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孩子之前聽過一句形容,六月的天像小孩的臉,説變就變。
當時不理解,有了孩子之後,只想拍着大腿擁抱作者,你咋能形容的這麼貼切呢?
尤其是在吃糖、看電視、玩遊戲、買玩具這等事情上。
一言不合,親情的小船,説翻就翻。
上週末跟朋友相約帶孩子們到公園去玩,她們娘倆足足遲到了40分鐘。
媽蛋啊,要不是真朋友,我真的不會等啊。
到了之後,娘倆兩張大驢臉一個比一個拉的長。
把孩子們趕進遊樂場,細問才知道,又是玩遊戲惹的禍。
且看她家的翻船現場:
朋友説,簡直要瘋了,隔三差五就因為這種事發脾氣,真恨不得直接把ipad沒收,再也不給她,但是又明白,這隻會讓孩子更瘋狂,而且有的時候玩搭建遊戲能幫助她開發思維和提高專注力。
但就是這個度太難拿捏啊,一不小心,就背道而馳了。
思維有沒有開發出來不知道,反正是把老孃的火氣先激發出來了。
我想,看到孩子能按規定時間關掉手機、結束遊戲、按時回家而不哭鬧、不沮喪,是每一個老母親最真摯的願望吧?
這個技能如何才能開發好呢?
01
給孩子準確的時間概念
對孩子來説,從開始到結束的過渡是艱難的。
一個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做到立刻放棄一個東西。
這就是“提前提醒”存在的必要。
孩子沒有明確的時間觀念,我們通常會説“再玩一會兒就關掉iPad”。
那麼,“一會兒”是多久?全憑家長的感覺!
感覺“一會兒”到了,孩子就得關。
對於叛逆期要自己掌控的孩子來説,這就是一種不公平。
所以,儘量把結束的過程變得“可視化”。
比如對於有時間概念的孩子可以説再玩5分鐘。
但,對於幾歲的孩子來説,還是不夠具體。
寶寶對時間的感知沒有大人那麼準確,玩的時候也不會看錶,所以“再玩五分鐘”對孩子來説不是一種明確的可量化標準。
所以,最好的“可視” 的方法,就是用孩子可以理解的量化概念來制定標準: “再看1集”、“再搭一個小屋”、“再玩兩次滑梯”。
或者讓孩子挑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計時器,比如沙漏。
給寶寶一個緩衝,讓孩子對“結束”心裏有數,而不是猝不及防。
也許約定到了,他可能還是不會關掉iPad、還是不肯跟你回家,但是他會感到心虛,不會理直氣壯的在你再次催促時大發雷霆。
02
制定明確的獎懲制度
一旦他們理解了我們對“時間”的要求,寶寶就需要知道,如果他們不執行會發生什麼。
比如,今天玩iPad超出集數,那明天就不能再看。
一旦這些後果清楚的傳達給孩子,我們就必須執行它,不然你的威信度會大打折扣。
對很多大人來説,這一步真的很難。
因為有時候孩子們的崩潰是非常情緒化的,大哭、甚至不吃飯。
但是,如果放棄了這個好機會,孩子可能會越來越難管。
養孩子就像修剪樹木,旁枝剛伸出來的時候修剪總是容易得多,等到樹枝粗壯了再想修剪,就要頗費力氣了。
寶寶有很多小毛病,但是在控制電視時間這件事上,真的很省心,因為從2歲開始就建立了很好的規則。相反如果2歲的時候沒管,4歲的時候再管,就不僅僅是哭上幾分鐘那麼簡單了。
永遠不要覺得某些問題等孩子大了再糾正,孩子永遠是越小越好管,越大幺蛾子越多!!
當然,除了“懲罰”,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也一定要給予誇獎,這是真正會讓他感到自豪的方式。
03
獎懲結束後的冷靜
當被強制關掉了電視,或者第二天不給他iPad時,孩子毫無例外會嚎啕大哭。
你可以陪在孩子身邊,等他哭的不那麼激烈了,試着安慰:你今天看了很久了,媽媽帶你下樓玩玩吧?或者我們玩個遊戲吧?
