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提要】要想長壽,就得跟大自然做朋友。遵循大自然的變化規律,“順時養生”就能少生病,不生病。順時養生,有一個總綱,所謂綱舉目張,“綱”最重要,這個“綱”是什麼呢?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順時養生的總綱。
春夏以養陽為主,以養陰為輔;秋冬以養陰為主,養陽為輔。這是正確、完整的理解。
春三月
《黃帝內經》説,春季,植物開始生長髮芽,動物生長繁衍,萬物都是生機盎然,繁榮昌盛。在中醫觀念中,晝為陽,夜為陰。早晨為少陽始生,所以要晚睡早起,鍛鍊勞作,舒緩筋骨。這樣才能保護少陽生氣。絕不可有一點損耗,這就是適應春季的養生之道。違者,則傷肝害胃。到了夏季,就會影響到夏季的生長。
夏三月
《黃帝內經》説,夏季,氣候濕熱,天之氣下降,地之氣上升,陰陽交合,一切植物大多開花結果。所以,不要厭煩夏季烈日,要堅持勞作,以適應夏日養長之氣。應心情舒暢,精神煥發,像萬物一樣,長得秀麗堅實,蓄積能量,為秋季收斂神氣儲備物質基礎。
到了冬天,陰寒至極,也不會發病。暑氣傷心,心傷則脾弱、肺氣虛,不能適應秋收之氣候,到了冬季,則易重複發病。
秋三月
《黃帝內經》説,秋風涼,萬物凋零,應當避風寒,收斂神氣,保持安靜,以適應秋天寒涼的氣候,保持肺氣清靜。要緩和秋天肅殺之氣。違背了這個規律,就要損傷肺氣,到冬季潛藏的能力就降低。
冬三月
《黃帝內經》説,冬季,草木凋零,昆蟲蟄藏,天寒地凍,所以人要早卧晚起,以避寒涼之氣,以免傷陽氣,使精神安定而不浮躁。違者,陽氣不能閉藏,則冬寒傷腎,腎傷不能生肝木,於是疾病叢生。
看似簡單 其實不難 重在順時 大道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