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6歲孫女被診斷為“電子娃娃”,醫生説出其中原因,奶奶倍感自責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健康

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6歲的孩子平時很安靜,不愛跟小朋友玩,總是自己躲在角落裏,但是對於電子產品卻是由衷的喜愛,不用人教,就能自己玩轉手機和平板等各種電子產品,父母發覺孩子這種異常現象,帶去檢查,醫生得出的論斷是這個孩子是“電子娃娃”。這無疑讓家長很頭疼,什麼是電子娃娃症呢?這個症狀會給孩子帶來什麼隱患?

“電子娃娃”指的是哪種孩子?

所謂的“電子娃娃”就是指長期沉迷電子產品,深受電子產品的癮,並且長期因為電子產品而屏蔽與外界人羣的溝通交流,導致孩子的表達能力和社交以及各種想象力都出現問題的孩子,這一類孩子會和同齡孩子在各方面有所差距,長期的孤僻不社交,更會讓孩子出現情緒暴躁,易怒,思想偏激等不良現象。

為什麼會成為“電子娃娃”?

1. 有趣的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越來越多,電子產品帶來了新鮮的新聞和畫面,也開發了更多的電子遊戲,孩子平時的生活相對無聊枯燥,但是在電子產品的世界裏,深受電子產品的誘惑,變得難以自拔。

2. 父母缺少陪伴

家長工作繁忙,疏於對孩子的陪伴,為了打發孩子,就縱容孩子通過電子產品來填充業餘生活,認為這樣孩子會安靜下來,家長也就不會被打擾到,家長長期依賴這種方式哄小孩。

3. 孩子缺乏社交

孩子的生活圈變窄,除去上學放學,其他的時間就是在家裏待著,沒有更多的娛樂活動,也沒有小夥伴一起玩耍,打發業餘時間也只能依靠電子產品,甚至有些父母不喜歡孩子經常出門玩耍。

怎麼做才能避免孩子成為“電子娃娃”?

1. 嚴格控制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時間

小孩子自控力比較差,會受電子產品的誘惑而深陷其中難以自拔,只有家長去監督和控制,他們才能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父母給孩子規定每天什麼時候可以看多長時間的電子產品,其餘時間嚴禁玩電子產品,且態度要強硬堅決,不能有任何理由的妥協。

2. 轉移孩子對電子產品的注意力

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益智類的玩具來代替玩電子產品,讓孩子的注意力從電子產品中轉移出去,同時在玩益智類玩具的時候也能開發大腦潛能,鍛鍊他們的動手動腦能力,也提高了思考的意識,一舉兩得。

3. 教會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用途

孩子迷戀電子產品多半是用來玩遊戲看視頻,但是對產品真正的意義卻不是很明白。面對發展如此之快的社會,電子產品對社會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合理的運用電子產品來學習和求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要避免濫用電子產品,以免過度依賴。家長可以告知孩子用電子產品可以幹什麼,比如用平板和手機去看新聞,關心國家大事,或是用電子書來增長知識和見聞,這些都是電子產品的優勢,要學會正確的使用。

4. 家長陪伴與互動

孩子過度的依賴電子產品,正是因為家長的關心程度不夠,缺少了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家長在平時一定要多和孩子互動,和他們一起玩耍,多一點親子時光,孩子和家長親密了,就會減少對電子產品的迷戀。

電子產品是推動科技發展的要素,但是也有可能阻礙了孩子的成長之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請讓他們儘可能少接觸電子產品,會讓孩子們發現,原來電子產品之外還有更精彩的世界等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