齊也已結婚生育了一對子女,不變的是在這首歌裏他們深情的眼神。

  網友看後評論:“好丟人,我已哭的像個孩子”“ 柏芝你很堅強,我們不哭,還有倆個可愛的兒子,這就是老天給你最好的禮物,你好樣的,你一定會更好。 ”“ 害的我又重新看了遍心願,一直喜歡小齊哥,轉眼一快二十年”

  也許很多人看過這段他們“合體”演唱的視頻,小編也許是個懷舊的人真的被感動了,當你累了,痛了,或者不相信愛情了,那麼請在認真的看一遍《星願》,也許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裏會給你心靈帶來一絲安慰,愛情儘管有那麼多不完美,但還是要依然相信愛情…


  編者按:如果你“不想睡”或者“睡不着”,可以打開播放器。

  今晚聊聊民歌。

  《混沌武士》海報

  平時喜歡看日本動漫的朋友們,或許對一部叫《混沌武士》(Samurai Champloo)的動畫還有那麼點印象吧(如果你平常不看動畫也強烈推薦)。

  這部由渡邊信一郎導演的傑作絕對稱得上是日本近10年最出色的動畫之一。但要説為什麼一直對它念念不忘?可能是因為動畫本身細膩詼諧的敍事手法,也可能是因為它精巧的古典嘻哈混搭畫風,不過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動畫中絕讚的配樂。

  作為動畫人裏音樂品味最好的導演,渡邊信一郎一直執着於探索音樂和動畫影像結合的可能性,堅持為每個動畫場景設計專屬的音樂片段。

  渡邊信一郎

  從上世紀90年代的經典之作《星際牛仔》到最近的《東京殘響》和《太空☆丹迪》,被他帶入年輕人視野的冷門音樂不計其數。而隨着這部2004年的混搭神作“走紅”的,除了作為全片背景音樂出現的日本爵士説唱(Jazz-hiphop)之外,就要數出現在第14集中的插入曲——由“島唄”元老朝崎鬱惠演唱的這首蒼涼哀怨的《八月歌》(おぼくり~ええうみ)了。

  朝崎鬱惠

  “唄”,日文發音為“うた”(uta),也就是中文“歌曲、歌謠”的意思。朝崎鬱惠成長的故鄉——奄美大島,正是“島唄”的故鄉。但此處的“島”並不是指代所有的島嶼。奄美大島隸屬於琉球羣島的一部分,在奄美方言裏,“島”的意義更多是指“故鄉”和“鄉土”,所以把“島唄”理解為奄美地區的傳統歌謠更恰當。

  《八月歌》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奄美傳統歌謠之一,用古琉球語演唱,講述了一個女人在貧窮中的幻想。她向神靈祈禱自己能蓋起新房子,能給自己的愛人和孩子穿上過冬的衣裳。

  朝崎鬱惠演唱的這個版本經過了一些段落的改編,加入了清冷的鋼琴伴奏,給傳統塗上了一層現代的色彩。

  渡邊信一郎在以往的採訪中提到,他其實是專門為了這首《八月歌》而創作了一整集的故事,就是為了讓這將近6分鐘的曲子能完整地出現在動畫裏,由此可見他對這首歌的執念有多深。《八月歌》響起時出現的畫面,是主角之一、來自琉球的落魄武士無幻被人算計被迫墜海的場景,蒙太奇穿插着他在瀕死狀態下腦中閃現的回憶。但無幻記憶中那個被迫害殺戮、在地獄徘徊的少年,不正映射了曾經的琉球王國哀怨的血淚史嗎?

  《混沌武士》中的落魄武士無幻

  奄美大島所屬的琉球羣島一開始並不是日本的領土。琉球史書中有“三省並三十六島”一説,但那只是琉球王國黃金時期(1478年-1525年)琉球羣島統一時的狀態。它地理條件得天獨厚,以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中轉站著稱,號稱“萬國津樑”,在歷史上曾是中國的藩屬國,明清兩代都向中國進貢。

  但到了1609年德川幕府掌權的江户時代,日本薩摩藩武裝邁開了侵略的步伐,琉球被迫和薩摩藩成為藩屬關係,開始了被壓迫剝削奴役的歷程,期間被血腥屠殺的民眾更是不計其數。

  動畫《混沌武士》的時間設定正是此時,少年無幻因為搶劫薩摩藩的黑糖船,又被朋友出賣,才踏上了逃亡之路。所以在這6分鐘交代他身世的閃回中,用《八月歌》來抒發生於亂世無根無依的悲愴是非常妥帖的選擇。

  《混沌武士》劇照

  又過了200多年,琉球王國終於被日本吞併,舊時的琉球國各島被分散到沖繩縣和鹿兒島縣,成為了現在日本國的一部分,而島唄的發展也跟着這個島嶼的歷史不斷演化。

  很久以前,它是一種宗教儀式上的咒詞。奄美人原住民信仰“妹神”(おなり神),女性被認為擁有和神靈溝通的能力,甚至來自姐姐的一縷頭髮,就能保護男人從戰場和狩獵中平安歸來。所以神職人員一般是女人,她們在各種祭祀儀式上都要演唱“島唄”。所以咱們聽到的“島唄”獨特的假聲唱腔,其實是用來模仿女性與神明對話的聲音。

