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媽”和“媽媽”大不相同,背後的變化,值得父母深思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健康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那個乖巧的小孩突然間長大,就連喊叫自己時,親密的“媽媽”也變成了“媽”。看似一樣的稱謂,但是所有都知道,這兩種不同的叫法,差別真的很大。最起碼,説明此刻的孩子,心裏已經在渴望着長大。

確切的説,從“媽媽”到“媽”的轉變,最應該關注的是孩子的心理。這個星期開始,七歲的豆子再也不喊“媽媽”了,而是用“媽”代替。初次聽到豆子喊“媽”的時候有些詫異,因為那一刻心裏百感交集。可能從此以後,“媽媽”就成了兒時的回憶。

可能很多“神經大條”的媽媽覺得無所謂,反正只是一個稱謂而已。但其實,稱謂的不同,背後也有很多家長沒有發現的“秘密”。

掩藏在稱謂背後的四種變化,值得父母深究

1、孩子長大了

其實在孩子學説話的階段,一定教過他們説“媽媽”,所以成長途中好幾年的時間,孩子都是如此。而且,軟糯的“媽媽”裏還隱藏着孩子的撒嬌,以及情感。這個階段,孩子對於媽媽的依賴特別強烈,好像喊叫戳“媽媽”是特別驕傲的事情。

但是長大後,總覺得“媽媽”太過撒嬌,擔心別人的看法,因此才會改變叫法。對於媽媽來説,孩子的突然轉變,讓她們感受到的是距離感。

2、渴望獨立

不得不説,孩子獨立的想法愈加明顯。叫法的不同,就是想提醒媽媽,自己需要自由,不想再被當做孩子看待。一旦有了獨立的想法,接下來就會有很多讓父母措手不及的舉動。

可能孩子的年齡不大,但是他們潛意識裏覺得自己已經是“小大人”,不需要媽媽的庇護。作為家長,此刻應該感到欣慰,因為孩子在想要獨立的過程中,他們會通過行為去證明自己。接下來,規劃自己的生活,以及學習,就不需要家長操太多的心。

3、教育方式需要調整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提醒媽媽教育方式需要改變了。亦或者是,孩子沒有感受到來自媽媽的尊重,因此在提醒她改變。不得不説,孩子在叫“媽”的時候,內心充斥着一些叛逆的思想。可能平時缺少溝通,所以孩子不知道用怎樣的方式去提醒更好。

這時,媽媽有必要反思下自己的教育方式,試圖瞭解孩子內心的變化。不如從此刻開始,改正之前的教育方法,以“友情教育”為主。若是可以跟孩子成為朋友,通過溝通和談心的方式,媽媽會有很多驚喜的收穫。放低姿態,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相信親子間的情感永遠都不會變。

4、親子間有隔閡

這一刻,孩子稱謂的變化,也意味着他不願再親近媽媽。確切的説,可能親子間出現了特別明顯的隔閡,不像之前那麼的親密無間。尤其是對於男孩來説,他們不善於表達情感,所以心中有怨氣時,就會封鎖心門。

這樣來看,稱謂的不同是極其可怕的。若是媽媽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試圖去緩解親子關係的話,很可能到青春期之後,親子間冷淡如冰。那個時候,媽媽想要關心或者教育孩子,已經來不及了。

送給所有媽媽的話:

從“媽媽”到“媽”的轉變,中間隔着孩子的成長,也隔着母愛的分離。可能從當下開始,曾經那種親密的母子情感再也回不來。對媽媽而言,這個過程特別煎熬,同時又很複雜。希望孩子長大,可是又捨不得他們離去。

可是人生就是這樣,很多事情順其自然,卻又無力改變。不如跟孩子來一次真正的“告別”,真誠且耐心的進行一場親子溝通,聽聽孩子的想法,即便諸多是對媽媽的不滿也沒有關係。鼓勵孩子勇敢的説出來,才有助於親子間相互瞭解。

記得之前看過一句話:“母愛就是逐漸分離的一個過程”,所以每個媽媽都要適應孩子的成長。對孩子來説,他需要媽媽給予的温暖和保護,但是不需要永遠的佔有,所以恰當的十分,記得退出孩子的成長。

總結

都説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確實,看着那個嬌小可愛的嬰兒逐漸長大,其中的艱辛只有父母知道。孩子的依戀逐漸減少,媽媽也應該欣慰他們的獨立。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