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滅印度之戰 究竟是怎麼回事?

  中國和印度歷史上最早的一次兵戈之爭,發生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太宗年間。當時中國派往印度的一個小小特使,沒費唐朝一兵一卒,便大敗印度軍隊,滅了中印度古國,令東印度國王折服,聲勢威震整個印度次大陸,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蹟。這事還得從玄奘“西天取經”説起。

大唐滅印度之戰 究竟是怎麼回事?

  玄奘法師歷盡艱險到達天竺(也就是現在的印度),歷謁名賢,求法講經,行蹤遍佈整個印度次大陸,其中就曾到訪了摩揭陀國。摩揭陀國是當時統治中印度的一個強國。那時的印度,按方位共分成東西南北中五個部分,亦即《舊唐書》中説的“五天竺”,“地各數千裏,城邑數百”,國內王邦林立,其中大的國邦有十六個,摩揭陀國即為十六個大邦之一,位於恆河中游南岸地區。摩揭陀一直被印度人視為佛教聖地,因為相傳佛陀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摩揭陀國內度過的。所以玄焋西遊,必到摩揭陀。在摩揭陀,玄奘受到國王屍羅逸多(即戒日王)的優渥禮遇,玄奘開壇講經,舉辦了一場持續十八天的大型辯論會,從此名震五印。

  中印建交,玄焋功不可沒。除了講經學法,玄奘法師還向戒日王“粗言太宗神武,平禍亂,四夷賓服狀”(《新唐書》,簡單介紹了中國大唐的盛況以及太宗的英明神武,戒日王欽佩之餘,不禁對中國大唐充滿了憧憬,説“我當東面朝之”(《新唐書》),羨慕得不得了。玄奘回國後不久,貞觀十五年,亦即公元641年,戒日王“遣使朝貢”,並向大唐遞交了國書,表示要世代友好。唐太宗“降璽書慰問”,戒日王“膜拜而受詔書”(《舊唐書》),算是臣服於中國。之後唐太宗多次派使者回訪印度,“禮之甚厚”(《舊唐書》),中國和印度的外交關係算是正式建立起來了。

  貞觀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48年,唐太宗“遣右衞率府長史王玄策使其國”(《新唐書》),又派使團出訪印度,結果這次出訪卻發生了個小小的意外。而正是因為這次意外,引發了中印歷史上第一次的兵戈相見。這個叫王玄策的使團團長,沒用大唐一兵一卒,僅靠孤身之力,借師南下,就把兵強馬壯的摩揭陀國給滅了,一時“天竺震懼”(《舊唐書》),大壯中國國威。

  王玄策,漢族,唐朝河南洛陽人,曾於公元643~661年間三次出使印度。發生意外的,是他第二次出使印度時。當時摩揭陀國內已經發生了變故,原來戒日王於同年病死,其臣屬阿羅那順趁機起兵,自立為王,掌控了政權。但是當時通訊不發達,唐朝並不知道,擱現在,早全球轟動、婦孺皆知了。阿羅那順聽説大唐遣使到來,並不買賬,於是出兵攔截,拒絕唐使入境。他不但搶奪了唐使帶來的禮品,還將王玄策及隨從的30人全部俘虜,投入獄中。後來在戒日王妹妹的幫助下,王玄策和副手蔣師仁才“挺身宵遁”(《舊唐書》),僥倖逃脱,跑到吐蕃去搬救兵。

  吐蕃是中國西南邊陲崛起的強國,文成公主入藏和松贊干布聯姻後,松贊干布接受唐朝官位(駙馬都尉)和封爵(西海郡王),“吐蕃與大唐和為一家”,關係甚為親密,民間接觸更為頻繁,“金玉綺繡,問遺往來,道路相望,歡好不絕”(《新唐書》),可見當時友好親熱的情形。王玄策請兵救援,吐蕃自是大為支持,於是松贊干布“發精鋭一千二百人,並泥婆羅國七千餘騎,以從玄策”(《舊唐書》),不但派了精鋭騎兵,還從泥婆羅(今尼泊爾,當時是吐蕃屬國)調遣7000騎兵,全部交由王玄策調遣。

  王玄策揮師南下,勢如破竹。印度兵潰不成軍,被斬首三千多人,水中淹死上萬人。阿羅那順棄城逃跑,被副使蔣師仁追上生擒。王玄策聲威大震,遠近城邑望風而降,連下580餘城。阿羅那順的皇族全部被俘,王玄策“獲其妃、王子,虜男女萬二千人,雜畜三萬”(《新唐書》)一時“天竺震懼”。東印度(東天竺)國王尸鳩摩一看這陣勢,嚇的聞風喪膽,趕忙“送牛馬三萬饋軍”(《新唐書》),並進獻珍奇異寶,就此向大唐臣服。

  中國和印度在古代史上發生刀兵相見的戰爭,就只有這一次。作為中印度古國的摩揭陀,之所以如此不堪一擊,在路衞兵看來,有以下四個原因:一是大唐盛世,國運興隆,王玄策底氣十足,又遭受侮辱,怒髮衝冠,人在氣頭上也就特別有勇力;二是吐蕃剛剛崛起,兵強善戰,又與大唐和親,鼎力相助;三是印度向來崇尚佛教,兵法不濟,武力羸弱;四是摩揭陀國適逢內亂,政局不穩。這點從戒日王的妹妹幫助王玄策逃獄不難得出。

  後來王玄策又第三次出使印度,到達婆慄闍國(今印度達班加北部),造訪摩訶菩提寺,禮佛而歸。帶回了許多珍貴的佛教文物,並著有《中天竺國行記》,對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80 字。

轉載請註明: 大唐滅印度之戰 究竟是怎麼回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