  奄美人相信這種婉轉蒼涼的聲音能把祈福的話語送達天際,以至於“島唄”歌者中男性也必須和女性唱同一個高音部,這對於男性歌者來説難度更大。

  在薩摩藩入侵奄美大島之後,原住民受到了無盡的折磨。漸漸地,周圍的環境完全封閉,奄美人只能用“島唄”代替語言,交換信息甚至傳遞愛情。每當團圓之夜臨近,島民們就會自發地聚集在一起,點燃篝火唱着古老的“島唄”,也訴説着自己的苦難,所以島歌就這樣流傳了下來。不過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島唄”都被日本本土排斥,因為在日本傳統民謠演唱中假聲是被禁止的,很多日本人認為假聲是逃跑的懦夫才會發出的聲音,直到古早的極端武士道被徹底拋棄之後,“島唄”才逐漸被日本人接受。

  朝崎鬱惠

  《八月歌》的演唱者朝崎鬱惠正是被稱為奄美諸島古民謠傳承的第一人。她1935年出生於奄美大島加計呂間島,父親朝崎辰恕雖然是一位針灸師,但平日傾注了極大的熱情研習“島唄”。

  朝崎鬱惠曾説,“島唄”幾乎是流淌在自己血液裏的分子,母親唱着島歌把她孕育成人,父親口中哼着的島歌成了她兒時的搖籃曲。

  17歲時,朝崎鬱惠拜島唄宗師福島幸義為師,開始系統地學習“島唄”技巧,另一位大師武下和平是她的師兄。

  武下和平

  因為“島唄”對男性聲音技巧更苛刻的要求,所以有評論認為武下和平才擔得起“島唄傳承第一人”之稱。他在1961年的“日本藝術暨民俗藝能大會”上的演出,在日本音樂界引起了很大反響。在這之後,“島唄”才開始被日本流行音樂吸納,進入主流視野。

  或許這樣的爭論也是因為朝崎鬱惠製作的音樂,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島唄”了。作為表演技藝的傳統奄美島唄,是用三味線作伴奏,再加入人聲演唱的。她的師兄武下和平至今仍然堅持這樣的創作。

  而在朝崎鬱惠的專輯中,伴奏的樂器被全部替換成了鋼琴,編曲也都加入了現代流行樂的模式。她在2008年還出版了一張和日本當代流行音樂人合作的10週年精選集。所以在音樂風格上,更偏向於所謂的民族流行樂。

  朝崎鬱惠2008年發行《フィーチャリング・ベスト おぼくり~ええうみ》專輯。

  但這種改編並不影響“島唄”的風味,其所屬的“東節”流派注重情感的充沛和嗓音豐富的迴轉變化,朝崎鬱惠完美地演繹了這些特點。她的唱腔哀切蒼涼,真假聲在短句中也能自如變化,在低音徘徊之後化成一股力量,在高音處清亮悠揚。

  你其實感覺不到鋼琴聲的突兀,因為鋼琴清脆靈動的聲音和她渾厚的唱腔,反而形成了一種高反差對比,很好地中和了傳統模式過於沉悶的節奏感,更能讓年輕人接受。

  朝崎鬱惠

  可惜直到現在,奄美“島唄”依然是一種小眾音樂,還時不時和“沖繩音樂”一起被人混同為“琉球民謠”,這讓奄美人覺得非常尷尬。

  好在2000年之後,幾位奄美大島出身的歌手都相繼在樂壇出道,把“島唄”唱腔和現代流行樂結合,形成了新的“島唄流行樂”。代表人物有中孝介、元ちとせ(元千歲)、RIKKI、裏アンナ、城南海等。

  《混沌武士》之後,他們的音樂也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帶有古典元素的動畫作品中——《blood+》、《怪~化貓》找上了聲音幽怨的元千歲;《夏目友人帳》和《源氏物語千年紀》偏愛音色温暖圓潤的中孝介。

  不過,就算是每年都能在中國開大規模巡迴演唱會的“島歌王子”中孝介,也會自己調侃着説“我在日本沒粉絲”。元千歲在賣出幾十萬張的銷量之後,也逐漸徘徊在主流之外了。

  “島歌王子”中孝介

  他們開始把“島唄”當成一種點綴,加重流行樂的比例來贏得年輕人的關注。

  可見,無論在哪個國家,民歌的傳承都是一項艱鉅的大工程。想為傳統賦予新生命需要有一批有熱情、同時富有創造力的人來領路,也需要上層建築的支持。

  但這有什麼好悲哀的?更悲哀的不是我們嗎?

