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牽動着父母的心,孩子在不同的階段就會學習新的技能,每當孩子解鎖了新的技能,最開心的當然也是父母。孩子的生長髮育也是有跡可循的,絕不能夠還沒有走,就開始走,超前解鎖新技能,反而可能會讓孩子身體發育留下缺憾。
根據小王的孩子滿週歲了,可是他發現別人的孩子都在地下爬的很開心。可是自己的孩子卻不會爬,正在小王滿心憂慮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孩子竟然會跑了。
鄰居們不由得恭喜小王説,你家兒子是超前發育了,小王看着在地下蹣跚學步的兒子,不僅僅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
在大多數人看來,孩子不管會不會爬到最後都能夠學會走路,或許會不會爬真的沒有那麼重要。可是孩子的成長髮育是遵循一定規律的,一旦打破了這個規律,也就跳過了很多成長髮育的機會,為日後埋下了種種隱患。
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育兒節目中表示,會爬的孩子和不會爬的孩子,在長大之後會有很大的區別。 這份區別在小時候發現不了,可是長大後會越來越明顯。
不會爬行的孩子和那些會爬行的孩子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之處?大腦發育有所不同
孩子在進行爬行的時候,同時也在刺激大腦的發育,每一個動作都會在大腦的控制下產生,孩子越是感受到爬行的樂趣,享受爬行帶來的成就感,那麼大腦發育的速度也就更快,從而能夠超越同齡的孩子。
而那些沒有進行過爬行的孩子,也就失去了一個可以鍛鍊左右腦相互配合的機會。也失去了一份美好的體驗,更可惜的是錯過了一個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
身體協調能力不一致
孩子在小的時候,身體的協調性是很差的,在日後慢慢的摸索學習中,逐漸提升協調能力,通過練習手部、胳膊以及腿的力量逐漸保持身體平衡,達到一種整體的協調。
而孩子在練習身體協調的同時,大腦也得到了很好的鍛鍊。而相對於那些從來沒有爬行過,就已經學會了走路的孩子來説,四肢的協調性往往更差一些。在進行體育運動的時候,身體靈活性也更差。
感知世界的能力不同
降生後,周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孩子也對這一切充滿好奇。在爬行的過程中,不僅僅是用眼睛去觀察這個事情。還可以用手去觸摸,近距離接觸新鮮事物,提升孩子感知世界的能力。
那些從來沒有怕醒過的孩子,往往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他們錯過了爬行的機會,也錯過一次探索世界的機會。可見,爬行對孩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家長要鼓勵孩子爬行,用他們獨特的方式去感知世間萬物。
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爬行呢?腹部爬行
在孩子練習爬行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為孩子準備好合適的服裝,同時選好地點,避免孩子發生危險。最初孩子根本不會爬行,也不知道爬行究竟為何物,家長可以拿着玩具在前面逗孩子,讓孩子自己想辦法拿到玩具。
這個時期的孩子還不能自由的控制自己的手和膝蓋,完全依靠腹部的力量向前移動,就和大人的匍匐前進有所類似,這麼做不僅僅可以增加孩子的肺活量,而且還能夠讓孩子為爬行做好準備。
手膝爬行
當孩子熟悉了腹部爬行之後,家長可以試着將孩子的肚子托起來,同時訓練孩子的手和膝蓋爬行。在前面放上一些孩子感興趣的玩具,漸漸地,孩子就會放棄腹部爬行,而選擇手和膝蓋爬行這種更快速的方式得到玩具。
手腳爬行
手腳爬行是孩子在熟練掌握了手和膝蓋,爬行之後有解鎖的新技能,家長可以。讓孩子趴在牀上,然後雙手抱着寶寶的腰,讓兩個膝蓋離開牀面,小腳蹬直,一點點往前移動。鍛鍊孩子的胳膊和腿部的力量。在家長進行一段時間的輔助練習之後,就可以試着鬆開手,寶寶也就真正的學會了爬行。
當寶寶會爬行之後,家長也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安全。尤其是家裏有稜角的傢俱或者易碎的物品等等,都要放在比較高的位置,避免被孩子碰到。有了一個安全的環境,才能夠提高孩子爬行的積極性。