有的孩子情緒可能恢復的很快,他看到你陪在身邊,可能會再次要求你歸還他們手機、iPad,但是當你重申今天確實不能看之後,他通常又會回到發脾氣的狀態。
但是,如果孩子仍然堅持繼續“發脾氣”,不要再試圖去平復孩子的心情,或者繼續提供解決方案。
而是要選擇冷處理,媽媽們,要記得,你沒做錯什麼。
孩子們只是在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
在長年累月與家長的鬥智鬥勇中,孩子逐漸會培養出強大的自控能力。
強大這個詞,一點都不誇張,在看電視的自控能力這一點上,我自嘆遠不如寶寶。
後台也不止一位媽媽留言,有的時候,自己定的規則自己記不住,反而是孩子來提醒;或者約定的集數到了,會主動招呼媽媽過來關電視。
可見,大部分時候,孩子熊,真的不見得是孩子的原因,也許只是因為你的立場不夠明確,你的執行方式不夠果斷,讓孩子認為,鬧一鬧説不定就可以有轉機,為什麼不試着鬧一鬧呢?
如果你每次都堅定的告訴孩子:“我知道你想繼續玩遊戲,我也知道你很難過。但是我們的約定你沒有做到,所以需要接受“懲罰”,不過我相信下次你就能在規定的時間把遊戲關掉。”
這種温柔又理智的回應會讓孩子冷靜下來,並且知道你是認真的,便不會再無理取鬧。
04
冷靜之後的覆盤
等孩子安靜下來,幫他回顧整個事件,再次重申規則。
這可以幫助孩子梳理情緒以及總結經驗,總是不能白哭一場的吧。
也可以幫他想一些有助於下次成功的可行性操作。
比如:媽媽下次提醒你兩次怎麼樣,當我提醒第一次的時候,你要準備收尾,當我提醒第二次的時候,就必須關掉。
這個法子很有效,每天放學在操場跟小朋友們瘋到不想回家的時候,我就會這樣提議。
在我第二次提醒“該回家了”的時候,她就一定會跟我走,因為她已經有了心理預期,而且她知道,如果今天不走,明天連玩都不能玩。
當面前有更簡單的路時,為什麼要選擇那條難的?
明知道拒絕孩子,會讓他的情緒有巨大的波動,也會給自己帶來更繁重的工作量,我們為什麼還要費力不討好的一次次這樣做呢?
在《是什麼正在毀掉我們的孩子?》中寫過,大腦是可以重塑的。
大腦就像肌肉,可以訓練和再訓練。
重複的經歷就是在幫助大腦重新佈線。
一段時間內的統一管理可以幫助孩子停止一種行為模式,給他一個重新建立基本規則的機會。
堅持重複,孩子就能明白,當再次發生類似的情況時,什麼才是正確的解決和溝通方式。
雖然我不想用“訓練”這個詞,但是它確實就是一種對於大腦和情緒管理的訓練。
今天偏要超集數看,明天就沒有了,堅持幾次他才能明白,自律才能獲得更大的自由。
今天哭着鬧着沒換來自己想要的,哭完之後冷靜的跟媽媽表達,媽媽才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慢慢地他才能明白,哭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溝通才是。
今天沒看夠想看的動畫片,以為自己難過的會死掉,事後發現,其實下樓玩捉迷藏也可以很開心,慢慢地才會明白,比起動畫片,還有更多有意思的讓自己快樂的方式。
多看一集少看一集、多玩一會兒少玩一會兒,都不是最終目的。
在這個過程中,大腦反覆佈線後的自控能力、自律能力、情緒表達、高情商…才是家庭養育中,我們應該幫助孩子塑造的。
當被拒絕時,是油鹽不進只會放聲大哭,還是哭完之後,思考自己剛才怎麼了?為什麼會這樣?下次如何避免?
這不是一種本能的選擇,而是一種能力的考驗,這種能力是需要從小鍛鍊的。
你不能指望2歲的時候只能用哭聲來宣泄情緒的孩子,到了4歲突然就能正確的表達和處理情緒。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要不得的,就是負罪感。
在幫助孩子變強大、變成熟的過程中,你永遠不需要有負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