  日本依然有渡邊信一郎這樣年輕擁躉眾多的跨界藝術家,在全世界散播着這些古老的音樂。

  中國台灣地區至少有胡德夫這樣的民歌運動先驅在活躍。

  而大陸本土的民歌幾乎成了軍旅歌曲的代名詞,探索過藏地新民歌的朱哲琴現在玩起了更賺錢的當代藝術;致力於主打年輕人市場的龔琳娜,早期最精彩的幾張專輯完全無人問津,還要靠着幾首“神曲”才能喚醒人們的耳朵。但別忘了,負責給她編曲的老鑼還是個德國人……

  那我們在民歌創新路上的領路人,是拿着神叨叨的《萬物生》滿世界跳大神的薩頂頂,還是在春晚上唱着《最炫民族風》的鳳凰傳奇呢?

  鳳凰傳奇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不平氏”:中國民歌的革新派不是還有龔琳娜老師啊,不要太過妄自菲薄啦。

  網友“圖圖”:那是沖繩流行樂,跟島唄壓根就不是一回事………唱法都不一樣………┑( ̄Д  ̄)┍

  網友“CircularDNA”:居然沒有大名鼎鼎的BEGIN和夏川里美

  網友“喝水取暖”:這個動漫似乎在某名單裏,真是諷刺啊。

  網友“Unclesweet”:《混沌武士》3人組,一部另類慢熱的動畫,可惜了。

  網友“花果山”:很好聽,渾身一顫

  網友“姓陳”:身為年輕人的我,感覺歌謠動聽空靈,我喜歡看動漫,也真的希望我們的民族文化傳承,這點我覺得值得學習

  網友“CircularDNA”:居然沒有大名鼎鼎的BEGIN和夏川里美

  (1970-01-01)


  英國脱歐,一“脱”傾城傾國傾世界。

  或許我們都誤讀了此前考克斯議員的遇刺,當大家都以為這是一起“感動英國”的反轉事件時,這其實是情緒激烈的爆發點,然後,情緒就沿着這個方向,一路走了下去。

  權力的遊戲

  不要質疑公投的結果。

  雖已在前文中提示公投有風險,預測需謹慎,但結果已出,就不要懷疑了。

  據説,有人説我是瞎投的;有人説我還想再投;有人説議會還能不提交;有人説提交還可以被廢止;有人説公投不是法律。

  説得跟真的似的。我知道大家都很傷心,但是傷心傷心就可以繼續更傷心了,少幻想,英國此次公投是有法律效力的。

  英國公投退歐這事由來已久,前因後果、中間程序,一個都沒有少。

  2010年英國大選之前,卡梅倫所在的保守黨就在競選綱領中提出,要將部分權能從歐盟收回。保守黨成功執政後,英國疑歐力量不斷壯大,給了首相卡梅倫以巨大壓力。2011年12月,卡梅倫否決了歐盟財政條約,英國與歐盟的衝突公開化。2013年又是大選前,1月,卡梅倫正式承諾,若贏得2015年大選,將在2017年底之前就英國是否退出歐盟舉行全民公投。

  2015年,保守黨贏得大選並順利組閣。5月28日,英國政府向議會提交了《歐盟公投法案》(EUReferendum Bill)。6月9日,該法案在議會下院通過,贊成票544票,反對票53票,其中,保守黨和工黨均支持該法案,蘇格蘭民族黨(SNP)反對。

  所以,不是開玩笑,不是做大戲,是真的。

  冰雨的風暴

  脱歐結果一出,英鎊跌得心脈幾斷,日元升得喘不過氣,全球股市,尤其是歐洲股市,尤其是銀行股,像斷了線的風箏,下墜、飄搖,不知底在何處。

  這很正常。漲漲跌跌本就都是對市場情緒的消化。看看黃金一日千里勢如破竹扶搖直上,就知道,市場避險心態驟升。這是因為,英國雖然在歐盟比較“後進”,但好歹也是元老,四十多年感情,突然要“分手”,還不得嚇死大家了。

  但這未見得是“一刀兩斷”“割袍斷義”“公投一出深似海,從此歐盟是路人”。即使單一市場不再,英國或還可以與歐盟談談像挪威那樣的高度融合市場,或者瑞士與歐盟這樣中度融合的市場,畢竟,雙方都是有需求的。歐盟是英國最為重要的貿易伙伴,35%以上的英國出口去往歐盟,而50%以上的英國進口來自歐盟。截至2015年,歐盟對英國出口約3023億歐元,歐盟從英國進口1841億歐元。在產業鏈和貿易鏈中,雙方彼此依賴。

  英國金融總體規模佔GDP的800%,遠高於美國的不到500%。歐盟超過60%的歐元交易都在英國完成,英國對歐盟金融服務與產品的出口約200億歐元,如果脱離歐盟,據測算,這些都將大打折扣。但同時也必須看到,英國的金融中心地位並非一日造就。歐盟中的對沖基金有76%設在英國,這些和英國金融市場、制度、人才等的成熟度不無關係。而且,脱離歐盟也意味着英國金融不再受歐盟條例監管,也不再受歐洲央行流動性等的相關限制,不受歐元區負利率所帶來的還未可知後果的影響了。

  須知,2008年危機後,尤其在卡梅倫執政的這些年裏,英國的經濟發展相當可喜。因此,從長期看,英國經濟自然需要再定位、再調整,需要重新審視,改變結構,但僅僅認為脱歐會對英國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不夠有説服力。

  寒鴉的盛宴

  這麼樂觀啊?這麼説英國脱歐不脱歐沒什麼關係咯?

