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去,一濕難除!如何判斷寒濕還是濕熱,三個方法應對濕氣
古話説:“千寒易去,一濕難除”,濕邪分為內濕和外濕。怎麼判斷自己是寒濕還是濕熱:
1.觀察大便濕熱和寒濕的人,都會有腹瀉的情況。但寒濕的人腹瀉呈現綿綿不絕的狀態,有時候一天需要拉多次,而且大便常常黏在馬桶上衝不下去。濕熱的人腹瀉會比較急猛,且有時交替便秘。2.觀察小便濕熱體質人羣的尿液,一般是顏色很黃,氣味很重。而如果尿液狀態清亮,甚至像透明的自來水一樣,就是寒濕體質。3.聞體味如果聞起來體味比較重,腳和腋下部位氣味比較濃郁,一般是濕熱體質。而寒濕體質的人很少出大汗,體味會比較輕微。
4.看舌苔準備一面鏡子和充足的光線,張開嘴巴看看自己的舌苔,如果舌苔很厚,舌頭髮紅,舌苔發黃,那明顯就是濕熱體質了。但如果是舌苔偏白,邊沿有很多齒痕,舌上亮晶晶的有液體,那大概率就是寒濕體質。5.看其他寒濕體質的人怕冷,怕吹風,尤其在冬天會四肢冰冷,女性可能會有宮寒和痛經的毛病。濕熱體質的人怕熱,經常口腔潰瘍和長痘痘,甚至在夏天的時候會感覺到胸悶,情緒容易煩躁。中醫認為“諸濕腫滿,皆屬脾”,脾主運化,脾胃功能好,才能把體內多餘的濕氣運化出去。此時除濕保健應注重清熱、健脾、祛濕這3個重點。
1.穴位調理;常用的可有益於健脾祛濕的穴位有:三陰交、太白、中脘、足三里、陰陵泉、豐隆、曲池、合谷、神闕等穴,請在醫生指導下根據體質合理選擇。2.經常“拍四窩”,清絡排毒;四窩指肘窩、腋窩、膕窩、大腿窩,這些部位皮膚較薄,通過拍打此處,可以促進血液和淋巴迴流,改善供血。中醫認為其內連接多條經脈,這些經脈上的穴位有補益、清熱、祛濕等不同功效,拍打出痧是常見的清熱排毒祛濕的方法。3.飲食上宜多食用紅豆薏米茶;準備:紅豆、薏米仁、橘皮、蒲公英、芡實、梔子、荷葉、大麥等祛濕食材,製成茶包,幫助排出體內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