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其中藴含深刻哲理
眾所周知,中國上下五千年,有許多存留下來的祖輩智慧的結晶。它們或以警語的形式存在,或以俗語的方式深入淺出,口頭相傳,內容也是通俗易懂。而在農村的許多老人家,也同樣知道不少的俗語俚語,並以此來警示後人,推動後代子孫的發展。但是在古代,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人們的壽命也不會很長。
也因此,才會出現許多方士術士,雲遊四海,尋求長生不老之術。但現實點來講,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如同月之陰晴圓缺,難以更改。過多的偃苗助長只會導致欲速而不達。但勻速的保養卻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而俗語中所説的:\'\'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又是何意呢?是否含有深刻的藴意呢?
第一、分析\'\'四十不多欲\'\'是何意。
個人認為,\'\'四十不多欲\'\'的意思,就是説人到了四十歲,就應該注意房事,不應過度。因為四十歲已經算是進入中年階段了,相比於青年時期來説,人到中年,就失去了青年時的激情與健康的體質,身體機能也開始逐步的下降,無論是免疫力還是抵抗力,都不會再和年輕時一樣充滿活力了。
不僅如此,若是在四十歲時仍然縱情,生活奢靡,醉心於男歡女愛而不可自拔,只會導致身體機能的迅速下降。因為據中醫書記載,腎為人之本,固本方能康健。而腎主藏精,若是頻繁的縱情,便會使腎功能受到損害。而若是腎功能受到損害,自身的脾胃也會逐漸變得虛弱。對於身體健康肯定是極為不利的。
而這樣的例子也很多,在中國古代,因為縱慾過度而英年早逝的皇帝也是比比皆是。而在中國現代,在四十歲時,中國男性普遍都已經結婚,而此時他們也正處於對妻子的倦怠期。如果他們在四十歲時還是過度的縱慾,放縱自己,難免不會受到外界的誘惑,而導致妻離子散。由此可見,四十不多欲也是很有道理的。
第二、分析\'\'五十不多情\'\'是何意。
五十不多情,這裏的情,個人認為指的並不是自身的感情,而是人的情緒的變化。對於年輕人來講,情緒的適當變動是有益於自身大腦的開拓的。但是過於激烈的情緒變動,不僅不會促使我們開發自己的身體,反而會導致一系列的不良後果,從而導致身體受到傷害。
況且在人們到了50歲的時候,人的大腦就已經開始了退化。而此時人們的各項身體機能也在逐步的下降,實在是不適合情緒的大幅度波動。況且據儒家所講:\'\'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五十歲已經是知天命的年紀,既知道了自己的命運,又走過了人生的大半個旅程,自然不必再有大幅度的情緒波動。
由此可見,人到了五十歲時,應當學會\'\'喜怒不形於色\'\'。如果天天和年輕孩子一樣,性格暴躁,極為跳脱,情緒不穩定,那麼自然的,自身的身體必然會受到損害。況且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老年人都會有\'\'三高\'\',而一旦情緒波動過於激烈,血壓就會隨之增高,而老年人也就會有生命危險。所以説,情緒保持穩定,才是長壽之道。
第三、分析\'\'六十不多食\'\'是何意。
而現在我們知道了\'\'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分別的含義,接下來我們就要講一下,六十不多食的意思了。而這同樣也很好理解。意思就是六十歲的人不應該過於貪圖口腹之慾,不應該吃的太多。而這同樣也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畢竟古代六十歲就已經算是很長壽了,各方面自然都要多加註意。
六十歲的老人,先不説自身的身體機能下降到了何種程度,就單説自身的腸胃功能,肯定也不如年輕時一般給力。而胃腸功能的下降,自然會帶動自身消化能力的下降。如果老人不顧及自己的身體,每頓飯都吃的很多,肯定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導致出現一系列的腸胃病。
不僅如此,老年人因為腿腳不利索,每天的活動量也不會很大。吃的太多,也難以消化。而到了晚上,更容易導致氣血的鬱滯。這樣一來,就不是簡單的影響腸胃消化的事了,更會導致睡眠質量的直線下降。由此可見,\'\'六十不多食\'\'這一句俗語,本身也是很有道理的。由此可見,\'\'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這句俗語自身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資料:《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