  不是。

  英國經濟潛藏危機。最大危機在政治的不確定性造成的消耗。

  一是市場的消耗。市場對於英國脱歐的反應將對英國經濟、金融乃至社會造成不小的衝擊。這種消耗通常是短時間的,但如果操盤失措,就有可能轉化成危機,甚至引起衰退。因此,此間如何應對,一方面要對沖損失,一方面要安撫情緒,使市場終將走向平靜、充滿信心的方向,需要充滿政治智慧的操盤手。

  二是程序的消耗。脱歐是個新鮮玩意兒,談判涉及方方面面,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不可避免。而且,對於談判程序的設計、建立、乃至質疑等在此過程中一定會反覆出現,從對於此次公投結果的質疑便可見一斑。這些對於經濟、社會等都會是極大的消耗。

  三是政治的消耗。用公投解決問題,實際上顯現的是政治家的軟弱。由於當前經濟問題難以解決,社會矛盾無法協調,政治家本為公共管理的代表,卻干涉乏力,無法使社會有效運行,因此用公投作為最後的方法來給予公眾交代。然而,當公投結果有悖於政治意圖,甚至也確實有悖於國家利益時,只能使政治家陷入更為兩難的境地,或者使權力出現真空,無人能擔負其重,對國家和社會造成更多消耗。

  四是國家的撕裂。公投的未設投票比例下限使羣眾陷於撕裂,大家對於公投結果是否能夠代表自身不斷有新的衝突;儘管退歐派多數都是工黨執政區域,但工黨上層卻多數是支持留歐的,這尤其顯示了國家內部所謂精英層與草根層的認識撕裂;而代際撕裂、區域撕裂、身份撕裂、族羣撕裂都在公投前中後表現得越來越激烈;對於蘇格蘭、北愛爾蘭等素來有歷史矛盾的區域,由於對歐盟態度的缺乏共識,使國家有分裂危險。而加上前面三種消耗,更是可能進一步引發國體撕裂。

  列王的紛爭

  這麼不樂觀啊?

  這算什麼不樂觀。

  英國脱歐並不是單個事件。

  英國公投起因是在建立財政聯盟、銀行聯盟和開徵金融交易税等問題上,與歐盟分歧嚴重;而歐盟東擴後,移民驟增,2015《歐盟難民分配方案》艱難通過,英國人很不情願。

  難道不情願的只有英國人?

  “疑歐”主義在歐洲大陸也在產生和盛行。許多歐洲人認為,歐盟的經濟政策效果不佳,通貨緊縮和高失業率揮之不去遠遠望不到出路;難民政策更雪上加霜,使國家治安混亂、社會矛盾頻發、恐怖事件風險加劇,而且也進一步加重國家財政負擔。

  近年來,政府債務/GDP比例世界排名前10的高債務國家中有8個是歐盟國家,而歐元區和歐盟國家的平均政府債務率分別高達122%和114%。部分歐盟國家的經濟也異常低迷。

  因此,就不難想象,大家對歐盟的態度了。

  幾乎所有歐盟國家的民眾都反對難民政策。大力推行難民政策的德國反對比例高達67%。對歐盟的經濟政策,多數國家也表達了不滿。根據Pew Research Center的調查,在歐盟主要國家中,認為歐盟未來將“變強”的民眾寥寥無幾,“盟主”德國和法國的比例都低於5%。與此同時,“看衰”歐盟很有共鳴,西班牙、德國和匈牙利超過50%,波蘭、比利時、意大利和法國等超過40%。希臘和法國分別有高達71%和61%的民眾討厭歐盟。

  不僅如此,當前多個歐盟國家已有較為強烈的退歐傾向。根據IPSOS民調顯示,多個國家認為應該就是否退歐進行公投。希臘、意大利、葡萄牙和法國等支持退歐的民眾比例均超過40%。而“英國退歐公投”結果對其他國家“退歐”意願的影響非常大。

  歐洲面臨自身的分崩離析。英國不過是個開頭。

  魔龍的狂舞

  如果這只是歐洲的問題。那也就罷了。

  然而,不是。

  近年來,西方各國公投頻度加大,顯現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新常態下,民眾對於政府和政治家的不信任加劇。公投雖然也是西方民主制度的一種形式,但是將太多問題交給公投,本身也是對於民主代議制的挑戰和質疑。這顯現的是,執政無力,不得不將最後的重擔直接壓在所有人身上,為自己的政治魄力做備書。而在全球經濟形勢都不盡如人意,而且暫時還未看見曙光的時刻,又亟需有擁有擔當能力、過人智慧的領導者出現。兩者間的矛盾和差距不言而喻。這或者就是西方各國政府更迭頻繁,公投層出不窮,民眾情緒激烈,社會撕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反全球化浪潮又一次襲來,但這一次,有所不同。在互聯網深入生活最深處的今天,全球化在去中心化的基礎上根本已經不可避免。但當前全球都瀰漫着排他主義。在過去幾十年裏,全球化與資本流動相伴而行,造就了世界經濟的超級繁榮,大家一起齊心協力其樂融融,把蛋糕越做越大。然而,資本也造就了超過實際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的泡沫。因此,世界經濟進入瓶頸,全球面臨通縮與滯脹並存的困境。這時,就難免人心惶惶,希望先切蛋糕。於是,保守主義抬頭,民族情緒高漲,加上一些政治家還在玩過去那種討好民眾的遊戲,極大支持了民粹主義,造就二者合體。從美國大選看來,特朗普的異軍突起並非意外。

