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的事情,而且必須要講究教育的方式方法。正確的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才是健康且健全的,在不正確的教育方式長大的孩子,心理必定會留下創傷。
在節目《育兒大作戰》中,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女孩兒。今年之後四歲的她已然成為一個小童星,背台詞是她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她的台詞老師是自己的媽媽,每次這個小女孩兒有背不會的台詞時,她的媽媽就會非常大聲的吼她。
不僅如此,媽媽還會經常性的對於孩子有否定性的語言,例如:你怎麼這麼笨呢,我發現你特別笨,我帶你出去都嫌你丟人等類似的話。而面對育兒嘉賓的質疑,她的媽媽回答道:“這樣是為了不讓她被社會落下,這樣是希望她變得更好。”
希望孩子不被社會淘汰,希望孩子變得更好是所有父母的心願,可也許這位媽媽也許沒有想過,她這種做法是否會讓女兒變得更好,又是否會給女兒留下心理陰影?
一、父母經常打罵孩子,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
1. 會滋生孩子的犯罪行為
在暴力中長大的孩子,內心一定是極度扭曲的。這樣的孩子在平時很少受到父母的關心,反而會經常受到父母的責罵,他們雖然嚮往温柔,但骨子裏已經被父母的暴力所影響。
魯迅曾説兒童的行為,出自天性,也會因為環境而改變。
如果一個孩子天生是非常活潑開朗的,長久在暴力下生活之後,他也會變得鬱鬱寡歡。而一個孩子如果天生性格温柔,在父母的打罵聲中長大之後,他也會變得暴躁無比,從而成為一個具有暴力傾向的孩子。因為他從未感受過來自父母的温柔和關懷,就會自然而然的也會以一種攻擊性的方式回饋給別人。
據調查研究,在打罵聲中長大的少年犯罪率高達84%。而且經常受到暴力的孩子心理會變得壓抑和扭曲,很容易做出很多極端行為。
2. 影響孩子智商發育
美國懲戒與家庭暴力專家默裏施特勞斯,做了一項跟蹤調查,對美國806名2-4歲的兒童進行智力測試,發現未遭遇過體罰的兒童平均智商要比經常捱打的兒童高5分。
觀察遭受語言暴力和沒有遭受語言暴力的孩子,可以發現,沒有遭受語言暴力的孩子大腦更大,而且黑暗的區域也比較少。
神經學家表示,孩子大腦容量缺少的部分,很可能導致他缺少一些能力,比如沒有那麼聰明,不夠同理心,在事業、精神健康方面也容易出問題。
3.嚴重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除了心理健康之外,經常受到父母打罵的孩子身體健康狀況也讓人擔憂。很多父母在打孩子的時候無法很好的控制力度,所以經常下手沒有輕重。
新聞曾報道過不少父母把孩子打壞的案例,有的孩子因為父母的暴力致使殘疾,有的孩子還沒有捱打,就已經因為恐懼而出現了嘔吐,抽搐等症狀。
有些父母對此不以為然,以為只是孩子為了逃過捱打使出的手段,但當孩子出現休克甚至因為渾身抽搐搶救無效時,家長才意識到自己平時的行為對於的恐嚇孩子有多麼嚴重。
二、家長怎樣做才是正確教育孩子的方式
心理學上也認為,所有人的心理疾病,都是受到童年時的創傷影響。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就要採取適當的方式來教育他們,而不是動輒打罵,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幸福的未來。
1.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其實有一些孩子的行為雖然有錯誤,但絕不至於引起家長如此大的憤怒,甚至要憤怒到動手。這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家長控制情緒的能力太差。
孩子犯錯是必然的,只要及時改正就不會釀成大錯,但改正的前提是讓孩子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很多家長忽略掉了告訴孩子哪裏做錯該如何改正這一環節,直接用暴力告訴孩子不能做這樣的事。
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是在告訴孩子你錯了,卻沒有告訴孩子哪裏做錯了,又該如何改正。而且家長在一開始因為錯誤打罵孩子的時候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於自我情緒控制不好,才會將怒火全部轉移給孩子。
孩子犯錯會讓人生氣,但比起生氣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改正。家長情緒化的對待孩子,非但不會讓孩子改正,還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2. 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包容
養孩子本來就是一個極度需要耐心的事情。因為孩子的懵懂會致使他們犯錯,如果家長不能及時且耐心的糾正,那麼孩子就會犯更大的錯。不要因為孩子犯錯而對他產生不滿的情緒,要用耐心和包容教會孩子,怎樣才是對的,這樣的教育方式才是有效的。
洛克説過,在人身上,唯一能持久的東西少年時期吸收得來的東西,所以,最謹慎的辦法是當年少的時候,便去把他們形成到合乎智慧標準。
這也就是為什麼擁有更多耐心的包容心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性格情緒更為穩定,很少有情緒化的行為,更不會出現偏激行為。相反,缺少耐心和包容心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性格也更為暴躁。
3. 將打和罵轉換為其它懲罰方式
有研究結果顯示,長時間受到家暴的孩子,更容易有不良行為,有25.7%的孩子自卑,22.1%的孩子冷漠, 56.5%的孩子暴躁。
君子動口不動手,教育孩子也是如此。通常,父母因為一時氣急動手打孩子,這個陰影會長時間的停留在孩子內心裏。所以,對於孩子的懲罰方式一定要慎重選擇,如果選擇不好,就會給孩子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必須要受到懲罰,父母可以選擇其它懲罰方式。比如在家裏設置一個固定的懲罰地點讓孩子反省自己的錯誤,或者將孩子最喜愛的玩具沒收一段時期。就算要打孩子,也可以選擇打手心,而打的工具最好不要選擇戒尺之類的太過硬的東西,容易把孩子打壞。可以選擇報紙之類的,讓孩子有感覺即可。
美國心理學家、哲學博士塞德茲曾説過,人如同陶瓷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一生的雛形。幼兒時期就好比製造陶瓷器的粘土,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麼樣的雛形。
因此,要想將孩子培養成一個身體健康內心健全的孩子,就要從小給予他耐心且平和的教育方式,這樣才會使一個孩子因此而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