  美國國內有人説特朗普是“法西斯”,或者不無根據。要知道,歷史上,最有名和最危險的民族與民粹主義合體莫過於希特勒了。而同樣是始自美國的經濟危機,同樣蔓延全球,同樣久久不能消退,同樣是始自歐洲的政治風暴,最終釀成一場席捲全球生靈塗炭的世界大戰。

  在擁有核威懾的今天,戰爭或能避免,但如果任這種情緒蔓延,國家間和國家內的消耗都會加劇,摩擦會不斷增加,不但無助於全球走出經濟困境,只能將大家都拖入更深的泥潭。

  後記—中國如何唱這冰與火之歌

  中國在此間,不但不能獨善其身,而且已經陷入洪流。

  2008年危機後世界從單極化走向多極化,而今天,世界開始走向“碎片化”。

  一方面,這是火之歌。當全球結構面臨重新調整,中國面臨機遇。猶如英國早期的“均勢外交”和“三環外交”,無論是退歐的英國,或者身心交瘁的歐盟,抑或其他國家,都需要在新結構中找到自己的新定位,這必定需要新結盟。而位處東方,體量相當,又相對置身事外的中國未嘗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與此同時,中國也應在自己的外交結盟戰略上更清醒、更務實、更有彈性,為接下來的發展一步一個腳印的奠定紮實基礎。

  另一方面,這是冰之歌。在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蔓延的語境下,中國也因自己的東方身份和相當體量,難免不會被當做一個標靶,在別人的“均勢”戰略下被狙擊被遏制。尤其是,中國也要謹防國內出現這種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極端意識形態的抬頭,或者這種意識的被利用。中國需要拿出前所未有的務實、踏實心態,在碎片化的流星雨中保持自身平衡,將努力發展作為第一目標,實現大國和強國夢想。

  我説過,英國脱歐,脱了又怎樣?

  這不是童話故事,不會等來white knight,這是權力的遊戲,潛藏的是white walker。

  在這遊戲裏,要看出凜冬將至,要看到五王之戰,也要看透血色婚禮。

  這是冰與火之歌,才剛剛開場,你要好好想想,該怎麼唱?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Arjen”:為啥呀?

  網友“劉瑞”:不知道,我説是故弄玄虛會不會被罵智障,不過開始幾段還是看懂了

  網友“劉瑞”:

  網友“paul”:就是在秀看過game of throne。

  網友“馬世憲”:腦洞

  網友“享受寂寞”:歐盟東擴會停止腳步,難民政策會越來越嚴格,內部改革也將慢慢開始!

  網友“邏輯”:這是説了些啥?

  網友“台灣省澎友”:整體來説,英國脱歐對中國有利。

  網友“安定人生”:我只關心冰與火之歌 真的

  網友“凍泥鰍”:看不懂有什麼實在的內容

  網友“台灣省澎友”:整體來説,英國脱歐對中國有利。

  網友“邏輯”:這是説了些啥?

  網友“安定人生”:我只關心冰與火之歌 真的

  (1970-01-01)


  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戲曲在中國電影歷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人自主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就是1905年的京劇主題影片《定軍山》,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則是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越劇影片《梁山伯與祝英台》。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現在,電影仍然是傳播戲曲文化的絕佳手段。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就特別設立戲曲電影展映單元,6部經典戲曲電影你方唱罷我登場,讓戲迷和影迷兩大羣體都拍手叫好。

  【影片片單】

  《蕭何月下追韓信》《趙氏孤兒》《乾坤福壽鏡》《勘玉釧》《謝瑤環》《穆桂英掛帥》

  【影片介紹】

  蕭何月下追韓信

  導演:滕俊傑

  編劇:黎中城 / 王湧石

  主演:陳少雲 / 傅希如 / 何澍 / 嚴慶谷 / 金喜全

  楚漢相爭。劉邦急圖東歸,命張良物色帥才。張良看中了項羽帳下懷才不遇的韓信,以角書為憑,薦他去投劉邦。韓信自負,不願出示薦書。丞相蕭何知韓信有大才,屢次奏請劉邦重用。但劉邦因其曾乞食漂母,受辱胯下,未予重用。韓信憤而出走。蕭何深以失去人才為慮,飛馬出城數十里,戴月追趕,勸韓信迴轉,再向劉邦推薦。劉邦終於拜韓信為大將。

  《蕭何月下追韓信》為京劇“麟派”藝術創始人周信芳早年創作的代表作之一,此次改編成戲曲電影,由出身梨園世家的著名京劇演員朱偉剛、中國戲校高派傳承人李春城、國家一級演員齊寶玉三位專業京劇演員共同執導,創作過戲曲電影《霸王別姬》的著名編劇黎中城、王湧石共同編劇,有着極高的專業藝術水準。

  趙氏孤兒

  導演:馬崇傑

  主演:朱強 / 譚孝曾 / 王蓉蓉 / 孟廣祿 / 舒桐

  春秋時期,奸臣屠岸賈抄斬趙氏滿門。趙媳莊姬公主因是晉侯胞姐,得以避回宮中,產下一子。草澤醫人程嬰為保趙氏血脈,進宮救出趙氏孤兒,並與老友公孫杵臼定計,程嬰舍子,公孫捨命,保存了孤兒性命。程嬰也因此獲得屠岸賈信任,從此帶同趙氏孤兒,寄居屠岸府中,忍辱負重,苦心撫育。十五年後,孤兒趙武長大成人,程嬰將當年情形繪圖説破,趙武聯合戍邊回朝的大將軍魏絳,誅殺屠岸賈,終報前仇。

  馬崇傑導演出身梨園世家,系京劇大家馬連良先生的侄子,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後曾執導過多部與梨園有關的優秀電影。此次重拍《趙氏孤兒》這部有着百年曆史的京劇名篇,馬崇傑也邀請到了梅蘭芳京劇團“九大頭牌”中的朱強、譚孝曾、王蓉蓉一同出演。

  乾坤福壽鏡

  導演:肖朗 / 蕭鋒

  主演:陳嬡 / 張嬋玉 / 高航 / 邵海龍 / 路巖

  明朝成化年間,穎州知府梅俊之妾徐氏為爭正室,買通相士趙半仙,設計謀害胡氏。使女壽春聞訊助胡氏攜福壽鏡前往京城投親,途中產子,行至巴山遭遇山寇搶擄失子,遂成瘋癲,其子為代州知府林鶴拾到撫養。十七年後林鶴調任京都府尹,張貼福壽鏡畫圖以尋養子生母。不料,胡氏主僕與梅俊、徐氏同來認領福壽鏡。公堂上林鶴問明原委,懲辦了徐氏和趙半仙,胡氏、梅俊一家團圓。

  《乾坤福壽鏡》為京劇尚派的代表劇目。導演肖朗近年來執導過多部戲曲藝術電影,有着豐富的戲曲電影經驗,而蕭鋒此前也執導過轟動一時的京劇電影《對花槍》,兩人的強強聯合令本片增色不少。

  勘玉釧

  導演:夏偉亮

  主演:熊明霞 / 常秋月

  明代,皇家選秀。富户俞仁嫌婿張少蓮家貧,逼其退婚,令女應選。女素秋與母計議,取玉釧一對,命丫環鸞英送一隻去張家,以為迎娶之資。張友韓臣冒名進府,騙奸素秋。恰逢江海入室盜竊,殺死俞母和鸞英,劫走另一玉釧。少蓮蒙冤入獄,素秋方知被騙失身,遂羞憤自盡。江海售賣玉釧於街巷,偶遇韓臣之妹玉姐,聞知韓亦有玉釧一隻,乘機竊得,卻被公差擒獲。御史陳智審理積案,發現疑點,乃傳喚韓臣。玉姐隨兄上堂,實言佐證,令真相大白。玉姐愛慕少蓮,自薦為妻。陳智撮合,二人成婚。

  京劇《勘玉釧》是由劇作家陳墨香先生選自明朝《喻世明言》中“陳御史巧勘金釵鈿”章節改編而成,以俞素秋和韓玉姐為主線。荀慧生先生以自己獨特的藝術表演風格先飾俞素秋後演韓玉姐首演於1934年8月27日,亦名《誆妻嫁妹》,此戲上演後受到觀眾喜愛,保留至今,成為荀派看家劇目。

  謝瑤環

  導演:馬崇傑

  主演:丁曉君 / 金喜全 / 王豔 / 竇曉璇

  唐武週年間,女官謝瑤環奉旨喬裝巡按江南,邂逅義士袁行健,彼此鍾情,二人攜手懲辦豪強。武三思、來俊臣挾私恨矯旨冤殺謝瑤環,武則天聞訊親赴江南,為謝瑤環平冤昭雪。

  《謝瑤環》為1961年現代戲劇大師田漢根據陝西地方戲曲碗碗腔《女巡按》改寫的歷史劇,中國京劇院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杜近芳首演,系中國京劇院的看家戲。此次馬崇傑導演再度翻拍,選用了杜近芳的入室弟子丁曉君以及金喜全兩位青年京劇表演藝術家共同主演,頗具新鮮氣息。

  穆桂英掛帥

  導演:夏鋼

  編劇:宋鋒

  主演:李勝素 / 於魁智 / 袁慧琴 / 楊赤 / 杜喆

  北宋時,西夏犯境。辭朝隱居的佘太君聞訊,遣曾孫楊文廣、曾孫女楊金花去汴京探聽。楊文廣在校場比武,刀劈兵部尚書王強之子王倫,奪得帥印歸來。穆桂英深感朝廷刻薄寡恩,不願再為它效力。佘太君勸她以抵禦西夏侵擾為重,穆桂英乃掛帥出征。

  1959年,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10週年,將豫劇《穆桂英掛帥》改編成了京劇,成就了這部梅派傳統劇目。著名電影導演夏鋼首次執導京劇電影,就從這部經典劇目着手,力邀梅葆玖先生的入室弟子、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李勝素、中國國家京劇院副院長於魁智、大連京劇院院長楊赤等重量級演員聯袂出演,為觀眾奉獻了一部經典的老戲新唱。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月明雲淡”:只有京劇。。

  網友“我本無悔”:支持一下

  網友“山東省濰坊市澎友”:很好,中國的一些歷史文化,應該發揚

  網友“一笑奈何”:支持

  網友“四百下”:一般都叫“麒”派吧。

  (1970-01-01)


  12月16日,《趙景深文存》首發式暨趙景深先生學術成就研究座談會在復旦大學召開,復旦大學中文系副主任吳兆路、復旦中文系教授陳尚君及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高克勤、趙景深先生的多名學生、趙景深先生家屬及相關學者參加了會議。與會者緬懷了趙先生數十年在復旦教學、研究的往事,回顧了他的道德文章。

  復旦中文系有“十老”的説法。按照年齡為序,是陳望道、郭紹虞、朱東潤、陳子展、張世祿、吳文祺、趙景深、蔣天樞、王欣夫、劉大傑十位著名教授。他們在復旦中文系任教的時間都達幾十年之久,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傑出的成就,為復旦中文系的學科建設作出了不可取代的貢獻。“十老教授”的提出恰是在中文系召開趙景深教授去世十週年座談會之際。趙景深先生學術成就卓著,是二十世紀明清戲曲小説的研究最重要的學者。趙先生不僅是一個研究者、觀摩者、教學者,他還是一個集編、導、演、唱於一身的演出者。

  平民精神

  趙景深先生青年時代即投身於進步學生運動和文學運動,從事文學創作、翻譯與編輯等方面的工作,在中國古代文學、現代文學、外國文學、兒童文學、民間文學等多個領域都做出探索、研究和貢獻。趙先生是中國兒童文學的開創者,曾翻譯多部著作,他翻譯了《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全集》、《米老鼠遊小人國》等;也創作了大量童話故事,如《頑皮老鼠》、《小學生童話》等。

  趙先生研究領域廣泛,尤以在戲曲、小説等俗文學領域的研究最為深入。中國文學一直受到六朝文章觀念影響,在文章觀念統治時代,戲曲小説不能入文。趙老的學生林東海説,戲曲小説入文後,大批學者研究俗文學,趙先生是南方研究俗文學的一支軍。

  自1930年代起,趙先生集中從事中國小説、戲曲與民間曲藝等俗文學研究,在元雜劇、宋元南戲、明清傳奇、明清小説、崑曲和地方戲等方向作有開拓,撰寫著作多部,有《大鼓研究》、《彈詞考證》、《曲藝叢談》等,對劇目源流、戲曲小説故事演變、作家作品、戲劇聲腔等等問題都作了精深和開創性的研究,成為戲曲、小説研究中的前期開拓者和卓然大家。

  “趙先生也研究過修辭。當時,陳望老、趙先生都做修辭研究。我在福州路的舊書店裏偶然看到陳望老送給趙先生的《修辭學發凡》的初版,上面還有趙先生的批註。”林東海介紹道。

  趙景深先生做中國戲曲史研究,受鄭振鐸先生的影響,但是他的研究領域要比鄭振鐸廣泛,吳腔、高陽腔都在他研究範圍內。他注重材料蒐集,講究考證,80年代出版一系列戲曲方面的著作。“趙先生重視通俗文學和地方民間文學,這種平民精神,與他為人治學是一致的。”陳建華説。

  “優孟衣冠”

  趙景深先生對“俗文學”的研究不遺餘力,還躬身實踐,登台演出。“趙先生可以説一生都充滿了戲曲的元素,是著名的票友、戲迷、戲痴。渾身都是戲曲的元素。他表演戲曲時非常投入。”復旦老教授陳允吉介紹道。

  趙先生寓教於戲曲實踐。上課時講戲曲,即席演唱,聲情並茂,深受學生的歡迎。趙先生花了多年的時間跟戲曲界交流唱戲並付諸實踐,課堂上經常用舞台實踐的經驗來解釋戲曲作品,甚至在聚會當中,他和夫人也是一起吟唱。陳建華説,“趙先生是有教無類,只要是真的對中國戲曲史感興趣,就可以同我們一起上課。先生給我們上中國戲曲史的課,每週六下午在淮海路上四明裏他家的客廳裏。大家排排坐在長桌邊,聽先生開講,原原本本從戲曲的起源講起。趙先生的曲友有時候同我們一起來演唱,這就像是文藝復興式的一種沙龍,每當想起都非常懷念。”

  對經常表演戲曲引起的一些議論,趙先生毫不在意,對俗文學依然抱有極大的熱情,林東海説,“在課堂裏唱戲是他教學實踐的一部分,有人冷嘲熱諷,認為他自輕自賤,有人説他講課不好,他絲毫不予計較。”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老社長李國章先生講起和趙老的交流,感觸深刻。“當時古籍出版社專門有小説和戲曲方面的編寫,我們經常到趙老那裏請教,趙老都予以親切地指導。1983年,清代戲曲家和戲曲理論家楊恩壽的《坦園日記》出版時,我在古籍書訊上寫了一篇小文章,趙老看到後寄信給我,表示《坦園日記》出版後感到大為快慰。趙老在信中道,‘楊恩壽一面教書,一面爬牆看隔壁戲,真是個戲迷,他從長沙到柳州,怕有二十幾天,他的生活也好像是一本戲。這部書出版後,我一定要買一部,還望先寄。’”

  趙景深先生在復旦中文系有標誌性意義,在復旦“十老”教授中獨具特色,取得了卓著的學術成就。陳允吉教授講了解放初期的一個小故事,有一次在華師大開會 ,華師大中文系主任説,華師大中文系,雖然人很多,然而力量不是非常強大,但是我們有些學者是古今中外的研究都能夠做的。當時復旦代理系主任劉大傑先生説,我們復旦中文系力量也不是非常雄厚,但是也有一個“霸”:我們系的趙景深先生編、導、演、唱樣樣精通。

  獎掖後進

  趙景深先生胸襟開闊、為人豁達,對於學術研究保持虛心之態,對於上進之後學則盡全力幫助他們。林東海説,趙老先生不在意他人的褒貶,為人曠達,犯而不校,對朋友非常講義氣。

  趙先生為人厚道,趙先生的另一個學生陳四益説,“凡是你想研究什麼問題,他都來支持你,幫助你。他非常有責任心,即便有些事情實際上跟他並沒有關係他也往自己身上攬。有一次上課,我問趙先生什麼是戲曲聯套。趙先生於是介紹我去崑曲研習社親身體驗‘拍曲’,他認為這樣更能領悟其中的學問。我去了兩次後,便沒有再去。‘文革’時期系裏有一位女士就此事找我談話,批判我。趙先生知道此事後跟我道歉,甚為自責,我説這個跟你有什麼關係啊。趙先生為人太厚道了。”

  趙先生對他人提出的批評意見虛心接受。魯迅先生對“牛奶路”的翻譯提出過批評。趙先生一生對魯迅先生非常尊重和景仰。1980年出版的《中國小説叢考》,蒐集了趙先生在30年代對小説的研究篇目,第一篇就是紀念魯迅對他的教導,篇目的編排也是按照魯迅的《中國小説史略》。趙先生這樣的精神和態度在現代是彌足珍貴的,趙老這樣的虛心是絕無僅有的,陳建華説。

  趙先生獎掖後進,常常主動幫助後學,對願意學習的年輕人,他給予無私的幫助。戲曲史家胡忌曾在趙先生的督教和幫助下開拓學業,研習小説、戲曲。“胡忌勤奮好學,但生活上較為困難,景深師全力幫助他,他寄宿在趙老先生家,看書用趙老先生的,看不懂的,趙老先生為他講解。”誰想學習,誰想做學問,趙先生必定幫助他,對於來交流或學習的信件,趙先生也必定要回復。林東海回憶道,“有一次我去看他,當時他腿受傷了,走路很困難,他走到桌子前,拉開一個抽屜,説這個抽屜的信我還沒有回,底下那個抽屜的信我已經回了,這令我很是感動和敬佩。為了幫助人家做學問,他很盡心盡力。咱們復旦老一輩的學者、都品學兼優。”

  《趙景深文存》出版

  同此前已經出版的《朱東潤文存》一樣,《趙景深文存》也為“復旦中文先哲叢書”之一。主要編者江巨榮教授介紹,趙先生學術領域研究非常廣,各方面著作統計大概有100餘種。經過商議,集中選擇反映趙先生主要成果和學術個性的戲曲研究和小説研究共二十餘種,篇幅控制在100萬左右,滿足學術界的需求和讀者的需要。戲曲方面,按照戲曲的發展過程收錄近100篇,小説方面以魯迅的《中國小説史略》為綱,反映趙先生歷年來在小説方面的成果。“從小説、戲曲這兩個方面編寫,完成趙先生一直想做但未完成的,反映他在中國戲曲史 、中國小説史勾勒出的輪廓。”江巨榮説。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關鍵不在這裏,現在研究生文章都是給老師發的?這些個教授副教授們,有幾個自己寫文章的?老師靠文章評職稱,學生靠論文畢業,各取所需。

  網友“荒腔走板”:讀了這篇文章,不由得聯想到趙元任、劉天華,等等,都是樸實的接地氣的大師。後人敬仰。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